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果这样随性的诗句配上古琴的醇正音色吟唱出来,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意境?传统的文人雅集,必然少不了琴棋书画,而“琴”字打头,可见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有人说,琴是很阳春白雪的东西,这话不假。不过近年来,随着传统、国学等字样的流行,以琴道、香道、花道等等为由头结社雅集的活动也多了起来,平日里三五好友相聚就更不用说了。小众的爱好放在今天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曲高和寡。

我们鼓励带着玩儿的心态来走进一门艺术,但以古琴为例,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附庸风雅”?作为著名的古琴艺术家,杨青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琴雅集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一起来听听这位善于引经据典,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理解的资深人士是怎么说的。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2014年9月20日晚,在福建大剧院举行的“琴问”龙人古琴音乐会上,杨青(图中者)与知名歌唱家张卓、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共同演绎经典琴歌《葬花吟》。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中国收藏》:您开始参加雅集是在什么时候?

杨青:因为历史原因,古琴雅集曾经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大概是在改革开放后、上世纪90年代左右才开始恢复。我记得在北京锣鼓巷南口的查阜西先生故居举办过,随后是在北大红楼附近的全国工商联会议室里,基本每月都有一次,每次有几十个人参加。

2000年,当时吴钊先生是北京古琴研究会的会长,他们在北京音乐厅做雅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年冬天下着雪,吴先生跟我感慨:上次的雅集就来了3个人。因为是在二楼咖啡厅,环境条件很一般,举个例子,场馆不允许用卫生间,这就很不方便。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说那好,我组织人去。于是接下来那个月的雅集来了有70多个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把“北京古琴雅集”接手做了起来。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为纪念19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 上映26周年,2013年1月13日晚, 由杨青领衔的《琴梦红楼古琴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厅上演,受到了热烈反响。对于雅集,《红楼梦》中 曾有多处描写。在不少艺术爱好者看来,这场音乐会对于古琴艺术的诠释,值得当今的古琴雅集活动借鉴。

图片由CNSPHOTO提供

《中国收藏》:感觉谈笑风生的背后,也有不易。

杨青:是的。2001年成立了中国琴会,吴钊先生是会长,我担任秘书长。一开始我们的雅集地点是在北海国家图书馆分馆做了6个月,后来挪到了东城区图书馆;再后来又搬到马甸(桥边)的怡青泉茶社,在那里做了约4年半,接着又移到了金台夕照会馆,因为当时会馆的经理之前参加过我们的活动,觉得很好,正巧他们那边有比较大的场地,挺适合琴友们相聚的,这么着我们就过去了。就这样前后办了11年,每月一次,基本没有间断过,一共做了一百二三十场雅集。

当时,李璠、陈阅聪、郑珉中、王迪、广陵派第11代宗师梅曰强等等名家老先生都来过。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明代古琴与琴桌此琴造型古朴凝重,正面由额至肩,由肩至腰,由腰至尾的三个部分,宽窄适度,比例协调。制作极规矩有法,故琴面肥厚却不失灵动柔美。琴桌其整体造型俊秀雅逸,简练空灵,颇具欣赏实用价值。其保存至今且品相完美,为难得的文房之佳品。

《中国收藏》:后来为什么不做了?

杨青:之所以不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长期固定的场所。而且说实话,一个月一次的频率很快,嗖地一下你就感觉过去了,下一次雅集很快又来了。另外,办雅集活动多少都会需要支出,而我们又坚持做纯公益雅集。曾经有人建议让参加的人随意捐些钱,但我们觉得不合适。记得有次过年做雅集,摆了水果、糕点,结果有人坚持要放钱,最后我们还是都退回去了。雅集本来就是雅聚,一旦收钱就不是那个意思了。不过你又不可能不去面对这个开销的现实。

当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还是希望能将它恢复起来,或许频率不用那么高,改成一季一会,又或者是不定期。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今虞琴刊》刊《忆故人》古琴曲(局部)。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传的乐曲。有传原曲为孔子想念颜回而作,经后人多次修改转变成对亲友的思念。曲调缠绵悱恻,静中奏之有相会无期、催人泪下的凄清孤寂感,沁人心扉。该曲在1937年由张子谦先生手抄并刊登于《今虞琴刊》上。

《中国收藏》:雅集给您感触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杨青:之前我们办雅集的时候,每个月都会有新面孔出现。当时业内有种争论,关于这样的场所聚会该不该带小朋友过来,因为我们知道,小孩有时候可能会走动、吵闹,对别人产生影响。但我们的雅集是不禁止小朋友的,理由很简单,有什么能比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上古典艺术的种子更重要呢?孔子曾提出人成材的3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认为对于人这个个体而言,礼是外界所加的,而乐是发自内心的,“惟乐不可以作伪”。通过雅集这样的方式,我们找回失传的乐,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把它传承发扬下去,小到个人的人格塑造,大至国家机器的运转,都是相当有意义的。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如何避免“附庸风雅”?不妨听古琴名家一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