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很發達,而同樣制度的利比里亞卻是全球最落後的國家?

Cyanokaze

目前世界上類似美國的普選民主制度的國家很多,但是像美國一樣發達的國家卻大部分集中在歐美地區。通俗地講,工業革命後,原來該發達的地區還是發達,該落後的一樣落後,一部分國家如日本跟上了發達國家的步伐,另一部分如韓國、新加坡在美國的扶持下,也跟了上來。但總體來說,原本落後的非洲大部分國家,雖然如利比里亞一樣,政治制度上完全就是小美國,但並不成功,依然十分落後。

美國的強大既有先天的原因,又有後天的因素,其它國家靠單純模仿不一定會成功的。

首先美國產生歷史很短,沒有其它國家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基本沒有民族問題等歷史包袱,也不需要考慮歷史和文化傳統,以及民族情感等因素,更容易甩手進入現代化。美國維持了兩百年的和平發展,其間雖有南北戰爭,但那是為了掃除發展障礙,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的發展更快了。

其次是美國獨特而優越的地理環境,美國東靠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對如今海權時代來說,發展經濟十分有利。美國大陸地域平坦,物產豐富,十分適宜人類生存,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美國都十分發達。此外,美國陸上只和加拿大和墨西哥有接壤,且這兩國與美國基本同宗同源,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相同,不存在天然矛盾。再遠一點的加勒比海島國,基本對美國形不成危脅,甚至他們的國民還希望融入美國。

再次是美國移民國家的先天性優勢。美國早期是冒險家的天堂,來自歐洲各國的各色人等紛紛進入美國,在主權國家還美建立前,美國受英國殖民統治,形成了一種崇尚自由的氛圍。美國建立後,威望極高的華盛頓拒絕了稱帝和終身總統的建議,為美國傳統的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個好頭,美國成為世界各地愛好自由的人們的天堂,大量的精英源源不斷的進入,給美國帶來了持續的發展活力。

民主不是萬能利器,古人講“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恰恰適用於美國和利比里亞。只有選擇合適自已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美國這些優勢對其它國家來說並不具備,比如說非洲國家,很多還是從部落階段轉化過來的,民眾的文化素養基乎為零,更何況有獨立的民主和法制意識。又如中東各國,宗教的複雜程度靠民主制度根本無法協調,反而造成了戰爭與動亂,最終只會產生如薩達姆、卡扎菲一樣的強人政治,或者是沙特和阿聯酋這樣的君主制國家。


華哥雜談

有這麼一個國家,它的國旗長這樣。

眼熟嗎?怎麼只有一個星星?它的名字叫做利比里亞,又被稱作另一個美國

今天的利比里亞是聯合國公佈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人口不到400萬,典型農業國但是糧食不能自己。人均GDP不到500美元,多於8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文盲率大於60%。在2014-2015年遭受埃博拉病毒的肆虐,經濟政治持續遭受重創。

然而,利比里亞卻有著光榮的歷史--由美國的自由黑人,解放黑人於1847年建立,是非洲第一個共和國。--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國聯,聯合國,非聯的創始國。--1863年,利比里亞大學就已經開始招收學生--曾經擁有世界最大的註冊商業船隊--一度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鐵礦砂出口國

利比里亞的發展,繁榮與沒落有很多原因,但繞不開的一箇中心內容是:“門戶開放政策”

利比里亞簡史

1,“霍比特人”留下的胡椒海岸:1821年前

很多非洲部落都有“矮人族”的傳說,他們管這些矮人叫俾格米人,儘管從沒能證實過,但是他們自認是矮人的後裔。現屬利比里亞的地區最早可能就居住著這樣的矮人,經過前後3次人口遷徙,從中非和西非又陸續搬來了新的部落,在這一地區繁衍生息。這些土著部落與白人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左右與迦太基人的貿易,但是很快迦太基人就陷於與羅馬帝國的戰爭而自顧不暇。時間一下就推近了將近2000年,14世紀,諾曼人和葡萄牙人重新發現了這些部落,開始進行象牙,胡椒,黃金和木材的貿易。15世紀以後,大航海時代的主要國家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都已陸續到達西非海岸。現屬利比里亞的地區盛產一種名為馬拉格塔的胡椒,所以這片海岸被稱作“馬拉格塔海岸”或“胡椒海岸”。而英國人與荷蘭人更喜歡“Grain Coast”,因為他們給這種特殊的胡椒起名“Grains of Paradise”--天堂椒。田園時代很快結束了,隨著工業革命與地理大發現,罪惡的三角貿易開始了,黑非洲開始喪失大量的人口,2000萬精壯黑人被販運到美洲,不僅破壞了非洲的土著經濟,更重要的是將猜忌,仇恨,部族戰爭的火種撒遍非洲大陸,其惡劣影響直到今天,絲毫不減。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1821年,一艘名為

自由五月花的大帆船在今天蒙羅維亞的海岸登陸,從船上走下了86名黑人,他們是當年被掠走黑人的後代,但他們的手上和腳上沒有鐐銬,他們的身後也沒有手持皮鞭的白人老爺,他們是自由人。

2,另一個美國的平行歷史:1821 - 1980

早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有一些人試圖證明黑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白人,而另一些人則斷言黑人與白人不可能和諧地共存於一個社會,將他們搬遷到一個新的地方也許是解決美國社會問題的答案。托馬斯·傑弗遜曾經就提出設想在非洲開闢殖民地,將北美的自由黑人遷回非洲。“黑殖民“的實現是風雲際會的結果。在北美洲,隨著美國北方廢除奴隸制,自由黑人的數量和比例大大增加。而南方的奴隸制也開始鬆動,奴隸主們懼怕自由黑人對於種植園經濟的衝擊,就像當年英王討厭清教徒就將他們送到美洲一樣,開始認真考慮將大批自由黑人送回非洲。另一方面,獨立戰爭失敗的英國,在戰爭中也解放了一定數量的北美黑人,開始英國政府將他們安置在今天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但是當地嚴酷寒冷的自然條件和充滿歧視的社會條件,讓這些黑人很難安定下來。1816年,黑人船主Paul Cuffee,在幾名英國官員的支持下,自己出資,說服38名美國黑人乘船到達英國在非洲西海岸的Freetown殖民地(今天的塞拉利昂)。這次航行的成功引起了公眾的極大興趣,進一步推動了”黑殖民“的發展。

如果你稍微瞭解英國人殖民北美的”白殖民“歷史,那麼你會發現”黑殖民“與之驚人的相似。北美的第一塊殖民地是弗吉尼亞,英國人首先在本土成立了一個倫敦弗吉尼亞公司,然後拿到charter,開始殖民北美。1817年,弗吉尼亞政客查爾斯·梅瑟創立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ACS),致力於北美自由黑人在非洲的殖民活動。1820年,自由五月花號從紐約起航,搭載88名自由黑人,開始黑殖民之旅,1821年到達西非海岸,86名黑人倖存。到1825年,已經有五個美國州級殖民地和一個美國聯邦殖民地在西非海岸建立起來。1838年,這些殖民地成立自由聯邦(Commonwealth of Liberia),或者翻譯成利比里亞聯邦,以蒙羅維亞為首都。1842年,另外四個州級殖民地併入,從這時起,殖民地居民不再自稱非裔美國人,而是美裔非洲人,或者更準確一些,美裔利比里亞人。

隨著西非殖民地的擴大,ACS承受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利比里亞的建立本身就不是出於牟利的經濟考慮,而是削弱北美自由黑人勢力的政治考慮。終於在1840年代,ACS在實際意義上破產,1846年,ACS指示美裔利比里亞人開始獨立建國的準備。1847年,利比里亞聯邦總督J.J.Roberts宣佈成立利比里亞共和國,3000名左右的美裔利比里亞人見證了第一個非洲共和國的誕生。這個嶄新的國家將他們的母國作為藍本,基本照搬美國的政治制度併產生了第一部憲法。

寫到這裡,我們需要解釋一下本節的標題,另一個美國的平行歷史。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利比里亞的歷史發展步調與美國高度契合,但是可惜又可悲的是,在幾乎每一個美國走對而前進一步的轉折點,利比里亞都走錯了。回看利比里亞的歷史,你會看到一個被詛咒的美國能悲慘到何等程度。

與美國的建國一樣,利比里亞的建立是另一些人噩夢的開始。占人口95%以上的土著居民完全沒有意識到一個國家在他們身邊的土地上建立起來,他們的生產生活將被這些和他們看起來幾乎沒有分別的黑哥們完全控制---130年!土著居民與美裔利比里亞人的摩擦與戰爭早在1821年第一塊殖民地建立以後就連綿不斷,土著人甚至屠滅過一整個美國州級殖民地。1847年建立的利比里亞共和國在政治制度上將土著居民完全排除在外。國內的兩個主要政黨利比里亞黨(後來發展成共和黨)和真輝格黨分別代表美裔利比里亞人的底層和富裕階層。廣大的土著居民沒有代表,不參加國家的政治生活,甚至根本不被當作人。1847年-1940年,利比里亞實行了將近一百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儘管美裔利比里亞人與土著居民完全就是同一種族。基本居住於海濱地區的美裔利比里亞人幾乎控制了這個國家所有的資源,海洋,技術,貿易,外交,教育。他們的生活方式基本等同於美國南方的鄉村生活,講英語,以新教為信仰建立教堂,注重農業,重視與母國的緊密聯繫,很多人至死都是美國公民。美裔利比里亞人只在自己族群內部通婚,他們相信種族平等但必須以土著居民皈依新教,接受西方文明為前提。

建國以後直到一戰結束前的利比里亞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農業國,且外部環境危機四伏。美國忙於解決自己的種族問題,以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戰暫時將國家從分裂的邊緣拉了回來,根本無暇顧及自己孤懸海外的黑兒子。另一方面,歐洲殖民者大肆開發非洲,用自己的殖民地不斷擠壓利比里亞這個唯一共和國的生存空間,缺少了美國的支持,利比里亞這個農業文明在歐洲工業文明與資本面前,毫無博弈的餘地。不可避免的,利比里亞關閉海岸,禁止外國人進入,限制對外貿易,開始了事實上的閉關鎖國,只留下6個通商口岸(完全由美裔利比里亞人控制)。這項鎖國政策並沒有像當權者設想的那樣保護了國內經濟,相反,土著居民根本無視禁令,繼續依靠周圍的西方殖民地與西方開展貿易,利比里亞政府為了打擊走私,耗費了大量財力加強軍備,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利比里亞的國家經濟已經基本瀕臨破產。

門戶開放政策作為一個外交概念,基本被所有受過中學歷史教育的中國人所熟知。最早在19世紀末由當時的美國總統麥金利以及在任國務卿John Hay提出並倡導,旨在幫助美國從已將中國利益瓜分殆盡的列強口中奪取利益。然而,門戶開放政策還有更廣泛的應用,利比里亞就是主動要求實行門戶開放的國家。為了扭轉國家崩潰的命運,20世紀初的利比里亞政府開始對外國資本逐步敞開大門,英國,法國,德國以及美國資本相繼而來。不難想象,從沒真正統一過的利比里亞命運開始被列強們玩弄於手掌之間。最早佔據統治地位的是英國資本,到1909年為止,利比里亞對英國的外債已經嚴重到英國威脅要通過武裝干預來解決。而美國,利比里亞的母國為了保住自己在非洲的存在感,不得不幫助利比里亞清算與各列強的債務。1912年,美國在協調了英國,法國與德國利益後,貸給利比里亞政府170萬美元,作為回報,利比里亞政府在1926年以前的全部收入將全部歸四大國控制。

幸運中蘊含著不幸,第一次世界大戰極大的削弱了歐洲列強,但美國趁機開始在全世界擴展勢力範圍,對於自己的黑兒子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與金錢。1926年,利比里亞政府允許美國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建立起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種植園,以此為回報費爾斯通向利比里亞輸入了500萬美元的貸款。從這時起,費爾斯通就像纏住大樹的藤曼,將利比里亞越纏越緊,直到將這個國家完全控制,利比里亞在那時候被叫做“費爾斯通殖民地”。這種經濟上的高度依賴直到1951年另外一家美國企業進入利比里亞控制另外一種資源才被稀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利比里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利比里亞作為重要戰略物資橡膠的產出國以及美國前出歐洲的重要跳板,開始獲得大批的“美軍美元”。今天利比里亞主要的基礎設施都得益於此,羅伯茨機場,蒙羅維亞自由港以及眾多聯通內陸與海岸地區的道路相繼完工。另一方面,由於勞動力短缺以及交通狀況的改善,大批居於內陸地區的土著居民開始遷往海岸地區,美裔利比里亞人實行了將近一百年的種族隔離制度在這一時期土崩瓦解。整個社會的經濟水平都在上升,近百年的政治隔絕也在慢慢打破,利比里亞迎來了它所能預料的最佳轉折點。

有些人將塔布曼視作國家的英雄,另一些人則毫不掩飾對他的憎惡。反對者認為,“國家統一政策” 雖然減少了美裔利比里亞人與土著居民的仇視,但是人民之間的差別並沒有減小,只不過這種差別不再僅僅由血統所決定,還包括貧富水平。對於“門戶開放政策”,詬病者認為利比里亞在換取外國投資與援助時,付出了太多的利益,以鐵礦石出口為例,根據利比里亞政府與美資共和鋼鐵公司的讓利協議,政府只能獲得不到20%的鐵礦石銷售收入。更重要的是,儘管利比里亞有利用外資的漫長曆史,它似乎絲毫沒有學到如何管理和控制外資,也不在乎是否從外資企業獲得技術專讓從而發展自身經濟。有些讓利合同簽訂之後,長期得不到履行,政府也從沒有積極尋求過合同的修訂或廢止。已經履行的合同,政府缺乏管理與監督機制,在內外部環境與議價能力已經變化後,不能主導合同的變更,損失了大量的國家利益。

1971年,被認為是利比里亞史上最進步的領袖威廉·托爾伯特接任總統。托爾伯特的家族來自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同時他又是第一位可以講土語的總統。他打破了塔布曼總統的保守主義政策,同蘇聯,中國,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積極接觸並最終建交,與外國資本重新談判增加利比里亞的稅收,頒佈新政旨在提高全體國民的生活水平,消除文盲,疾病與貧困。因此,雖然托爾伯特總統接任時,利比里亞仍然是一個政府被3%的人所控制,經濟被外國資本所控制的國家,他依然被人們寄予厚望。然而,1870以來就從沒有下野過的真輝格黨,強烈抵抗總統的新政,100年以來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在整個國家盤根錯節,沒有他們的支持,總統寸步難行。不得已,托爾伯特總統只能培養新的勢力加以抗衡。托爾伯特的父親,老威廉·托爾伯特是個奇人,他有20多個子女,用自己的“辛勤耕耘”生生創造了利比里亞最大的政治家族。托爾伯特總統在他的第二任期內開始大規模的任用親屬進入內閣,幫助他打擊真輝格黨。另一方面,總統給更多土著居民參與政治的機會,1978年,利比里亞進步聯盟被批准成立,結束了利比里亞100年來的一黨專制。

利比里亞,另一個美國,迎來了自己的林肯,托爾伯特總統似乎有能力將這個國家的種族傷痕撫平,似乎有能力將外國資本的枷鎖擰鬆,似乎有能力將這個國家真正統一起來。然而,就像我們前面講的,在這個轉折點上,利比里亞還是沒有等來自己的天命。1979年的利比里亞,美裔利比里亞人怨恨總統讓農民和野蠻人進入了城市和議會,土著居民則埋怨總統改善他們生活水平和政治地位的步伐太小,而所有人都對政府的任人唯親和腐敗心存不滿。1979年4月,利比里亞爆發了大米暴動,托爾伯特的農業部長提議將大米的補貼從22美元/100磅增長到26美元,鼓勵農民種植大米從而緩解糧食問題。反對派認為,這項提議將使托爾伯特家族獲得鉅額利益,因為托爾伯特家族基本控制了整個利比里亞的大米種植。4月14日,利比里亞進步聯盟組織2000名抗議者走上街頭舉行和平請願,然而隨著10000名暴徒的加入,和平請願很快變成了暴動。12小時的暴動使得最少40人喪生,500人受傷,幾百人被捕。托爾伯特總統的威望受到重創。

1980年3月,托爾伯特總統下令查封利比里亞進步聯盟,逮捕聯盟的主席和主要成員,並予以叛國罪的指控。4月12日,士官長塞繆爾·杜伊帶領17名士兵發動政變,衝入總統府,將托爾伯特總統分屍在床,並殺死了總統府內的其餘27人。4月22日,大部分托爾伯特的內閣成員被判處死刑並被公開處死在蒙羅維亞的海灘上,160年前自由五月花登陸的同一片海灘。

美籍利比里亞人在利比里亞的統治結束了,他們中的很多人留在了利比里亞,15萬人繼續生活在一個近400萬人口的國家。另一個美國的故事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土著居民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然而等待利比里亞的是連綿的政變,暴亂,內戰,飢餓,疾病。。。。。。


豆子彩虹爸

12世紀以前利比里亞是人口稀少的赤道雨林地區,利比里亞境內的居民是12~16世紀從北部、東北部和東部先後遷入的。殖民者入侵以前這裡尚處在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聯盟階段。14世紀中葉以後歐洲人陸續到利比里亞沿岸探險。諾曼人於1364~1367年來到這裡。1461年葡萄牙人佩德羅·辛特拉在大山角和梅蘇拉多角建立據點,第2年到達帕爾馬斯角。葡萄牙人壟斷幾內亞灣沿岸的貿易約一個世紀。當時利比里亞沿岸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象牙和馬拉克塔胡椒,歐洲商人稱馬拉克塔胡椒為“天堂的穀子”,因此後來這一帶被稱為“穀物海岸”。16世紀以後荷蘭、英國和法國商人也相繼到這裡進行貿易活動。

美國廢奴運動興起之後社會上出現大批自由黑人。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一些宗教慈善家、社會人士和國會議員等紛紛提出向外殖民、把自由黑人遣返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主張。1816年12月28日美國殖民協會成立。1819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由美國殖民協會提出的一項關於遣返自由黑人到非洲建立殖民地的法案。1821年12月由詹姆斯·門羅總統的私人代表E.艾爾斯和海軍上尉R.F.斯托克頓等率領一批自由黑人到達穀物海岸的梅蘇拉多角。當地的曼巴人和德伊人酋長在殖民者的武力威脅下,被迫“出售”一塊長130英里、寬40英里的濱海土地,1822年1月初在梅蘇拉多角的普羅維登斯島建立第一個美國黑人移民區。美國移民侵佔穀物海岸之後引起當地各族人民的強烈不滿,他們不斷地進行反抗鬥爭。

儘管如此,但隨著利比里亞的獨立,這個國家開始大量移植美式制度。事實上利比里亞的獨立是在美國允許下獲得的,利比里亞獨立後的政府主要由從美國返回非洲的黑人領導,連利比里亞的國旗也模仿美國

就是這麼一個模仿世界第一大國建立起來的國家卻淪為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這主要是因為兩國國情的巨大差異:美國是由全世界的移民創建的,為協調國內各民族的關係,美國只能採取三權分立的憲政制衡機制,儘可能保證每一個美國公民的利益最大化;利比里亞建國實際上是從美國返回非洲的黑人霸佔了當地原住民的土地,從一開始從美國返回的黑人移民就和當地土生土長的部族之間結下了樑子。

包括利比里亞在內的整個非洲都飽受部族衝突、恐怖主義、飢餓與疾病肆虐的困擾,美式民主很難解決這些困擾非洲的問題。事實上美式民主的實質是以犧牲部分社會效率以換取國內各民族各階級之間的相對平等,講究的是權力的制衡,這當然是符合美國國情的體制。可對非洲而言:這種體制就未必適合了——非洲長期面對戰亂和飢餓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各部門之間彼此牽制制約其實削弱了其平叛救災的效率,這就使非洲國家的政府在面臨內戰和飢餓的困擾時往往很難有所作為。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並沒什麼絕對優越的制度,只有最適合本國國情的制度。如果說民主制優越於君主制,為什麼無論是東方的禪讓制或是古希臘古羅馬的民主制都被君主制顛覆了呢?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得出君主制就一定優越於民主制,如果是那樣就無法解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和大清帝國的崩潰。說到底一國的體制無所謂優越不優越,只在於是否符合本國國情。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利比里亞和美國談不上”同樣制度“,確切說,它是美國當年設立的”垃圾站“。

南北戰爭前美國南方有多達50萬左右的黑奴(佔總人口1/7),廢奴派一直勢力強大,但

廢奴主義者也非鐵板一塊,雖然他們都主張解放黑奴,但其中一派認為,黑人和白人“天生不同”,他們不會接受美國的司法和制度,如果將他們解放並留在美國,結果對雙方都沒好處,應該想辦法讓他們擁有“自己的黑人家園”;而另一派則認為,人和人之間並無本質區別,黑人也是人,既然他們生在美國,就有資格成為美國公民,他們留在美國,有助於改善美國的人權狀況,更有助於打破美國根深蒂固的膚色和種族鴻溝。

其實兩派冠冕堂皇理由的背後,存在著難以啟齒的實利考量:“黑人家園派”或惟恐大批自由黑奴湧入工廠,擠佔白人的就業機會,或擔心越來越多的自由黑人,會成為社會治安的重大威脅;而“黑人公民派”則希望,大量剛剛獲得人身自由的黑奴,會成為最廉價、最有活力的產業工人大軍。

由於包括開國總統華盛頓本人在內的許多早期美國領導人均蓄奴,因此一開始,“黑人家園派”成為廢奴運動的主流,他們中包括慈善家、神職人員和廢除死刑主義者等,他們認為,將解放的黑奴送去一個“不會被歧視的地方”,既可以讓白人和黑人各得其所,又能利用這些“被文明薰陶過的黑人”,去感化“未被文明薰陶過的人”,實在是一舉兩得,而最理想的所在,莫過於黑奴昔日的家園——非洲了。早在獨立戰爭尚未結束時,傑斐遜等人就曾提出過設想,打算將自由黑人送到“一個美國國境以外的新國家”,只是由於條件不具備而只能暫時作罷。

19世紀初,保羅.庫非等冒險家開始嘗試把自由黑人送回非洲,建立”非洲自由黑人家園“,雖然屢屢失敗但形成了一陣風氣,就在庫非船隊出發的同一年,一位美國參議員、弗吉尼亞人邁爾斯(Charles Fenton Mercer )開始提出在西非建立黑人居住地的設想,並得到卡爾德威爾(John Caldwell)的支持,後者說服其姐夫、蘇格蘭長老會部長芬利(Reverend Robert Finley)贊助,芬利和長老會認為,大批已皈依天主教的美國自由黑奴返回非洲,將大大便利於天主教在非洲的傳播,因此欣然同意加入。

1816年12月21日,美國殖民協會在華盛頓戴維斯大酒店成立,與會者除了芬利、卡爾德威爾和邁爾斯的代表(他本人因公務無法出席)外,還有倫道夫和理查德.布朗.李和肯塔基州政治家亨利.克萊伊等,前總統華盛頓的侄子、大法官布紹爾.華盛頓(Bushrod Washington )被推舉為首任會長。

美國殖民協會主張“奴役有止境”,黑奴的最終解放是不可避免的,但“黑人應該獲得黑人的自由”,而不應跟美國白人混雜在一起,因此,把他們送回非洲是最好的選擇,而為了確保幾十萬陸續遣返的黑人在非洲的生計,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黑人家園”,他們爭取到包括前總統傑斐遜、時任總統麥迪遜,未來總統門羅和林肯,還有美國國會大廈設計師托爾頓的支持,籌措到大筆資金,開始行動。

按照美國曆史學家的說法,這些擁護者其實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大體有3個群體,第一個群體是真誠相信“黑人家園”能解決問題的,包括布紹爾.華盛頓和繼任會長的亨利.克萊伊等;第二個群體是那些蓄奴者,他們的初衷是通過這種辦法讓那些惹是生非的自由黑奴遠離自己的種植園,以免剩下的黑奴也被波及;第三個群體,也是最大的一個群體,一方面高唱自由平等,另一方面又從骨子裡認為,所謂平等只能是白人和白人之間,以及黑人和黑人之間的平等,而非不同膚色之間一律平等,希望用這種人為隔離的辦法來實現。所以這樣的”黑人家園“註定一開始就是怪胎。

1820年1月,首批自由黑人88人(1/3為男人,其餘為女人、孩子)在白人牧師培根(Samuel Bacon)的率領下,乘坐伊麗莎白號帆船,踏上了赴非洲定居的路程,所有費用均由美國殖民協會承擔。1821年,美國中將斯托克頓(Robert Stockton)實現了“黑人家園”的第一步:他護航第二艘“自由帆船”鸚鵡螺號,載著264名自由黑人抵達弗里敦,和第一批餘眾匯合,隨即南下穀物海岸,用軟硬兼施的方式“說服”穀物海岸一個土邦主皮特(Peter),將蒙塞拉多角(Cape Montserado)附近的一個荒島謝波島(Scherbo)租借給他,使得300多名美國黑人總算有了個落腳地,不久,他乾脆用手槍頂在皮特腦門上,逼對方將100平方公里的蒙塞拉多角全部賣給協會,代價為菸草、朗姆酒、破爛槍支、鏡子、床和衣物等,價值最多不過300美元,協會以此為依託,建立了第一個自由黑奴定居點——這就是後來利比里亞的首都弗里敦。

此後美國各州紛紛採取這樣的形式,在西非建立各自的”黑人家園“並得到門羅政府支持,由於他們是”外來戶“,地盤資源都是從本土黑人處巧取豪奪而來,為自衛不得不聯合,1847年7月26日,這個“獨立的黑人家園”正式宣告誕生,國名被定為“利比里亞”即“自由之國”,據說這一名字的靈感來自移民抵達西非第一站弗里敦(意即自由城),國旗是星條旗的翻版,下轄14個縣。由於美國國內形勢變化,黑奴解放運動,即就地解放黑奴成為廢奴新主流,利比里亞再也得不到美國後續黑人的補充。

從1820年到1867年,47年間從美國出發去利比里亞的自由黑人不過1.3萬多,僅佔美國黑人總數的2.6%,佔利比里亞總人口2.5%,美國殖民協會希望藉此隔絕黑白人種的設想可謂完全失敗。不僅如此,“自由國”既未給美國自由黑奴帶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又人為造成他們和土著黑人的尖銳矛盾,這一矛盾在此後100多年裡一直困擾著利比里亞,美國黑人後裔頑固把持政權,對土著採取一系列歧視和不平等政策,直到1980年4月12日,佔總人口95%以上的土著黑人才第一次掌權,此時上距利比里亞獨立,已有將近132年的歷史,而通過血腥政變上臺的土著多伊政權隨即對前政府展開殘酷報復,此後一直持續了30年之久的內戰血腥,說到底還是和這個怪胎國家的”先天不足“息息相關。


利比里亞的國家格言,是“愛與自由帶我們來到這裡”,這個連國旗都是美國翻版的國家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問題在於100多年前,“愛與自由”把這些膚色和當地人相同、但習慣已完全不同的黑人帶到這片土地,但他們帶給當地人的,卻並非是“愛與自由”。


陶短房

制度很重要,但是比制度更加重要的,永遠都是人。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去實行,也最終會淪為一個可笑的制度。這是對美國和利比里亞這一對父子國觀察的最直接結論。但是人禍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人禍之外,一個制度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和這個實體所處的環境也大有關係。也許正是環境決定了人性,進而決定了一個制度是不是會水土不服。

利比里亞現在的國境線,基本上是由美國第一批黑人遣返船隊和當地酋長劃定的領土決定的。這樣的一片西非飛地,並沒有形成一個國家的地緣基礎。整個版圖內的河流被截斷、耕地和交通星散各地,無法串聯起各地的聯繫。更糟糕的是,從美國被送過來的黑人兄弟們,原來都來自非洲的不同角落,在使用的土語和文化風俗上天然就齧合不到一起去。

在這種政令不通、交通困難的國家裡,想要讓經濟獲得一體化的發展是很困難的。為了爭奪更多的生存資源,利比里亞甚至在西非和法國英國打過仗,這就已經說明了它的領土劃定是不合理、不穩定的。所以在美國的經濟援助結束以後,這個國家的經濟很快就垮塌了。垮掉的經濟很容易陷入資源經濟的泥潭,而資源經濟偏偏是最不健康、最容易滋生腐敗的產業。為了爭奪一點點天賜的資源,這樣國家裡的人往往會自相殘殺,爭奪控制資源的最高權威。這就是利比里亞後來常年陷入內戰的主要原因。一個國家不斷經歷內戰,自然就內耗成了一個廢物國家。即使勉強被聯合國干預彌合回到一個國家的表面狀態,最終還是會因為資源上的問題再次回到此前的老路上。


地球知識局

一切根源是“慾望”,一個“民族”堅持一定要統治另一個“民族”

18世紀末19世紀初,隨著美國國內的反黑奴運動的興起,美國出現了大批受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自由黑人”。然而由於“自由黑人”的增長速度遠超白人的預料,1790-1800年,自由黑人從59467人增至108378人,增幅高達82%。

很多原本反黑奴運動的支持者的內心開始動搖了,他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黑人搶走,但出於“歧視黑人”是不文明行為的壓力,動搖的反黑奴運動者只能在自己內心深處獨立“煎熬”。

出於解決這部分人的“需求”,一種叫“送走”的理論開始在反黑奴運動圈子內火了起來,該理論認為白人、黑人生而不同,很難在思想上統一在一起,因而分開對雙方都是好的,計劃在美國國境之外,為美國的“自由黑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

1817年一個叫查爾斯·梅瑟的美國政客決定將“送走”的理論付諸實施,為此他拉攏朋友特意成立了一家叫ACS的公司,專門籌劃“自由黑人”國度的選址和建設工作。

最後經過大部分公司股東的討論和美國政府的默認,ACS決定將地址定在非洲西部,希望美國的“自由黑人”能將自己在美國學到的文明反哺給自己在非洲大陸的同胞。

但遺憾的是美籍黑人回到非洲過後,並沒有將美國的民主共和真正的帶給當地人,而是在潛移默化中重構了一條“鄙視線”——美籍黑人統治當地的黑人土著。

1847年7月ACS瀕臨了破產邊緣,不得不放棄美籍黑人在非洲西部海岸建設起的“殖民地”利比里亞。26日利比里亞正式宣佈《獨立宣言》。

與此同時由於美籍黑人理論上都是“美國人”。因而出於“本能”,利比里亞立國後政治制度幾乎完全照搬美國模式,就連莊重的《利比里亞憲法》都是以《美國憲法》為藍本而寫。

然而尷尬的是,雖然利比里亞是由美國人直接建立,並同時克隆美國製度,但它並沒有像美國一樣在19世紀走上快速發展道路。至於原因?只因它在“鄙視鏈”問題上不夠堅決。

美國在1862年通過《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從法理上基本消除國內的種族鄙視鏈。相對利比里亞的美籍黑人並不太願意將權力下放給利比里亞的土著黑人,他們認為土著是野蠻的,不適合參與國家管理。

所以利比里亞很長一段時間裡“歧視鏈”政治都是該國的“基本制度”。而也正因這不公平的“歧視鏈”長期存在,利比里亞的美籍黑人和土著黑人陷入了水火不容之中。

1980年4月12日深夜,土著黑人塞繆爾·卡尼翁·多伊混入總統府政變,將美籍黑人總統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刺殺,美籍黑人在利比里亞長達100餘年的統治才被畫上了句號。

塞繆爾·卡尼翁·多伊

然而雖然土著黑人掌權了,但是利比里亞並未因“歧視鏈”倒了一頭而穩定下來。除了美籍黑人不服以外,土著黑人在失去美籍黑人這個共同敵人之後,面對權力的誘惑迅速分解成了不同的勢力。

於是利比里亞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動盪期,直到2003年10月1日,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接管了利比里亞,但因動盪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利比里亞幾乎所有的工業基礎都被打沒了。

直接造成該國的人均GDP才455美元(2016年),根據聯合國的相關資料顯示,利比里亞被評為當今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

參看資料:利比里亞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李文剛.《列國志·利比里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永亨辦公傢俱

🎉美國是典型的信靠上帝、遵行上帝旨意比其它國家都更好的國家――這是美國發達、強大、蒙福的根本保證!

🎀利比里亞人對上帝的虔誠比美國人差遠了!這是利比里亞落後的真正原因!

🍀其次,利比里亞黑人,還沒從美國白人那裡真正學好必要的功課:如1,信靠上帝並遵行上帝旨意;2,發展科技的能力;3,文明程度的提升;4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形成;5,具備現代的建立和管理國家的智慧和能力……,當然發展不好國家!

💝這也證明,美國黑人從做奴隸開始來向白人學習先進的文明體系,是必要的!

🍧不甘心成為奴隸,想一步登天的海地黑人、利比里亞黑人,還沒向白人學好、學會先進的文明體系,就要起來當家做主……哈哈,自然是要失敗的!

🍉想當初,連猶太人的祖先也曾經到埃及當過400年的奴隸,然後,上帝才賜給他們國家來建立和管理――不經過謙卑的學習、考驗……,就學不會順服上帝的功課,也就不能被造就成有用之才!不能成為有用之才,當然沒法建立好、管理好、發展好國家!


用戶52559924322

利比里亞位於西非,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黑人獲得了自由,一部分黑人移民回西部非洲地區,1824年命名為利比里亞。 國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

利比里亞共和國於1847年7月26日正式成立,他的國旗、憲法、國家體制和機構都是以美國作為藍本的,將美國的那一套複製過來,甚至連獨立宣言也模仿美國。

有人奇怪為何美國發達,利比里亞卻比較落後,其實這個並不奇怪。從歷史經驗看,美國的制度非常不適合後發國家變發達,因為關鍵就在於以下幾個因素

地理情況不同。

美國在美洲大陸周邊沒幾個強國,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都比較弱勢,是給美國擴張領土、打怪通關升級用的,同時美國有兩大洋保護,既增加別國入侵的成本,又可以便利進行遠洋貿易。而地處亞歐非大陸的國家,往往周邊強國林立,競爭激烈,想擴張很難,能抵禦別國入侵就不錯了。美國的那套制度效率不高,經常兩派反覆爭論,議而不決。儘管效率有問題,可美國那個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以保障他沒有別國入侵的威脅,可以慢慢來,而在亞歐非大陸上,如果你效率低下,就極有可能被周邊國家拉開距離,最後被別國打敗。中國近代失敗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日本效率高,被日本等國多次入侵打斷髮展進程。利比里亞在獨立之後也遇見過這種情況,屢屢被列強欺負,1871年以後英國法國多次強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導致其喪失其原有領土面積的40%左右。


手段沒美國的多

美國的制度有缺陷,這種制度下經常發生經濟危機,但美國可以通過發戰爭財或者經濟手段轉嫁給別國,比如1930年代危機後,美國一方面自建,一方面利用二次世界大戰發戰爭財,藉機擺脫危機成為世界強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但是他的手段多,可以把壓力轉移給別國,自己逐漸恢復。利比里亞這些國家採用了美國製度,因為自己國力弱,解決問題的手段少,遇見危機就只能自己消化,自己受內傷了,很難指望吸別國的血來壯大本國。

所以別國效仿美國製度卻難以發達,原因就在於此。不僅利比里亞,菲律賓效仿過,如今也不發達。美國佔領伊拉克後也是讓伊拉克用這套制度,但伊拉克也沒發達。

各國特長不一樣

最後還有一點,不同民族的擅長不一樣。大家可以看見非洲裔美國人打NBA等體育比賽特別優秀,但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中的身影卻不多見,而一個國家想成為發達國家,主要還是靠經濟、科技領域的助力。


喜者寡言

決定一個國家是否發達的關鍵因素不是制度,而是文化。

一種制度只有足夠強大,才能改變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基因,否則就會被反噬。而迄今為止,人類並沒有“創造”出一種足以凌駕於所有文化之上的制度出來,這也是類似於利比里亞這樣接受了所謂“先進”制度的教化,卻仍然遠離現代文明的原因。

非洲的問題是宗教和部落衝突,而中東國家則主要表現為宗教衝突。這樣的衝突已經超越了“民主”能夠掌控的範疇,相反,民主的“放縱”更大的可能是將鎖在牆裡的魔鬼釋放出來。

據說是卡扎菲最後那段關於“牆”的電視公開講話,現在看來絕不是簡單的為他自己開脫。

兩害相權取其輕。

卡扎菲之類的也許算不上“好人”,但他們建的那堵牆卻堵住了更大的惡。如今牆拆了,也正如他所預言的,恐怖主義的魔鬼被釋放出來了,並被傳遞到了歐洲。

民主並不能遏制恐怖主義,是因為外來的制度無法戰勝特定的文化。

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克隆了美式民主的國家,中南美洲,非洲,亞洲……真正獲得新生的國家卻屈指可數。

其實說到底,即便是立國兩百多年的美國,其“民主”制度也沒能解決好文化/種族衝突問題,裂隙依舊。只不過由於白人掌握了國家幾乎全部的優質資源和國家機器,對少數裔形成壓倒性優勢,這種衝突才被限制在可控的範圍內。很好奇的是,如果將來有一天,少數裔尤其是黑人種族擁有了與白人同樣的資源,美國的“民主”仍然能夠維持一個穩定的美國嗎?

不要迷信制度,如果人類想活得更文明,文化改造才是一條更好的路徑,如果做得到的話。


灰太狼44967765

『非洲只有兩個國家未被殖民,一個是埃塞俄比亞,另一個就是利比里亞。』

對於以上論調,我只想說四個字:胡說八道!

利比里亞的締造者是美國殖民協會(The American Colonization Society)。

利比里亞的首都蒙羅維亞是美國海軍,拿著槍指著當地土著首領的腦袋,用三百美元強買來的。

最早的利比里亞人,就是當地土著,佔全國人口的95%!

美國殖民協會將美洲裔利比里亞人帶到蒙羅維亞後,這些從美洲來的黑人,操著一口帶有美國南方口音的英語,住著美國南方老爺樣式的小樓,不與當地黑人通婚

與白人殖民者一樣,美裔利比里亞人對當地黑人原住民也是殖民政策,這些人一直到上個世紀還從事奴隸貿易。利比亞里和其他非洲殖民地沒什麼不同,只不過殖民者的皮膚換了一個顏色,隱蔽性更強,因為殖民者同樣是黑人。

奴役其它非洲國家的殖民者,是白皮膚的西方人;奴役利比里亞的殖民者,是黑皮膚的美國人。

(美裔利比里亞人,除了膚色,和美國人有什麼區別?)

利比里亞照搬美國製度,有民主選舉權,但只限於從美國來的,說英語的利比里亞人才有這種權利。

也就是最早到利比里亞的三大黑人家族:巴克萊家族(Barclays)、老金家族(Kings)、塔布曼家族(Tubmans)。

這樣的國家也能叫獨立的共和國?也能叫沒被殖民過?也敢說照搬了美國製度?

美式政治通過不斷放寬政策,讓黑人、婦女先後擁有選舉權,讓更多的人參與政治。而利比亞里一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仍然是種族隔離的狀態。令人可笑的是,利比里亞的種族隔離,並不看膚色,因為都是黑皮膚的黑人。所謂的隔離,只看有沒有美國血統。


一個國家的經濟,落後與否。與民主或專制沒有很大的關係。經濟是否增長,關鍵看經濟自由度,也就是

自由主義市場開放。

美國是全球經濟自由度排名靠前的國家,利比里亞毫無疑問是倒數。

利比里亞取得的所有經濟成就,受益人僅限於美裔利比里亞人。真正的土著黑人,在美裔黑人眼裡,那都不是人,奴隸而已。

這個情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後開始轉變,因為周邊非洲國家的土著黑人通過政變,逐漸開始掌握權力,推翻了黑皮膚的殖民者。利比里亞也沒有幸免,八十年代軍人政變,殺光了政府中的美裔黑人。


(第一位非美裔的利比里亞總統)

對此,美國政府表示,只要符合美國的利益,是不是美裔後裔不重要。美國也支持土著黑人執政。

從此之後,利比里亞長達十幾年的內戰。政府軍和反對派相互殺,他們的兵馬所到之處,對懷疑支持對方的老百姓都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利比里亞一半的人背井離鄉當了難民。

內戰,利比里亞落後的直接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種族隔離。黑人隔離黑人,滑稽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