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一篇《关雎》为什么历代所尊重?它体现了人人生,人性的什么?

1504316279陇右行思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首,充分说明对它的评价之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名男子是在河边遇到一位采摘荇菜的姑娘,他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怦然心动,对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对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中,男子既表现出求而不得的焦虑,又畅想了求而得之后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夏和孔子曾有过一段对话。子夏问孔子:“《关雎》为什么会成为《国风》的开篇之作呢?”孔子说:“《关雎》的境界极高。《关雎》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道德高尚的君子和淑女,堪称世人的楷模。《关雎》包含了天地万物的道理,《河图》、《洛书》的出现也符合其中的道理;六经的出现,也是从《关雎》所包含的道理中衍生出来的。《关雎》中所包含的道理,真是深奥啊!”子夏听后感慨道:“《关雎》真可以说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了。”

古代经学家之所以重视这首诗,是因为看中了诗中的这位“窈窕淑女”。他们说“淑”是善的意思,那么“淑女”就是好女子,好姑娘。这个姑娘好在哪儿呢?就好在“窈窕”二字上。他们认为“窈窕”这个词不是形容淑女的外表美的,而是形容她的德行美,是说她能够深居而自重,风度娴雅,慎守贞操,并将会对自己未来的丈夫感情真挚而执着。古人提倡的择偶观,首先强调的是对方的德行美,而不是外表美。中国古代的圣哲及其后学者是很强调治家与治国的关系的。孟子就说过:家治理好了而后国才能治理得好。

汉代的经学家在解释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时也说得很清楚:因为夫妇是家庭的基础,这首诗可以风化天下,帮助人们正确地择偶,从而建立正常的夫妇和家庭关系,这样就有助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反之,如果择偶不慎,特别是身为国君而择偶不慎,那问题可就大了。古人在总结历史教训时常说“夏朝的灭亡就亡在夏桀娶了个妹喜,商朝的灭亡就亡在商纣娶了个妲己”,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当然,古代的经学家这样来解释《关雎》的诗义,这样强调择偶、家庭与国家治乱的关系,自有其时代和阶级的背景,但对于今天来说,也并非毫无借鉴意义。
尽管现代意识的择偶观和家庭观与古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但是寻求一位理想的配偶,建立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仍然是人们所渴望追求的。因择偶不慎,或婚姻轻率而造成的离异、家庭关系的不和,并由此而导致的烦恼、痛苦、不幸,乃至种种犯罪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这也说明,恋爱、婚姻、家庭,仍然是当今社会主流的生活模式。因此,慎于择偶,重德而不只看重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是未婚男女青年选择生活伴侣时应当奉行的一条重要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