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種藥,是醫院最常開給患者的抗乳癌藥物

有哪些藥物被患者廣泛使用?

又有哪些新藥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呢?

全球五大品牌藥

據羅氏公司年報及世界臨床用藥百強榜數據,2017年全球赫賽汀的銷售額達75.34億美元。

除赫賽汀外,去年全球乳腺癌藥物TOP5的藥品中還包括:帕博西尼(Ibrance)、帕妥珠單抗、蛋白紫杉醇(Abraxane)和曲妥珠單抗DM1(Kadcyla)。

全球抗乳腺癌藥物TOP5產品銷售額150.93億美元,同比2016年增長了15.46%。

此外,全球抗乳腺癌藥物研發管線的新品種也不斷脫穎而出,2017年美國FDA共計批准了3個抗乳腺癌新分子實體。

國內也有30多個抗乳癌藥

瞭解了全球乳腺癌藥物市場的第一梯隊後,再來看看我們國內的市場格局。

隨著我國醫療保障體制改革的發展,國內用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醫藥市場暢銷的藥物已是療效好、副作用較小的代表性品種。

2017年,對於國內腫瘤患者的一個好消息便是,新一輪藥品價格談判成功後,2017年新版醫保目錄增加了生物工程藥物、小分子靶向藥物和化學藥物25個新藥和新劑型。

而變化最明顯的則是,赫賽汀在進入了2017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後,價格降幅達70%,直接從2016年每單位(即440毫克)24500元,降至每單位7600元,對於乳癌患者來說,不是為一個好消息。

今年中國乳癌藥金額將達400億元

世界範圍內,乳腺癌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居首。隨著抗乳腺癌新藥的推廣應用,患者的生存率逐漸提高,也帶動了相關市場增長。

TOP10藥物分別是紫杉醇、多西他賽、赫賽汀、卡培他濱、吉西他濱、表柔比星、吡柔比星、戈舍瑞林、來曲唑和氟維司群。

與國際市場相比,國內乳腺癌藥品市場規模不是非常大,其原因可能有:

1、國內女性缺乏對乳腺癌早期症狀的認識,並且國內衛生服務方面尚不完善,多數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在疾病晚期才得到診斷;

3、有些國外研發的新藥還未在國內上市。目前,在中國上市的外國靶向藥有赫賽汀、拉帕替尼、依維莫司。

同時,乳腺癌進口藥品不斷在國內進行新藥申請,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這的確是個好消息。

因為,國內乳腺癌市場的藥品種類越豐富,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意味著選擇就越多,緩解病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