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在古代几乎人人都渴望生在皇室,皇室既能权倾天下,又能得尽天下之金银财宝,还能坐拥美人万千……当然,这都是大家的想象,实际上生在帝王家才是痛苦的事,兴旺的时候自然天下臣民都跪在你的脚下,可若是败落了就如同丧家之犬,想活命那是不太可能的。

爱新觉罗以偶然而侥幸夺取天下后,并没有很好的治理天下,又不幸地赶上了地球最混乱的时代,大国崛起,战争不断,但幸运的是正是由于近代的历史特点跟其他朝代都不同,所以爱新觉罗皇室没有遭到杀戮,而是被逐出皇宫。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当然除了溥仪外,其他的王公大臣有饿死的、病死的,也有在民间靠摆摊生活的,十分凄惨,但也比前朝的皇族好,起码还留着一条性命。

我们知道当一个王朝灭亡时,躲过杀戮的那部分人都会跑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藏起来,像平民一样地耕种生活,渐渐的新王朝将他们忘了,他们就可以继续繁衍下去。

溥仪被逐出皇宫后,爱新觉罗皇族中有一大部分逃到偏僻山村,不断繁衍,百年后有人来到这个山村,发现了爱新觉罗的后裔,就记录下来。

这个山村的人不问世事,只知道耕耘,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满人”,如果你问他们是不是“满人”,他们会说:“我们是旗人”,而此地一直延续着皇室的礼仪和习俗,在这里我们发现大清还没亡。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爱新觉罗延续了汉人多子多孙的理念,重视繁衍,多娶妻妾多生孩子,所以才让这个姓氏繁衍出这么多代。其实刚开始爱新觉罗家族就是努尔哈赤跟他二十多个儿子,往前推也没有这个姓氏。

皇太极时期皇室成员才一百多人,而清朝灭亡时,就已经两万多人了,说明爱新觉罗家族有惊人的繁殖能力。而逃亡的生活没让爱新觉罗家灭种,繁殖力反而更加惊人。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清朝灭亡后,留在京城的爱新觉罗皇室也改了姓,有姓“金”,有姓罗,还有姓赵,后来他们连民族也改了,不然会被排挤,找工作也会困难。

满人特别在意血统的纯正,为了保持其高贵的血统,他们经常近亲结婚,哪个孩子如果迷恋汉人姑娘,这个姑娘就很难生下孩子,怕污染了皇室高贵的血统。

近亲结婚的后代孩子身体并不好,很多皇室子女先天不足,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很难长寿,造成后代的质量越来越差。

清朝灭亡后,满汉就开始通婚了,也不存在什么纯正的血统了。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辽宁本溪偏岭乡有个村子,不在通婚的行列之内,他们称自己“血统纯正”,全村都姓“金”,在满清灭亡后一百年内,不与外村通婚,怕玷污了高贵的血统,这一点跟满清皇室倒是如出一辙,都很坚持其皇室的理念。

不知道他们村子是否男女比例相同,如果不是,是不是有很多男人要打光棍?就算如此,他们也要保持皇室的血统,坚持近亲结婚。

爱新觉罗有一些名人,一直选择在京城居住,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们展示字画,他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然而辽宁这个村子的人都没什么文化,可能是近亲结婚的结果。

开始他们不会说汉语,解放后渐渐汉化了,慢的他们忘记了满语,也忘记了曾经的身份,只记得自己是“旗人”。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辽宁本溪还有一个偏僻的山村,这里也生活着皇室的后裔,跟上文那个村子不同,这个村子可以接受与汉族通婚,但仍然认为自己血统高贵。

村民保持着皇室的习惯,还有守墓人看守着皇族子弟的坟茔,他们不能吃狗肉,否则就会被打死,他们说自己是满人,也继承了满人文化。

一偏远山村发现满清皇族嫡系血脉,为保持血统纯正,常年近亲通婚

这些村民比较聪明,他们认为自己天赋异禀,时刻不忘祖上荣光,村民很乐观,自带发光体认为自己光芒万丈,以祖先和姓氏作为最大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