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第二故乡

《再走第二故乡》

李国良

是谁也说不清的谜,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没有过多的想过昔日的那些事,但还是时常梦到30多年前的一些军营里的人和事。

只要老战友聚在一起,就自觉不自觉地会提起军旅生涯中的哪些记忆,总是部队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州庆期间”应一团二营六连战友群的倡议:利用州庆假期,前往阔别三十四年的战地之旅。

再走第二故乡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2018年4月15,从祖国四面八方迎来了原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步兵一团二营六连(中越自卫反击作战结束后整编为昆明军区陆军第250师748团,归属14军领导)参战幸存老兵和部分亲属近百人相聚苗岭壮乡—文山。

畅谈当年的美好时光与青春年华;

畅谈当年的战友情深似海的激情岁月;

畅谈当年血与火的洗礼;

畅谈当年生与死的绝别考验;

畅谈当年誓死如归、血洒疆场、献身国防事业履历;

重温旧梦,再走老兵曾经战斗过的罗家坪大山战场遗址。

中午13时我们一行9人(四川5位在武定午餐)驱车从武定向文山方向飞驰而去。天气预报今天阴转小雨,雨如期而至带着笑声惊醒了沉睡的大地万物,使之复苏,那是大地的嘱托,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可见雨是春日里的贵客;万物生灵多么期盼它的来访,沉默了很久的它,会从这春季里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意兴渐浓时,亦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喧哗开来。

再走第二故乡

春雨涓涓涌动轻吟万里彩云,满园春光尽收眼底,静看青山绿水千万朵繁花,锁紧思念的心海;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安全到达目的地。雨还是下个不停,携带柔情万千,春雨绵绵,滴滴溅落在相思的攀枝花四月木棉红的堤岸,抚摸着春夜的宁静,浸透了大地的干涸,温柔着老兵们清凉的夙愿,将执念的幽婉一一细数,漾起似烟像雾的朵朵漪澜,岁月悠然芳香还在,一页页深藏的往事,被春雨轻展撩起,春光的娇媚驿动心底的温度,相互都小心地收藏起时光的底片,在春雨的潆洄里盘桓辗转;倒春寒绵绵的细雨孕育着一种叫幸福沐浴里的甜蜜……

离别30多年后今又重逢,昔日的青丝小伙如今已两鬓斑白。再访故地,重温历史,不禁使人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晚饭在马帮“八大碗”饭店里备好酒席,老指导员陈彦春致祝酒词:我提议,大家举杯,把第一杯酒敬给罗家坪大山作战壮烈牺牲的勇士们!晚餐结束后,战友们相互交流举行联欢晚会。会上,老指导员宣讲了老战友聚会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纪律;他说:忆往昔时间眨眼过去,弹指一挥间。回想起军营那直线加方块枯燥而又乏味的训练,回想起绵绵如钢熟耳的军号声,仿佛就在耳边回荡,历历在目。俗话说:“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人生一世,无论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盛衰与荣辱,都如自然流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一种看花开花落,随云卷云舒的淡定,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悠然,于是,宁静致远,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再走第二故乡

虽然我们都已老去,但年老并不是全部失去,因为老;我们有了收获穿越激流的勇气,收获了踏平坎坷的自信,可以一生细细品味,和曾经的老首长交谈,他那真诚实在,开阔的胸怀深深感染了我,他说:“人到老年,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平凡;并非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能大有作为;但做人也是一生的事业。”“只要自己奋斗过、追求过”失败了又何妨?他向我叙说做人的哲理“人这一生,尤其到老年,可以领悟到人生最实质、最内在、最主体的内容,可以把美丽的花朵和丰收的果实糅进生命的脉络,滋养人生,丰富人生,实现人生”。

老战友们先后都离开了军营,但战友间那亲密无间、纯真的情谊真的叫我回味无穷,珍藏一生。生命如火,岁月如歌,在不知不觉中,时光的足迹已在历史的长河中划过了三十四个光阴。一次次不经意的回忆,使我一次次感悟到人间的真谛,也唤起了我对军营的理解,把那份思绪融入了生命之中。

难忘军营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及生活战斗在西南边陲的军营,那里留下我们无尽的足迹和思念:因为那里有我们对绿色军营的深厚情感,有我们的梦想和追求。无数个不眠之夜,我又梦见了西南边陲那座小城—文山,想起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共同学习、生活、战斗过的情景。

再走第二故乡

如今,战友间虽已相向久远,但偶尔的相聚和联系,让我仿佛又回到从前的军营,快乐无比。敬爱的首长:亲爱的战友们,也许你家庭幸福,仕途坦荡;也许你在商场奋力拼搏,财源茂盛;也许你正在田间地头辛苦耕耘,享受劳动的光荣;也许…… 理想和情感难免偏离现实,无论如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有做不完的军营梦,挥之不去的战友情。

回首往事,火热的军营生活强健了我们的体魄,磨练了你我的意志,培养锻炼了我们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品质;火热的军营生活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和热血。感谢军营,生命中正因为有了当兵的历史,让我们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

再走第二故乡

曾记得分列式上我们端着56式半自动步枪或63式全自动步枪,明晃晃的刀一字摆开,随着一声“向右看!”,伴随着山呼般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口号,整齐的注目礼望着首长成排的整齐通过。这一幕幕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飞逝远去。不得不承认:青春虽然美丽,但它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青春的“心境”才是我们生命中一道“不变”的风景。

再走第二故乡

历史像大浪涛沙一泻千里;站在昔日战斗过的罗家坪大山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30多年前,战友们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久久在山洼里回响。站在罗家坪村,深呼一下多年未曾久违的新鲜空气,伸开双臂放声大喊—“我回来啦……!”那随风吹动的小草、欢快鸣叫的鸟儿戛然而止,顿时静了下来,竖起耳朵、瞪圆眼睛、细心聆听。这一声呐喊,是大山的呼唤,是远古的呼唤,是焕发青春的呼唤,是我们团精神永不落的呼唤。放眼眺望,那熟悉的山头,茂密的竹林,参天的杉树,郁郁葱葱的草木,更有喜鹊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的欢快鸣叫,仿佛在祝贺老兵们凯旋归来。

再走第二故乡

再走第二故乡

不巧的是;这次重访行至金厂与罗家坪大山岔路不远处正在封闭修路,因下雨路泥泞无法驱车而去,我只好邀约几位要好老兵徒步上山、从罗家坪村走小路上去、越往上路越难走,在路边随处可见雷区的警示碑,部队早己辙走,只剩下空空的营房,电线杆位置过去是个越军的暗堡,阵地上的黑板报,字迹已看不清,但可以从落款看出最后一期是在1992年出的,山下的罗家坪村,那块白白的是村活动室前面篮球场,当年是个炮兵阵地。

再走第二故乡

魂牵梦萦的罗家坪大山,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又见熟悉的主峰阵地熟悉的草木,把我带回三十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场面……这次大部份老兵没能到罗家坪大山主峰阵地,是这次重访罗家坪大山战地遗址的一大遗憾。

罗家坪大山下来后我们一行到都龙烈士陵园和马关烈士陵园为在中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扫墓;如果烈士们还健在年龄与我们差不多,也该都50出头了。可墓碑上,看到的是一张张满脸稚气的面孔。我

再走第二故乡

们默默地肃立在烈士纪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三分钟,深深地三鞠躬。献上一束鲜花,点燃一支香烟,希望他们在天有灵。我们要不忘历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烈士们为我们打下江山坚守江山,我们要把江山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以告慰英灵,无愧后人。

在我们这群老兵中,个个都有浓厚的文山情结,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边走边看,边说边拍,大家无限感慨,不约而同忆起了当年火红的军营生活,想起了将青春汗水抛洒的军旅之路。相约再回第二故乡文山,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感受;一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非常之快,改变的快!据一位市级领导介绍是过去城市的41倍之多。

再走第二故乡

二是主要你身着65式老军装和带着退伍证件,出租车在文山城区任何地方都不收车费。三是我们上罗家坪大山时车辆被深陷在泥泞里,有位路过的年轻人看到后自觉将三公里外的挖机开来,解救老兵们的车辆后分文未取且说:“你们当年为我们家乡服务,我今天也为你们服务一次吧!”听了这话,老兵们都一致认为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战没有白打,我们无愧于时代的军人,曾经卫国保家,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热,发出了一份光,你我都感到无尚光荣与自豪。

再走第二故乡

39年前的隆冬;敬爱的首长:亲爱的战友们!你还记得那个金秋十月吗?我们这些热血男儿,带着绿色的军营梦,带着至亲挚友的嘱托,告别了家乡,走进了军营;从此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在火热的军营里,我们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当难忘的的岁月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时,才更加珍惜军营里火热般的生活。

再走第二故乡

忘不了夜深人静紧急集合时衣穿错鞋穿反的狼狈相;忘不了在星星点点的夜幕下扛起钢枪,奔赴哨所;忘不了第一次实弹射击时的胆怯;忘不了第一次在国境线上巡逻执勤时的紧张;忘不了自己生病时,战友送来一碗热乎乎的病号饭;忘不了第一次探亲时归心似箭般的心情;忘不了,永远也忘不了军营里的点点滴滴…… 在庄严的军旗下,在嘹亮的军歌中,我们度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军旅生活。

再走第二故乡

军营不同乡村的湫隘破败,泥泞坎坷,一片鸡鸣犬吠,也不同城市间拥挤的房屋街道,小商贩憧憧来往一片喧嚣的杂音。军营的夜,是悄悄来临的黑姑娘,夕阳余辉下流尽红色的眼泪,再藏起少女的心思,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将自己收拾的利利落落,然后轻轻地闭上眼帘。这里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又不失乡村的纯朴自然夜暮垂下,战友们脱去穿了一整天的训练服,换上稍柔软的棉布衣,踏在干干净净的柏油马路面上,不用像白日里两人成列三人成行整齐的行进着,慢慢的踱着方块步子,没有车水马龙的轰鸣,没有行人的吵闹,夜色的伪装下,一边小声开怀的说着笑着,白日训练的种种艰苦通过倾听和倾诉,在夜色中慢慢的一点点释放,一边欣赏着军营中独特的物景,晓风轻柔下,步调悠然,神情惬意。

再走第二故乡

熄灯号响,一排排的灯光熄灭,这时的夜像片不被污染的森林,犹如坐在摇篮边轻轻哼唱摇篮曲的母亲,细细的呵护着静土上的每一个心灵,安抚我们的思绪,疲累了一天的战友们终于可以在温暖的被窝里做个安甜悠长的梦,梦里自由自在的天空,没有羁绊、烦恼,夜的滋润下,紧张的心弦得以松驰,烦燥和悒郁也悄悄隐退在夜色中。

此行的最后一天老兵们自发组织来到原来住过的房东家进行回访;到房东李大妈家里,我走到她家门口李大嫂就一眼认出了我,并亲切地称“唉,你是小国良啦!”老兵们一个个跑过去和李大妈握手拥抱,个个热泪盈眶。

再走第二故乡

大妈把我们迎进屋里,又是沏茶,又是递烟、拿水果、抓瓜子糖果,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大妈说:从你们离开平坝后,我们也非常想念你们、盼望你们,今天终于把你们给盼来了,住在我家的时候,为我挑水、劈柴,打扫卫生、还为我们种地、插秧、收粮,那些往事现在还历历在目。

再走第二故乡

告别大妈家后,我们一行到营房走了一圈,我那时常会流露出什么时候重访一遍昔日待过的军营的念想就要实现了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可我万万预料不到是;昔日的营房,一看营房不像营房民房不像民房,所有的营房都被他人占用,门窗被拆除,曾经的团司令部也被占用,操练场变成了果园,整个营区搞得乱七八糟,垃圾片地。更有甚者把营房当成了打家俱、做加工房、养猪鸡、养牛羊、养狗场(圈)我们看了都心痛。真羡慕那棵始终扎根在军营旁比以前更粗壮仍郁郁葱葱的老槐树,让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再走第二故乡

现在时兴各种聚会,如同学聚会、同事聚会、老乡聚会、朋友聚会……,而我更在乎战友聚会,因为我觉得战友情谊是军营大熔炉里锻造出来的,是吃一锅饭、睡一个屋培养出来的,是一天24小时相依相伴打磨出来的,是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进行曲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它经受了岁月的敲打,世事的磨练,生与死的考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朴实最真诚的友情。我很珍惜和看重这份战友情,正如我们曾唱过的,“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的集体”。

再走第二故乡

曾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历经千锤百炼,思想变得更成熟,体格变得更强壮,意志变得更坚定,作风变得更顽强。岁月流走的只是我们曾经壮丽的青春,火红的军营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如今,离开军营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有了各自的事业,但时常梦牵军营,梦回文山,祝福我们第二故乡文山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后记:

1978年12月13日中央军委下达集结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20万军人(组成东线作战部队(总指挥许世友)和西线作战部队(杨得志))奉命集结在云南至广西的772英里的边防线上,25日我军完全封锁了中越边境全线。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军炮兵部队数十万发炮弹摧毁了越军表面阵地有生力量,我部兵全面进攻,直到我军攻下凉山,克沙巴等地深入敌后40公里,从2月17日至3月5日短短17天,双方合计伤亡10万以上,日均6000人,用血流成河来描述这场边境战争绝对不夸张。在后来的10年的拉锯战中我国牺牲1.2万人受伤不计其数,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957位;屏边烈士陵园安葬着510余位;蒙自烈士陵园安葬着420余位;马关烈士陵园安葬着近百位;都龙烈士陵园安葬着120余位在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罗家坪作战牺牲的烈士。

(罗家坪大山战斗概况:1980年10月11日,昆明军区下达《歼灭罗家坪大山之敌作战命令》,要求作战部队14日前作好战斗准备,15日发起攻击,并批准了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李风岗、范金标组成前线指挥所,赴金厂指挥;此战,我部阵亡31人,伤76人;独立师一团坚守了二十天后交由边防十二团接防)

收复罗家坪大山牺牲烈士部分英名录:

01:古道义烈士

云南省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丫口寨人,马关县都龙镇民兵,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1岁。

02:杨正喜烈士

湖南省凤凰县茶田镇和平村人,1979年2月入伍,35555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1岁,追记二等功。

03:金志刚烈士

浙江省诸暨市阮市镇下金村人,1975年1月入伍,35556部队,中共党员,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5岁,追记二等功。

04:宋正明烈士

四川省宁南县人,1980年1月入伍,35556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0岁,追记三等功。

05:王文昌烈士

云南省耿马县人,1979年4月入伍,35556部队, 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2岁,追记三等功。

06:袁祖成烈士

广东省东莞市人,1979年3月入伍,35556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1岁,追记三等功。

07:蒋发云烈士

云南省晋宁县人,1980年1月入伍,35556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0岁,追记二等功。

08:贾德朝烈士

云南省楚雄市人,生于1957年5月,1979年3月入伍,35547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2岁,追记二等功。

09:高和成烈士

云南省绿春县人,生于1962年,1980年1月入伍,35547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追记三等功。

10:阎江生烈士

河北省献县人,生于1956年,1977年1月在贵州省石阡县入伍,35547部队侦察参谋,中共党员,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4岁,追记一等功。

11:赵贵友烈士

云南省宜良县人,生于1957年9月,1976年3月入伍,35547部队,中共党员,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3岁,追记二等功。

12:万军烈士

贵州省黔西县人,生于1959年6月,1979年3月入伍,35547部队,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1岁,追记二等功。

13:张喜烈士

云南省嵩明县人,生于1960年4月,1979年1月入伍,35547部队, 1980年10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收复罗家坪大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终年20岁,追记二等功。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