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生的標準,我跟你不一樣----再談「拉丁舞與性早熟」

一,

據說有這樣的故事:美國著名腫瘤中心MD.Anderson某醫生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家長會上,幼兒園老師大談閱讀與孩子智商發育的關係。強調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智商發育好。而這位MD.Anderson的醫生卻在下面喃喃自語道:這只是證明「閱讀」跟「智商發育」有關,但沒能證明之間的因果關聯。

哪怕是日常生活,那位美國醫生也會注意到「相關關係」跟「因果關係」差異。把邏輯分析與批判融入骨子裡,這是良好醫學教育帶給他的素養吧。

醫學教育不應該是這樣嗎?但實際上,中國大眾、乃至中國醫生自己都覺得:醫學教育就是教知識,你記憶得足夠多即可。邏輯,這是啥玩意,跟醫學有什麼關係?

一個有電腦、有互聯網,有大數據,乃至弱人工智能時代,醫生的記憶再好也趕不上。所謂的知識、經驗重要嗎?沒那麼重要。知識浩瀚如煙海。如何批判性理解知識並運用?需要得是邏輯、敏銳的判斷力。

對醫生的標準,我跟你不一樣----再談「拉丁舞與性早熟」

圖1,世界最好的腫瘤中心MD.Anderson

二,

醫生是專業人士,以專業服務大眾。

那麼,當我在門診看性早熟,注意到其中一些病例裡有不少跳拉丁舞,於是懷疑「跳拉丁舞」跟「性早熟」可能有關聯。於是我做研究,發現跳拉丁舞的孩子的性早熟比例是A,而沒跳拉丁舞孩子的性早熟比例是B。

當A>B,於是我跟公眾說:懷疑「跳拉丁舞」跟「性早熟」可能有關聯。這叫專業。

對醫生的標準,我跟你不一樣----再談「拉丁舞與性早熟」

圖2,拉丁舞跟性早熟有關嗎?

那麼,當我在門診看性早熟,注意到其中一些病例裡有不少跳拉丁舞,於是懷疑「跳拉丁舞」跟「性早熟」可能有關聯。不做數據分析,憑印象憑感覺就跟媒體胡咧咧道:「跳拉丁舞」跟「性早熟」有一定關係。這叫信口開河!

醫生,應該用專業服務大眾,而不是信口開河。今天的公眾不需要一個「看風就是雨」的醫生。

對醫生的標準,我跟你不一樣----再談「拉丁舞與性早熟」

圖3,透過表面看到事情後面的真相

三,

有一種說法,中國的醫生不配有當下的待遇。我曾很不服氣。作為中國醫生一員,我付出足夠多汗水、失眠,甚至淚水、被打的傷痕。我怎麼就不配呢?

隨著年紀增多,對社會各行各業有了更多接觸、觀察。警察不累嗎,不危險嗎?礦工不累嗎,不危險嗎?他們對比醫生的待遇如何?

正常的情況下,醫生的待遇比警察高、比礦工好。但醫生之所以待遇更好並非我們更辛苦、更危險。而是因為醫生提供更專業的服務。這些是別人替代不了的。所以,醫生的待遇比警察、礦工好。

對醫生的標準,我跟你不一樣----再談「拉丁舞與性早熟」

圖4,警察不辛苦不危險嗎?

然而,一個醫生在門診看「性早熟」。病人在增多,而其中跳拉丁舞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於是跟媒體說:「雖然在學術界還沒有科學研究論證,但是我們從門診多個案例的情況已經發現,跳拉丁舞與小朋友性早熟之間有一定的聯繫」-----不說嚴苛的「因果關聯」,哪怕是「相關關係」也需要對比數據做支撐吧。我看,這換一個普通人,比如掃地的大媽在門口坐著觀察下也可以做到呀。那還需要醫生幹嘛?

醫生是專業人士,以專業服務大眾。但,我們醫生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