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硯銘家來頭不小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時間是一條河,世上萬事萬物不過是河裡流淌的物,惟有人文附身事物方能與河並流,不會消沉,此理皆然,比如我們下面要說的這方硯。

此硯長方形,色微紫,質溫而細膩,石品豐富,有雨淋牆、青花、火捺等。名“伊秉綬等銘大西洞端硯”,是以銘家之名作硯名,原因當然是因為伊秉綬金石書畫藝名大,還因為他銘得好,銘得醒目。其實此硯主人是張錦芳(號藥房)。

張錦芳何許人?他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翰林院編修,廣東順德人,其詩書畫都名擅當時,有三絕之稱。尤其詩名,與馮敏昌、胡亦常合稱“嶺南三子”,當年他的名聲並不在伊秉綬之下。並且他既為伊秉綬好友,又與伊秉綬同年,即同為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進士,可惜他走得早,享年僅得四十又六。若我取名,則謂“伊秉綬等銘張錦芳大西洞抄書端硯”,硯主、銘家、坑別乃至硯之用途都不落下,名既不長,又公平公正。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伊秉綬等銘大西洞端硯 16.5釐米×11釐米×2釐米

其實,銘家中還有一位在當時名頭更大,他就是與張錦芳同為“嶺南三子”的馮敏昌。馮敏昌廣西欽州人,欽州舊隸廣東,屬嶺南地域。馮敏昌與張錦芳同庚,都是1747年出生的人,但是馮敏昌取得功名比張錦芳早,他是乾隆四十三年戊戍科二甲進士。此人少年已有才名,並得翁方綱的賞識提攜,他與翁方綱亦師亦友,又曾為嘉慶皇帝老師。馮敏昌銘此硯時距張錦芳去世已6年,何人請託?應該是硯主後人。銘曰:“此硯之奇,冠中東西;此硯之宜,佐書畫詩。張君所遺,子孫寶之。”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硯銘拓片

而伊秉綬作銘是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此時硯已易主,新主為葉夢龍。葉夢龍字仲山,號雲谷,其時在京城為官。他父親葉建燻喜好書畫碑帖典籍,收藏極富,且與翁方綱、馮敏昌、伊秉綬、湯貽汾等為友好,交往頗勤。葉夢龍延父習性,也好收藏,父子兩代所藏常常鈐“南海葉氏雲谷家藏”、“葉夢龍鑑藏”等印。得藏此硯,想來葉夢龍當年一定與張氏後人口舌交集,費了周折。而伊秉綬受請託銘此硯時,張錦芳與馮敏昌兩位老友早已先後作古,睹物思人,百感湧懷:“懷友之惟我,人兮石兮……”硯銘之妙在於切題切物,就此硯來說,伊秉綬當然是題銘的不二人選,那份情感,才一提筆,便出雋語,他做到了。從那一天起至今已過200年,硯也蒙上了溫存的包漿……

此硯後來流入日本,歸藏日本當代大書法家小林鬥庵,2007年小林鬥庵謝世,此硯又流回母國。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此砚铭家来头不小此砚铭家来头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