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核心觀點

1.零售新物種是零售業發展進程中的階段性產物,本質上是一種商業模式迭代單位。

2.當前零售業升級貫穿零售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以線上線下融合和業態創新為顯性特徵。

3.流量紅利衰退和消費需求結構性變化是零售新物種產生的必然原因;數字基礎設施完善與核心技術應用落地催化了其產生的過程。

4.零售業升級同時意味著零售商角色的轉變,未來的大型零售商既是零售業務提供商,同時也是零售基礎設施供應商;零售賦能將大幅提升整個零售行業的運營效率。


什麼是零售新物種?

零售新物種,屬於零售業升級的範疇,是當前零售業發展進程中的階段性產物。具體而言,零售新物種是以特定垂直品類切入,經由供應鏈重塑、渠道融合、業態創新、數據化驅動等環節重塑形成的零售商業模式迭代單位。相較傳統零售商業模式,新物種從行業層面和需求層面改變零售業的面貌:以更高的行業效率與更優化的成本結構重塑行業形態;以更好的產品與體驗滿足消費需求。就研究範疇而言,

本報告涉及泛生鮮、服裝、3C、家居生活四個品類的零售新物種。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為何會出現零售新物種?

溯源:國內零售業獨特發展路徑

1.實體零售先天不足,區域間供求呈結構性矛盾。

一方面,就線下實體零售人均基礎設施而言,我國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體零售發展整體呈現“先天不足”的特徵。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城鄉差異顯著,且各線城市發展水平懸殊,區域間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主要體現在:一線城市與部分核心二線城市,零售商品供給相對過剩;而在低線城市與廣大農村地區,零售商品供給相對不足,且在便利程度與商品豐富度方面相距甚遠。上述結構性矛盾進一步限制了國內實體零售基礎設施的供給效率,但同時也暗含了網絡零售的巨大潛力。

2.流量紅利得天獨厚,網絡購物發展的“黃金時代“。

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與終端的普及,為國內網絡購物的發展提供了可能;龐大的網民基數與購買需求,則為國內網絡購物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與此同時,國內實體零售基礎設施的相對薄弱及空間分佈不均衡性為網絡購物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生長空間。根據艾瑞諮詢數據核算,2010年至2016年間,國內網絡購物市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約為47.17%,國內網絡購物發展經歷了持續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然而,在實體零售先天不足的大前提下,網絡購物市場的“黃金時代”意味著硬幣的另一面是對流量的過度依賴:在這種模式下,傳統實體零售基礎設施建設的腳步依舊緩慢,而線上購物市場的增長主要依賴於用戶流量的獲取與轉化;一旦線上流量紅利消耗殆盡,網絡零售的黃金時代便一去不復返;這也為網絡零售商與傳統線下零售商的轉型埋下了伏筆。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3.網絡零售增速放緩,零售業升級勢在必行。

2016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增速首次低於30%。流量紅利的逐漸喪失,加之國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低位徘徊,導致網絡購物市場難以維繫持續性高速增長;對於網絡零售商而言,如何持續保持增長,成為其最為關注的問題。根據艾瑞諮詢數據核算,截至2016年末國內網絡零售滲透率僅為14.1%。這意味著網絡零售商如想保持持續性增長,僅憑現有的線上業務很難達成;而作為業務版圖開拓的一種可能,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運營模式被寄予厚望。

求索:網絡零售與實體零售間關係的重新審視

在網絡零售增速放緩的同時,實體零售主要業態經營回暖。根據商務部數據發佈:典型企業分業態數據顯示,2017全年,專賣店、專業店、超市和百貨店各業態的銷售額增速分別為8.3%、6.2%、3.8%和2.4%,實體零售增速顯著回升。上述現狀迫使線下與線上零售巨頭重新審視網絡零售與實體零售間的關係。網絡零售發展經歷增速拐點後,線上與線下零售渠道的關係從互斥轉為融合:網絡零售商與傳統線下零售商間的關係由對立轉變為協作共贏。線上線下融合,成為網絡零售商與實體零售商共同的訴求。一方面,通過線上賦能,網絡零售商為傳統零售商提供線上流量與數據驅動支持;另一方面,傳統零售商為網絡零售商提供線下流量入口與業態升級空間。網絡零售商與實體零售商之間的關係發生微妙變化。

重構:零售新物種產生的必然性與可能性

1.零售新物種產生的必然性

(1)行業視角:流量紅利衰退,線下價值重估,渠道融合趨勢下重歸商業本質。

線上流量紅利的衰退意味著線上邊際獲客成本的激增。近十年來網絡零售得以經歷快速發展的重要邏輯之一,便在於其邊際獲客成本顯著低於線下零售。就行業層面而言,流量紅利漸失削弱了實體零售與線上零售的獲客成本差,這成為網絡零售增速趨緩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由於實體零售邊際獲客成本增幅低於網絡零售,與此同時消費端需求呈現出結構性變化,實體零售逐步回暖,線下價值得以重估。

(2)需求視角:消費升級引發結構性需求的變化。

就消費端而言,零售新物種產生的必然性在於:消費升級帶來的消費結構性變化。該變化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刻畫:品類升級、品質升級和體驗升級。究其根本,消費結構性變化是在特定社會經濟環境下,消費群體在消費能力、消費觀念、需求特徵在消費行為模式上的共同作用結果。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綜上,零售新物種的產生具備其必然性:一方面,國內零售行業現有模式面臨挑戰,渠道融合成為必由趨勢,零售業發展須重歸商業本質。零售商通過主導或參與零售業變革與升級,提升行業效率,以實現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升級引發需求的結構性變化,零售商只有及時洞察並滿足消費需求的變化,主動參與變革,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2.零售新物種產生的可能性

(1)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與智能移動終端普及。

線上線下融合意味著實體零售與網絡零售原本割裂的消費場景被打通,因此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與智能移動終端普及率仍是其發展的基礎。根據CNNIC最新發布的數據:就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而言,截止2017年9月,國內移動電話基站數量為604.1萬個,其中4G基站佔比達到74%,移動網絡覆蓋範圍與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就智能移動終端覆蓋率而言,截止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7.53億,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達到54.45%,其中城鎮地區移動互聯網滲透率達到69.23%,並保持持續增長。

(2)核心技術應用落地

大數據與雲計算的應用落地,為零售新物種的產生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渠道融合背景下,線上線下消費行為產生的零售大數據同步至數據倉庫,經由維度建模、機器學習等方式提取有效信息,並運用至個性化推薦、全鏈路營銷、智能補貨、銷量預測等實際運營環節,從而提升行業效率。

(3)宏觀經濟總體運行良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從需求端為消費升級與零售新物種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4)國內消費預期向好

伴隨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消費預期同步調整與之適應。在GDP增速換擋的宏觀背景下,國內消費預期非但未受其衝擊,反而穩中有升持續走高;而相比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情況,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顯著較高且走勢強勁。消費者信心指數反映了消費者對經濟環境的信心以及消費意願的強弱。消費預期向好,同樣從社會需求層面為零售業升級和新物種的產生提供了可能。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當前零售業升級的主要特徵

縱觀零售業發展歷程,整個行業發展的關鍵體現在兩個層面。行業層面而言,在於效率和成本;需求層面而言,在於產品和體驗。根據所在環節與消費者感知度的不同,艾瑞諮詢認為當前零售業升級的主要特徵體現在以下方面: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零售商角色的顛覆性轉變

零售業升級同樣意味著零售商角色的顛覆性轉變。艾瑞諮詢認為,零售商角色的轉變體現在三個方面:經營理念的轉變、功能定位的轉變、業務模式的轉變。

經營理念而言,零售商以滿足人的需求作為各項業務開展的核心,在此基礎上通過業務深耕與模式迭代重塑行業效率與消費體驗。

功能定位而言,一方面零售商需不斷探索為商品銷售提供新的渠道和通路;另一方面,具備數字化能力與資源的零售商,能夠為中小商戶提供能力輸出,作為零售基礎設施供應與服務商,通過零售賦能提升行業效率。

業務模式而言,一方面零售商應不斷探索渠道融合與業態創新的可能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購物體驗;另一方面,通過業務積累與技術研發,為中小商戶提供更為全面的能力輸出與系統化零售解決方案。

基於對當前零售業發展階段特徵與零售商角色轉變的深刻認知,各大零售商分別提出其各自對於零售業升級的概念解讀,其中以阿里“新零售”、京東“第四次零售革命”與“無界零售”以及蘇寧“智慧零售”為典型代表。

阿里的新零售概念首次提出於2016年雲棲大會。根據定義,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業態。以“以心為本”、“零售二重性”和“零售物種大爆發”為特徵,同時意味著人貨場的重構;區別與以往任何一次零售變革,新零售將通過數據與商業邏輯的深度結合,真正實現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它將為傳統零售業態插上數據的翅膀,優化資產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種,重塑價值鏈,創造高效企業,引領消費升級,催生新型服務商並形成零售新生態,是中國零售業發展的新契機。

京東對於當前零售業升級的理解集中體現為第四次零售革命與無界零售概念。就第四次零售革命而言,其內在邏輯在於:零售業的本質在於效率、成本與體驗;效率、成本、體驗的改善有賴於零售基礎設施的升級;零售革命改變的是零售基礎設施;一流的零售基礎設施應同時具備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特徵。可見,第四次零售革命強調零售基礎設施在行業升級中的基礎性作用;就無界零售而言,更多從消費需求出發,強調未來消費場景和入口的無界性,同時對於消費者需求的理解、連接與實現也呈現無界性特徵;從零售未來形態來看,使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處地滿足隨心的需求而不設限。

蘇寧對於當前零售業升級的理解,集中體現為智慧零售概念。根據定義,智慧零售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感知消費需求,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場景化的產品和服務。與傳統零售相比較,智慧零售時代生產關係逐漸從“產→銷→用”向“用→銷→產”變革,核心從“商品銷售”轉向“服務提供”。在傳統零售活動中,零售商是專業的商品交換媒介,其模式是向上遊供應商採購,向下遊消費者進行銷售。在智慧零售生態中,零售商通過數據採集,超前預測消費需求,並傳導給生產商,生產商根據需求定義和需求訂單以消費者定製化的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務。零售活動不再是以單純商品銷售為最終目標,作為流通橋樑,零售商更加關注與需求側和供給側的持續互動,以消費者體驗為導向的“服務”成為零售產業的靈魂。在此過程中,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成為支撐起智慧零售生態的重要支點,通過賦能零售商,使其對消費需求的感知更加精準、響應更加快速,最終達到提升用戶體驗和提高經濟增長的目的。就蘇寧智慧零售項目落地而言,目前已形成由蘇寧易購廣場、蘇寧雲店、蘇鮮生、蘇寧紅孩子、蘇寧極物、蘇寧汽車超市、蘇寧易購直營店、零售雲蘇寧易購縣鎮店、蘇寧小店等業態構成的智慧零售生態。

案例分析——蘇寧零售雲

蘇寧零售雲平臺,其本質是開放的零售解決方案平臺。基於蘇寧多年來在零售行業特別是家電3C領域的業務優勢積澱進行能力輸出,對傳統零售門店進行全價值鏈的平臺化賦能,打通全品類採購、銷售、物流、金融等環節,實現智慧零售閉環管理。

就零售商角色轉變的視角而言,零售雲平臺作為提供打通全品類的零售解決方案開放平臺,在作為全渠道零售商的同時,兼負起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的角色;這也反映出國內大型零售商在角色轉型方面的共性趨勢。

現階段而言,通過蘇寧零售雲平臺孵化的新型門店業態,主要是零售雲蘇寧易購縣鎮店。零售雲門店之所以首先瞄準縣鎮市場,主要是基於以下考慮:首先,縣鎮市場存量空間巨大,傳統專營店數量眾多,但流量入口分散;其次,就縣鎮市場現有門店屬性而言:多數門店店面形象較差,經營品牌單一、品類操作受限、經營管理數字化程度低、且營銷手段傳統;上述問題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傳統專營店模式經營業績的日益下滑。因此對於中小商戶而言,普遍存在改善經營現狀的訴求。而對於縣鎮地區的消費者而言,其對於購物場景、品牌與品類多元化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滿足。基於上述現狀與問題,以零售賦能為特徵的零售解決方案平臺應運而生。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就零售賦能的維度而言,蘇寧零售云為合作商家提供品牌、供應鏈、物流、數據體系等全方位賦能。

  • 佈局與選品:消費者對於購物場景的存在相當的需求,據此蘇寧零售云為合作商戶提供門店佈局、門店規劃以及選品等方面的支持,併為門店開業運營提供系統化培訓與指導。

  • 供應鏈賦能:作為具備全渠道能力的零售商,蘇寧零售云為加盟商提供線上+線下供應鏈賦能,一方面為門店品牌與品類擴充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過供銷模式的改善提升加盟商的庫存週轉與資金利用效率。

  • 物流賦能:通過將倉儲物流集約化中心化,一方面為加盟商戶降低倉儲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在物流效率方面得以提升。此外,還提供售後配送安裝支持,蘇寧物流直接負責按銷售訂單送貨到家,全程時效可見。

  • 數據體系搭建:針對縣鎮零售專營店運營中數字化程度低的現狀,蘇寧零售云為之提供以POS系統為核心的數據系統與IT支持,為門店運營效率提升與用戶生命週期管理提供技術化支持。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一):新物種的產生與零售業升級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