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有没有嫁给多尔衮?

美趣文娱

孝庄究竟有没有嫁多尔衮,可以说是清宫一大迷案了,这种事情从正史是永远无法得到答案的,也不像光绪死因,可以通过科学来验证,所以只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自行揣测,见仁见智!


孝庄下嫁多尔衮一事最初起源于张煌言《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康熙三年在杭州遇害,后世把他和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建夷宫词》写于顺治初年,不用翻译也能看出意思:太后大婚,不是孝庄还有谁?

后世有人说:张煌言是明朝将领,立场有问题;又在南方,怎么能对千里之外北京的宫廷秘闻这么清楚?这个逻辑本身是错的,如果张煌言是清朝将领,立场同样有问题,如果是中立,经过后来的文字狱,这事谁敢说又谁敢传?正因为他的敌对立场,所以对敌人了解关注更多,也更加敢说!

至于张煌言是照实说还是瞎编,另当别论。但空穴来风并非无由,我们分析几个多尔衮与孝庄有私情的证据。

(1)皇太极死后为什么选择福临,有人认为是多尔衮与孝庄早就有私情所以选择福临,这个观点今日看来可能性不大,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豪格争夺皇位,大家互不相让,以索尼鳌拜为首的上三旗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坚持必须由皇太极的后人即位,当时符合条件的人选只有两个,福临和博穆博果尔,博穆博果尔的母亲西麟趾宫贵妃的地位尊于西永福宫庄妃,但不好意思:他妈是二嫁,有负面影响,所以福临胜出也不奇怪,加上多尔衮自己做不了皇帝,找个小孩子即位方便自己摄政揽权,选择福临倒也合理。

(2)皇父摄政王,据说张煌言写《建夷宫词》的一部分依据就是来自这个称呼,多尔衮入关以后先是号称:叔父摄政王,后来不过瘾改为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干脆来个:皇父摄政王。历史学家孟森曾就此作洗白“皇父之称,犹之尚父仲父,纯为报功,不关渎伦。”,这纯粹扯淡,皇父和仲父尚父能一样吗,吕不韦布局多年,让嬴政喊个“仲父”顶天了,充其量类似于叔父,多尔衮又不是不识字,喊皇父,要么是太欺负人了,要么是和他老娘有一腿,断然没有第三种可能。

(3)多尔衮刚死俩月,顺治就开始鞭尸,给多尔衮定了十大罪状,并且把他从坟里挖屈来,鞭尸、砍掉脑袋。比伍子胥都猛,如此歇斯底里,说是被压抑多年后的清算报复也说得通,类似场景历史也曾经出现过,比如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张居正和万历老妈也传过绯闻,但是比起顺治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么疯狂是不是有隐情?

(4)孝庄死后要求就地安葬,没有归葬盛京陪伴皇太极,这是一个非常诡异的事情,按照祖制无论是葬在哪里都是应该回去的,虽然记载孝庄遗嘱的《孝庄秘史》真实性有待确认,但孝庄死后三十八年才由雍正皇帝葬于昭西陵,不能不说让人浮想联翩,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事情?

至于有没有下嫁,证据都在这,大家自己判断吧!



日慕乡关

民间一直流传孝庄下嫁给多尔衮,只是清朝的档案中没有记载也没有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的诏书。

孝庄下嫁给多尔衮这个事情是出自于反清义士张煌言写的《建夷宫词》。里面写道“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奉太后婚。”从中就可以了看出孝庄下嫁给多尔衮的情景,只是张煌言是反清的义士出于政治目的有意诋毁清政府也是可能的,当然啦多尔衮在当时也确实是娶了孝庄太后的妹妹的,刚好张煌言听了这个事就移花接木把多尔衮娶孝庄妹妹的事实变成了娶孝庄,也许是张煌言听错了或者是有意为之吧!

不过从孝庄对多尔衮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们两人之间是有暧昧关系的!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开始皇太极还是很宠爱孝庄的,他们确实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只是后来皇太极娶了孝庄的姐姐海兰珠以后,皇太极就冷落了孝庄,甚至孝庄为皇太极生下了福临之后,皇太极对孝庄的态度还是冷淡的。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啊,一个在深宫里面寂寞难耐的孝庄这时候肯定需要有人安慰啊,而这个时候英气不凡的多尔衮走进了孝庄的生活里,他们年龄相仿,多尔衮能文能武和孝庄是有兴趣的话题的,当然啦因为皇太极还在,所以他们也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表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有什么暧昧关系就谁也不知道了,总之他们两人之间在皇太极在位期间有交流互相安慰是很正常的,也许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恋爱吧!

孝庄对多尔衮的加封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到最后的皇父摄政王,孝庄封皇父这种称号当然有政治上的考虑为的就是保护自己儿子的权位,毕竟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例子。如周武王叫姜子牙尚父,秦始皇叫吕不韦仲父,项羽叫范增亚父等,所以称呼上没有理由说明孝庄就是下嫁给多尔衮因此成为了顺治名义上的父亲,当然孝庄是否有借着字意上来迷惑多尔衮还是有这个可能的,其中有没有真感情只有孝庄知道了,也许多尔衮当真了呢!

多尔衮死后孝庄居然给多尔衮封义皇帝,庙号成宗这就可以看出孝庄对多尔衮还是有某种感情在里面的,毕竟以皇帝的封号给一个死了的人实在太高了,孝庄可以不封的,但她还是做了,如果没有感情还真说不过去呢!后来顺治撤销了对多尔衮的封号,还掘了他的墓鞭了他的尸体,这种行为还真的恨多尔衮恨到骨子里了。顺治恨多尔衮有公恨也有私恨吧,也许是顺治看到过孝庄和多尔衮的暧昧行为,眼里实在看不下去,所以在多尔衮死后进行鞭尸吧!而孝庄对顺治的行为也没有多说什么,一惯的沉默,也许是心虚吧!

孝庄是个有政治才能的女人,在清朝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同样她也是女人,有感情的需要就不足为怪了!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孝庄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乾隆身世是清初四大疑案!这四大疑案成了影视剧的宠儿,所以戏说“1644年大清入关,拯救了中国的电视产业。”



孝庄下嫁之谜,是清宫戏中热点话题,不但我们不清楚,就连历史学家也有争议,支持者认为。

1 寡嫂嫁叔是满族习俗,这种行为在满族人看来很正常!

2 多尔衮野心勃勃,大权独揽,孝庄做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下嫁多尔衮极有可能。

3 多尔衮的头衔由摄政王,一直加至“皇父”,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

4 张煌言的诗,“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5 孝庄死后,葬在远离盛京昭陵千里之遥的东陵“风水墙”,没有跟皇太极葬在一起!

以上几点理由看,孝庄肯定下嫁多尔衮了,不过再来看反对者的理由!

1 满族入主中原,接受了汉文化,不会出现寡嫂嫁叔的情况。

2 “皇父”等同于“尚父”,“仲父”,是古代君臣的尊称,并非君主本人。

3 张煌言是抗清人士,抱有成见,他的诗不足为据。

4 清代不和皇上葬在一起的皇后不止一人,如顺治孝惠后,雍正孝圣后等。



所以,这个问题成了疑案,也没有人能说清楚孝庄到底有没有下嫁多尔衮,我个人偏向认为是下嫁给多尔衮了,即使没有下嫁多尔衮,他们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情妇关系!

为了儿子的皇位,为了政权稳定,无论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孝庄都是个精于权谋的政治家!


我是一个小书虫

孝庄没有嫁给多尔衮,这个丝毫没有疑问。

为什么没有,因为各种档案上都没有记载孝庄皇太后成婚或多尔衮亲王成婚这种大事。

结婚在一夫一妻的现代是件大事,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古代更是件大事。在现代男女二人,既没有领证,也没有举办婚礼,只要一起生活多年,有了孩子,哪怕没有孩子;别人都默认他们是夫妻了。


在古代决不是这样。咱们看看反应清朝贵族真实生活的《红楼梦》:贾府的传统,男子成婚前,先在他房里放两个丫头,负责他的性欲以及生育。薛蟠没成婚前,先纳香菱作小妾。

不是说你跟他睡了,你就是他的妻子了,你是妾就算给他生了孩子,他想卖你仍旧可以卖你,你只是件私有物品。丫头的地位更低,老爷天然有跟她们发生关系的权力。发生了关系也说明不了什么。而妻不一样,妻也是主人,也是家里所有财产的拥有者和管理者,而妾就相当于炕头上的一个花瓶吧。

所以,古代娶妻是很郑重的事,要请亲朋好友,告祭祖宗等。皇帝娶皇后,亲王娶福晋,那就更繁琐。

这问题就来了,一个是亲王,一个是太后,地位这么高的人,举办个成婚典礼,穿什么服色,怎么迎亲,哪些命妇送亲,哪里抬轿,哪里设宴等等,肯定繁琐的要死。但文档里偏偏没有一点这样的记载。

当然了,你可以说他们很有现代意识,婚事从简。那多尔衮的妻子呢?前面已经说了,娶妻可不跟纳妾一样,往家里塞个女人就行。多尔衮的正妻,既没有她被废的记载,也没有她降室的记载(高欢要儿子跟柔然和亲,柔然说儿子不行,高欢自己娶才行,高欢原来的正妻娄氏就自降为侧室)。

亲王的命妇被废被降,是不可能不在宗人府记录存档的,所以说根本就没这回事。既然没降,那只能委屈孝庄作妾了,这可能吗?

至于你说多尔衮跟孝庄有没有暧昧过,有没有上过床,这就无所谓了。就算都发生过,也丝毫说明不了孝庄嫁他了。他们真旧情复发,宫里门一关,谁还能碍着他们?非要这么麻烦成婚干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