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国历史为什么只在小说中提及而不被历史重视

说起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唐朝之后为五代十国,然后是宋元明清,其中宋朝与辽、金、西夏并立。这是世人熟知的历史,但是在当时的云贵地区,有一大理国传国三百余年,历史更在宋以外其他几国之上,却往往被人忽略,历史地位反而不及其他几国,想来要不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一书中提及大理段氏,大理国会更为人所不知。那究竟是何原因影响了是大理国的历史地位。

大理国由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段思平原是南诏国的臣子,后来南诏国统治衰弱,政权更迭,最后由段思平统一云贵地区,建立大理国。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为何没有征讨大理,传说因唐时对南诏国用兵多有失败,宋太祖以此为训,决意对大渡河以南不再出兵,因此大理国得以安宁。
大理国历史为什么只在小说中提及而不被历史重视

说起大理国的历史地位不如其他几国,最重要的原因,应归咎于元朝未给大理国修史。在中国的历史上,后来的通知者为前朝修史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传承,将政权从前朝接过,也是象征本朝的合法性。但是元朝未给大理编纂史书,大大降低了大理的历史地位。而说起元朝为何不为大理修史,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大理地理位置在西南部,不属于中原地区,而使掌权者觉得这种修史的传承不适用。第二点原因应是大理段氏的传承并未断绝,蒙古大军当年出兵大理,大理最后一任皇帝段兴智被俘后送往北方见蒙哥汗,蒙哥施以还柔政策,赐其金符,令段家担任大理世袭总管,继续管理原属各地。如此一来,虽然大理国号不在,但是传承未断,段家仍是大理地区实际统治者至明朝初年。如此一来,元朝未给大理修史,而到明朝朱元璋时期,大理早已是亡国百年,明朝不存在从其手中接受传承一说,所以明朝亦没有为其修史。没有官方正史,想来是影响了大理历史地位最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降低大理国历史地位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造成的,大理国与宋朝一直交好,是唯一一个当时会逢年过节给宋朝送点礼物的国家。大理国虽然不属于宋朝的藩属国,但可以说其一直托庇于宋朝,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其他几国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的时候,宋朝是其天然屏障,使得大理得享安宁,如此一来,大理就好似与宋朝有君臣关系。

还有一点,应是大理国的军事实力偏低的原因,除了建国和亡国时候抗击蒙古之外,也没什么大的军事行动。如此一来,自来不被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