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的姓氏有些很奇怪?

会行走的书柜

在古代的日本姓氏是权贵阶层的特权,是身份的象征。贵族的姓氏一般体现的是家族的历史来历、官职等,是有重要意义的。

1868年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西化改革,也就是咱们熟知的明治维新。当时为了方便征兵、征税,日本学习西方进行全国人口登记,这个时候出了一个问题,因为民众只有名,同名的人太多根本不知道谁是谁。所以1870年明治天皇颁布《平民苗字容许令》,让平民也可以拥有姓氏;1875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平民必须限期内给自己取一个姓氏,到政府部门登记。

而当时的日本平民也都是没文化的,只能用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东西当做姓氏,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生活用品等等皆可以为姓,这才有了日本姓氏数目超过十万的奇闻,而且很多姓氏的意义在外国人看来很搞笑。

比如渡边就是住在渡口附近的人;山下就是住在山脚下的人;御手洗是洗手处的意思;

甚至于有些姓氏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是民众起姓的时候硬把几个汉字凑在一起,比如池鲤鲋、不死原、新文等。


当狗容易做人难

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收录了291,129个姓氏。也就是说,人口不到中国1/10的日本,姓氏却是中国的10多倍。我曾在报纸上读过一篇谈论日本人姓氏的文章。撰文者称,他新年收到了130枚贺卡,涉及118个姓氏。而且在日本人的姓氏中,汉字相同、读音不同的比比皆是,非常令人抓狂。更令人抓狂的是,日本有些人的姓非常怪异。例如,日本有姓“下水流”的,有姓“御手洗”(“手洗”有“厕所”之意)。佳能董事长兼CEO、“经团联”名誉会长御手洗富士夫,就是该族一员。日本还有姓“一番合战”、“八月一日”的。这种姓不仅奇怪,而且难读,以致日本需要出版厚厚的《难读姓氏词典》解决这个问题。

回答“为什么日本人的姓有些很奇怪”,必须追根溯源,探究日本人的姓氏是如何产生的。

需要强调的是,“姓”在日本最初是身份地位的标志,由天皇赐予,类似于爵位。日本人的“氏”才是中国人理解的姓(中文的“姓名”日文写作“氏名”)。日本学者栗田宽在他的《氏族考》中提出,日本人是通过16种方式定“氏”的。

之后,从“氏”衍生出“苗字”。“苗”意为“分支”。例如,天皇功臣中臣镰足在大化改新时由天皇赐氏“藤原”。藤原是“本家”,其在近江、伊势、远江、加贺、佐贺的“分家”的“苗字”,分别是近藤、伊藤、远藤、加藤、佐藤。也有承担宫中职守的“苗字”是藤原家的分支,如负责管理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的是“斋宫寮”,该寮一把手叫“斋藤”;宫中管木工的叫“工藤”。木村拓哉的妻子工藤静香,就是该族后裔。

日本在古代施行职业世袭的“部民制”,如服部、锻冶部、犬养部,等等。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服部之总、日本著名军事评论家锻冶俊树、“五一五事变”中被杀的日本首相犬养毅,一看就知道他们祖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自公元3世纪即日本弥生时代,日本有不少来自大陆的“渡来人”。据栗田宽《氏族考》考证,日本“山田、广野、三宅等六氏,皆为王氏传人。”

日本有不少氏族名源于地名。《朝日新闻》曾就“日本1000年政治人物排行榜”进行民意调查,排名第一的是坂本龙马。“坂本”即源于制造“本能寺之变”杀死织田信长的明智光秀的封地坂本城(滋贺县大津市)。千叶、秋田、山口、福冈、长崎、和歌山等不仅是地名,也是姓氏。东京有个地方叫“吾妻”,还有一个地方叫“我孙子”,那不仅是地名,而且是姓氏。以前居住于京都的公家(相对于武家、属于朝廷的官吏)的姓,很多源于地名,如油小路、北小路、北大路等。日本有个著名影视演员叫“北大路欣也”,一看就知道此人是王公贵族后裔。正因为日本人的姓名和地名有关,因此有的姓非常怪异。如日本东北的青森有姓“恶虫”的。“恶虫”原本是地名,现已改名长苗代,但“恶虫”这个姓却依然留存。或许,他们担心改姓会被认为“数典忘祖”吧。

明治维新以前,平民百姓是没有“苗字”的。1870年,即进入明治时代后,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敕令平民也可以有“苗字”,但因为是“容许”而非强制,收效甚微,无法适应上述需要。于是,明治天皇又在1875年颁布了《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有“苗字”。于是,平民百姓纷纷各依所好取名,天地万物,动物植物,无所不包,从而使日本人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千奇百怪。

根据2015年3月26日公布的姓氏排行榜,日本第一大姓为“佐藤”,逾200万人姓佐藤。佐藤是“藤原”氏的“苗字”。其次是铃木,逾170万。“铃木”源于和歌山。18世纪末,那里建了个神社叫熊野神社。人们为了祈祷丰收,在神社内堆积的稻穗上竖一根木棒,这根木棒就叫“铃木”。后来,“铃木”成了神社“一把手”宫司的姓。“铃木”家族还派成员赴各地传播“熊野信仰”,在各地成立熊野神社分社。有些神社管理者也纷纷以“铃木”为姓,尽管他们和“本家”没有血缘关系。甚至一些武士也纷纷改姓“铃木”。因而使“铃木”家族日益兴旺。第3至第15依次是高桥、田中、伊藤、渡边、山本、中村、小林、加藤、吉田、山田、佐佐木、山口、松本。也就是说,日本姓多,但同一个姓的人数不多。排在第3500后面的姓大都很“偏”,因而也显得比较怪。

日本笔画最多的姓是54画的躑躅森。“躑躅”中文译为杜鹃花(映山红),源于住在岩手县岩手郡雫石町上野的神社旁一片杜鹃花从周边的家族。日本全国姓这个姓的人不足100。

日本很多姓跟生活有关。例如,第三大姓高桥源于在山的高处架设跨越溪谷和河流的桥梁;第四大姓田中源于在田的中央管理周边田地的职守。日本人的姓氏往往带川、村、泽、木、野、谷、屋、松、山、岛、冈等,即缘出于此。


冯玮

日本人,在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有名。 而平民,是没有姓的,只有名,如我们常见的,小花、二狗子、三丫头、四猴子一类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整理兵役、赋税,就必然要整理户籍,于是建立户籍制度,对全国人口进行户籍登记,平民的姓氏问题就出现了。

平民自己选定姓氏就可以户籍登记了;但是,大多平民,没有什么文化,进行户籍登记时,也没有什么主见,多是户籍登记官,依照提问,家住何处,从事什么职业等,拟出姓氏,多么的随意呀。于是产生下列姓氏:

一.住所得姓: 户籍登记官:家居何处?家居山冈下村庄。啊,你就姓冈村吧!日军侵华派遣军总司令、战犯,冈村宁次大将,祖上大约如此得姓,冈村宁次,冈村家的二小子也,次子吗!

还有你哪?家住山根处。哦,你就姓山本好了!本,根也,树大根深。二次大战时,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祖上得姓于此,据说其母五十六高龄得子,故名山本五十六。


二.职业得姓: 日本前首相犬养毅,按日语倒装句,犬养,亦既养犬者,估计祖上系豢养犬狗之家也!

国人去日本旅游,内急中见悬挂汉字“御手洗”之门牌,以为日人倒装句之国内“洗手间”而欲方便,被愤然轰出。实则人家祖上是伺候天皇洗手为业的。



三.身份得姓: 国内一大型相亲服务类电视节目,曾有一日本嘉宾,剑持裕一,其祖上原为武士,武士仗剑走天涯吗!


四.怪异姓氏: 我孙子,估计户籍登记时当我孙子出生哦!开个玩笑,我孙子亦是地名。

日本著名运动员我孙子智美。


五.动植物得姓: 如日本第一大姓佐藤,松本、早稻田、龟龙、猪口等。

日本女外交官猪口邦子。

六.妻随夫姓: 日本女人结婚后要改随夫姓,如祖上为居住山口处平民的日本电影巨星山口百惠,结婚后随夫三浦友和改姓名为三浦百惠;


中国前著名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嫁到日本后改姓名为小山智丽。

不一而足。


z山海

一、日本都有哪些奇葩姓氏呢?

1.“孙子类”

其实,“我孙子”是日本的一个姓氏,代表人物:日本运动员—我孙子智美。

本尊长这样↓

除了“我孙子”,还有“安孙子”↓

2. “老婆类”

这个萌萌哒美少女是动漫《未来日记》中的人物,名叫 我妻 由乃

新妻 英二是动漫《食梦者》中的天才漫画家。


3.“不可描述类”

报纸中的这位日本总理大臣,姓“犬养”。日语中的动词放名词后面,所以,这个姓氏的释义可能为:祖上养犬。但是从中文看就有点歧义了...(捂脸)


日本著名的佳能公司掌控在“御手洗”家族中,“御手洗”也指神社寺庙里供参拜者洗手漱口的地方,跟现代日本中的“厕所”写法相近。不过据说读音是不同的。

图中是日本某大学的上床美也 教授,他的研究室就叫做上床研究室。“床”在日语中是地板、地面的意思。不知道到这个研究室的中国留学生如何与家人解释自己到日本学的是啥。

日本的奇葩姓氏还有很多,接下来会为大家尽可能多地列举。

二、日本姓氏来历的33种属性(为了追求内容的专业性,以下内容的理论部分来自摘抄,示例部分由在下扩展)

1.地名型 多到数不过来

比如带以下字眼的姓氏:山川、野原、田村、岡浦、濱島、塚荒

Ps,看到“荒塚”二字,突然觉得瘆的慌,日本有个歌手就叫大塚 爱,演唱过《花样男子》的插曲。

2.氏型 与古代的"氏"关系很深的姓氏。

如:苏我(从古坟时代到飞鸟时代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物部(日本大和朝廷有权势的氏族,掌有军权,跟苏我氏打过仗)、藤原(早在飞鸟时代已经存在的贵族)。

3.物象型 与动植物、器物、建筑物等物象有关的姓氏。

也很多,比如带以下字眼的姓氏:稻米、飯粟、井池、森木、林松、藤橋

4.职名型 与职业、役职、官职等有关的姓氏。

如:目(守介掾目四等官的最后一等)、卫门、锻冶。

5.名前(名字的意思)型 由名字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源内、为贞、二郎。

6.略姓型 由原来的姓氏简略而得的姓氏。

如:宗(惟宗)、追(追田)、物(物部)。

7.当字型似乎是原姓只有读音,汉字是后来才胡乱凑的。

如:池鲤鲋、不死原、新闻。

Ps,“我孙子”可能就是这种类型;也有种说法是说,“我孙子”是某个地名发音的汉字标注,此地的人又以地名为姓。

8.佳字型 直接用祥瑞字眼作姓氏。

如:宝木、增满、龟龙。

9.转字型 转音、转字(类似于使用了通假字)而生的姓氏。

如:若旅わかたび(若田部わかたべ的转字、转音)、棉谷(棉屋的转字)。

10.消失姓 现在已消失的古怪姓氏。

如:释迦牟尼佛、言语同断、色魔

Ps,居然有人姓“色魔”。

11.信仰型 与信仰有关的姓氏。

如:调月、星、天道。

12.古代型 与古代大氏族或者皇室关系很深的姓氏。

如:武内、主、额田(额田部皇女嫁给敏达天皇为皇后,后继位成为日本第一个女天皇—推古天皇)。

13.外来型 外国传入日本,或与外国关系很深的姓氏。

如:高丽、秦、邹。

14.冲绳型 与冲绳关系很深的姓氏。

如:与那原、上江洲、东风平。

15.赐姓型 由下赐而得的姓氏。

如:橘、留目、丰臣(丰臣姓是安土桃山时代时授与掌握政权的关白羽柴秀吉的姓)。

Ps,补充下安土桃山时代的公卿姓氏,源平藤橘(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新姓菅原氏、贺茂氏、大江氏等。

16.合字型 由原姓中的两字相合并而生的姓氏。

如:麿(麻吕)、小柴(小此木)。

17.商业型 与商业有关的姓氏。

如:鱼屋(鱼店的意思)、酢谷(醋店的意思,"谷"是"屋"的同音转字,下同)、丝谷。

18.皇族型 与皇室、皇族、宫家等有关的姓氏。

如:有栖川、大后、闲院。

Ps,要是在中国,恐怕要叫紫禁城、漱芳斋了。

19.人名型 从一般性的人名称呼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民、奴、早乙女(意味插秧女)。

20.阿伊努型 与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有关,或从阿伊努语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小比类卷、金田一、石狩。

21.公家型 与公家有关,从称号等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九条、河鳍、公卿、菊亭。

Ps,推测“犬养”属于“公家型”或者“职名型”。

22.复姓型 与中国的复姓意义不同,指由两姓合并而生的姓氏。

如:长曾我部、竹田川边、疋田斋藤。

23.部民型 从古代职业部、名代部、子代部等部民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祝部、服部、忍海部。

24.かばね型 这个比较费解释,かばね是对上古的一些姓的称呼,看到例子后阁下可能就明白了。

如:直、连、臣。

25.虾夷型 与虾夷有关的姓氏。

如:俘囚、夷、胡、夷俘、虾夷(都是原来大和朝廷侮蔑虾夷的话,不知谁会用这样的姓?现在大概消失了吧)。

26.佛教型 与佛教关系很深的姓氏。

如:大佛、释、舍利弗。

27.神道型 与神社、神道关联很深的姓氏。

如:三轮、神、福神。

28.事象型 与事件、变故、原由等相关的姓氏。

如:栗花落、月见山、一入。

29.艺名型 从雅号、艺名、笔名、别称等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幸若、锦城斋、善阿弥。

30.敬称型 由敬称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卿、王、殿。

31.屋号型 由屋号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泷の屋、增田屋、角谷(角屋的转姓)。

32.族名型 由种族名发展而来的姓氏。

如:隼人、土蜘蛛、熊袭。

33.未详型 成因不明的姓氏。

如:平平平平。

Ps,实在没查到“我妻”和“新妻”的属性,姑且归入最后一种吧。

补充知识:作为“神”的天皇以及皇族,自古以来没有姓氏,现在的《皇室典范》也没有写皇族的姓氏,所以日本皇族都有名无姓。《皇子女降诞诸式》中明文规定,皇子均带“仁”字,皇女均带“子”字。比如明治天皇名睦仁,大正天皇名嘉仁,昭和天皇名裕仁,平成天皇名明仁,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都是年号;已经出嫁的纪宫公主名清子,纪宫是封号;天皇在皇太子时称“继宫”, 明仁天皇未登基前称作继宫明仁。

三、日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姓氏呢?

跟日本古代的《苗子必称令》有关。

用这种方法给自己“取姓”,出现一些奇葩的姓氏也就不足为奇了。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奇葩或者“不雅”的姓氏,一般会有专门的读音,接日本人名片的时候要认真读一下,千万不要念错了。


苏菲的日本

有些在我们看来很怪的日本姓,比如:犬养、我妻、我孙子,还有动物名:土蜘蛛等,真没法以我们的常理理解啊。只能说是日本的另一种奇异现象了吧。

中国人所说的“姓名”对应于日本人的“氏名”,所以我们所说的“姓”就是日本人的“氏”了。以前的日本人只有贵族有姓,是天皇赐予的,所以拥有姓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姓”下面又有“苗”,是分支的意思。那个时候老百姓是没有姓没有苗的,只有名字。



后来到了明治维新时期,为了进行规范的户籍登记,以利于征税、征兵,促进国家发展,1870年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允许平民拥有姓,非强制命令。但因收效甚微,1875年又颁布了《苗字必称令》,强制平民取姓。而那时的日本平民没有多少有文化的,取姓能取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一般都是取自生活中举目可见的那些东西,看见什么知道什么,就取什么。比如所在地区、山、河、动物、吃的、穿的、用的,还有一些源自比较粗俗的口语。所以造成了现在日本人姓的千奇百怪。

据称日本人的姓现在总数有近30万种之多。其中,佐藤、铃木为人数最多的。但那些奇奇怪怪的偏姓一般族人也没多少,有的姓全国也就百八十人。

中国人历来对姓氏特别在意,皇帝赐怪姓就是一种故意的侮辱。对有的人来说,让他寄养到别人家或者入赘改姓,也是不可接受的,宁可杀头。但日本人在这方面相对没有那么在意,历史上日本人被寄养或入赘改姓也是比较常见的。这就是文化的不同吧。


非的国

古代日本没有姓只有名,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出现了氏和姓,古代日本“姓”是赐予氏的称号,十世纪出现了新称号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后来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逐渐融为一体,苗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姓。当然有氏、姓、苗的都是贵族统治阶级,平民是只有名。1875日本政府才要求所有的国民都要有姓,这时起日本才家家有姓。

因为日本人姓氏的可变性很高(因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支或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姓,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




日本的大姓一般都是贵族、名人、大名及其重臣发展来的,例如丰臣、羽柴。还有就是1875年以后平民们自己取的,平民们文化不高只能用熟悉的东西作为姓,所以就会出现井上、田中、渡边等等奇怪的姓。


想下雪的冬天

这个只知道其一,不敢说很了解。日本从古代开始只有皇族,贵族才有姓氏,如比较老的四大家,藤原,源,橘,平。其中源氏,平氏为皇族后裔。日本的贱民是没有姓氏的。日本古代的这些贵族的后代,家臣被这些贵族赐姓,才有了后来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这些大名也给手底下的家臣,部下赐姓。所以当时有姓氏的人都是有一定社会阶层的人物,他们最低层级的就是武士,而一些浪人和武士有明显的出身区别,浪人就像混社会的,而武士属于政府公务员,有身份和地位。

经过了幕府时代,在日本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的一系列举措中,全面向西方学习,因此将人民进行户籍制度的管理,但是老百姓只有名字,没有姓氏,这个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因此政府要求民众自行取姓,日本人当时底层人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人以居住的地理环境取姓,如田中,那肯定住在田边,大桥,那肯定住的地方有桥,山本肯定有山。地区姓的,如近畿地区的叫近藤,也有取和贵族沾边的姓的,模仿藤原的加藤,佐藤等等。甚至连职业也可以成为姓氏,卖酱油的叫酱油屋。。。一些怪姓也很多,什么猪毛,牛肠,甚至还有姓肛门的。。。

一般日本人称长子为太朗,正男,二儿子次郎,三儿子三郎,叫山本五十六并非他是第五十六个孩子,而是他老爸五十六才生的他。女人一般名字都带子,代,花什么的,什么千代,立花,美子什么的。


傻58101466

日本人起初没有姓氏,只有贵族武士有,平民就叫个贱名好养活,大郎二郎的叫着,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需要编撰户口,于是全国掀起了起名的浪潮,啥名的都有,有山下啊,手冢啊,佐藤啊,之类的,还有一些奇怪的姓,如上床,鼻毛,我孙子,犬养等奇怪的名字还有一些比较长的姓氏,如小岐须,五百旗头,御手洗(日语意厕所),躑躅森,等。


日本人的贵族名字起源于哪呢,如藤原氏就分出了一堆的藤,如近藤,远藤,加藤,佐藤,伊藤,斋藤,工藤等。以工作为姓氏也是一部分如服部,锻冶,犬养,还有一些是从半岛和大陆来的人他们的名字就挺多了据说日本的山田,三宅,广野其祖先姓王。还有以地名为姓,如我孙子,熊本,等等。剩下的叫的就很随意了,据调查日本有姓氏十万余可谓是比我泱泱大国多的多啊。


史地菌

相传宋朝时期武松与潘金莲偷情,为了不被武大郎发现偷偷逃到了日本岛,在那里生儿育女。后代为了记住祖宗犯下的错误决定不日本人,并时时刻刻牢记,后改为国号日本。至于后代的姓名觉以郎开头。比如 桃太郎 五争次郎 武藏五次郎等等。日本均以这些流传至今。


傲慢167564300

简单的说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日本急需一场改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向着工业国家转变,当时日本老百姓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很多人不准拥有姓,只有名,为了实现名义上的平等,方便户籍管理,提升国家的动员能力和效率,才允许老百姓自由起姓名这一政策。当然由于日本人文化没我朝那么博大,所以名字起的都有随意。例如你家住在山上,那就叫“山上”,他家住在山洞旁边,就叫“山口”。很多名字都很有当地特色和生活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