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8"字縫合法在腹腔鏡結直腸手術中的應用(上)

内

【接上文】

二、內"8"字縫合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結直腸吻合口的安全性,近年來,我們創新性地將內"8"字縫合法應用於腹腔鏡結直腸手術。內"8"字縫合屬於單層縫合,過去常用於皮膚縫合。研究顯示,在吻合口漏、吻合口狹窄的發生率上不劣於傳統單層縫合的吻合療效,同時具備更好的止血效果。

從漿膜面看,內"8"字縫合針與針之間為類似間斷縫合的平行縫合,可保證腸管肌層及漿膜層血供;而對黏膜面而言,內"8"字交叉縫合,既能較好的對合黏膜面,又能閉合黏膜下血管的出血,而這通常是吻合口出血的常見原因。

同時,由於內"8"字縫合法操作簡便,打結次數較少,從而能明顯縮短手術時間;而內"8"字縫合一針的縫合範圍相當於間斷縫合的兩針,所用縫線更省,同時又無需使用吻合器,因此更節省手術耗材費用,符合當下的醫療形勢。

內"8"字縫合腸道吻合法吻合步驟如下:縫合後壁時,

(1)距離一側腸管切緣4 mm處垂直經黏膜面進針漿膜面出針,至對側腸管相應點漿膜面進針黏膜面出針;

(2)斜行45度回到同側腸管,依此前順序沿"黏膜-漿膜-對側漿膜-黏膜"的順序進針出針,兩針間距5 mm;

(3)最後在黏膜面收緊線頭打結,黏膜面縫線呈"8"字,漿膜面顯示兩針縫線平行。縫合前壁時同理,依照"漿膜-黏膜-對側黏膜-漿膜"的順序進針出針,"8"字縫合朝向黏膜面,最後在漿膜面收緊打結,漿膜面縫線平行。見圖1。

内

內"8"字腸道吻合操作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8"字縫合後打結前需適度抽緊縫線,確保"8"字第1針縫線抽緊,並且與第2針的縫線張力一致,以防止打結後第1針縫線鬆垮,腸管閉合不良。

(2)內"8"字縫合時,內交叉縫合與腸管縱軸角度保持大約45度。

(3)保持適當針距和邊距,漿膜面顯示兩針間距5 mm,出針處距腸管切緣邊距為4 mm,以保證吻合口血供。

(4)"8"字縫合朝向黏膜面,故不刻意追求腸壁內翻,但吻合完畢後,如發現有對合不滿意處,可在此處漿肌層縫合加固1針。見圖2。

内

圖2:內"8"字縫合法腸道吻合操作點(作者自繪)2a.前壁正面觀;2b.後壁正面觀

2015年至今,我們共計採用內"8"字縫合法進行了38例腸管吻合口加固手術,24例吻合手術,包括腹腔鏡右半或左半結腸切除後、腸管拖出體外完成的端側吻合,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後、腸管拖出體外完成的端端吻合術,以及腹腔鏡直腸切除後、腹腔鏡下的結直腸端端吻合術。

通過對吻合口或結腸殘端加固縫合的實踐,我們發現,與單層間斷縫合組相比,內"8"字加固縫合法吻合時間更短,吻合口或結腸殘端無一例發生吻合口漏、殘端漏或是出血等併發症,隨訪腸鏡檢查也未發現吻合口狹窄。筆者認為,內"8"字縫合進行腸道吻合有以下幾點優點:

(1)從漿膜面看,針與針之間為平行縫合,可保證腸管肌層及漿膜層血供。

(2)從黏膜面看,內"8"字縫合具有對黏膜下血管出血更好的止血效果,並能較好的對合黏膜面。

(3)內"8"字縫合操作簡便,明顯縮短縫合時間,不僅可用於腸管吻合,也可用於吻合器吻合腸管後的吻合口加固。

綜上所述,內"8"字縫合法簡單易學、操作時間短、止血效果佳、用料更省,是一種較好的腸道吻合和加固方法,值得在腹腔鏡結直腸手術中推廣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