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梅林
我家孩子初中以後就是住宿,因為我們這好一點的初中都是封閉式教學的。關於寄宿制,我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利的地方是我認為可以使孩子更獨立。像我家孩子,因為是獨生子女,平時也比較嬌生慣養,沒去學校之前,總擔心她"這裡不會那裡不會"。但事實證明,我們的擔心是多餘的,她適應得比一般孩子都好!另外一點是孩子住校,可減去上下學奔波之苦,特別是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讓她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特別是還可以解決孩子在家看電視,玩電子產品的煩惱,甚至在家挑吃的毛病都好了很多(因為她們學校是每份菜葷素定量搭配,不準倒掉)。但也有不足,像我家孩子,沒住校之前感覺挺單純的,但住校之後學了一些壞毛病。如作息時間,小學時,我們每年給她列好作息時間表,她都會自覺遵守,到時候該幹什麼,一點不用我們操心,甚至六年級暑假,我們用了一個月來培養她晚上十點半睡覺(六年級是九點半睡覺,到點就瞌睡)。可上住宿後,睡覺時間越來越晚,在家都要催才肯關燈。像她讀的又是所謂的"貴族學校",宿舍裡孩子家境普遍較好,多少養成了攀比習慣。而且家長會有補償心理,覺得孩子週末才回家一次,總難免哄著寵著,使孩子更加驕縱。像我家孩子爸爸,孩子有錯,像玩大人手機(我們跟她說好,高中畢業後才能配手機),玩電腦,都因為"覺得孩子在學校可憐",不太準我管。(小學時是週六,週日每天只能玩一個半鐘的)。還有就是簡直在"學校什麼都自己做,在傢什麼都不做"的典型。當然以上這些需要家長自己加以重視並克服。至於有的家長說"不利於孩子與父母交流感情"的說法。因為我家孩子初中才住校,我認為影響不大。因為初中階段,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他們處於"思想上想獨立,心理上又依賴"父母的時期,適當的距離可減少“青春期與更年期"的碰撞,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在週末,我是最大限度地陪伴孩子。從孩子進家門到坐校車返校,只要孩子需要都全程陪伴。如週五,她回來吃過晚飯,往往會要求我陪她散步,週六早上,只要不是天氣原因,我們都六點多起床,陪她散步,去她喜歡的店裡吃早餐,她陪我買菜,九點鐘做作業。偶爾陪她看個電影,散場後吃個宵夜。在這些陪伴中,她會跟我講她學校的事。我對她每個老師的特點,班裡大多數同學都認識名字😀😀😀
冬至89121637
我舉個例子,能很好的說明孩子內心的傷痛。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學校,覺得我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因為現在寄宿制學校通常要高昂的學費,那麼試想幾十年後,等我們老了,孩子是不是可以把我們放在最好的養老院,就盡到了贍養的義務,你會不會心裡有一絲疼痛?會不會想讓孩子對你有更多的關愛,這就是現在孩子的真實感受,只是他還太小,無力表達,無力改變。
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只有短暫的那麼幾年,成長就是一個分離的過程,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自然就離開了,為什麼要把孩子過早的放到寄宿制學校呢?
有兩點對孩子是不可逆的傷害。
第一,過早的把孩子放到寄宿制學校,孩子缺少了應該有的愛與關懷,所以長大後他不會愛。
也許有人反駁,學校的老師也很好啊,再好能好過爸爸媽媽給與的愛嗎?這種關懷是能替代的嗎?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他不知道如何與家人相處,不知道如何才是愛別人。
第二,如果孩子自控力差,到寄宿制學校只能更差。
孩子自制力很強,學習生活不用太過操心的可以送寄宿制學校,但是孩子在你身邊你都管不好,何況不在身邊了,多少孩子到了寄宿制學校覺得離開了父母的監督,父母的約束可勁兒玩,等想學習的時候卻發現落下的功課已經太多。
去寄宿制學校一定慎重,不是學校不好,而是孩子太小,正是需要爸媽的管教約束關懷的時候,有些愛無法替代。
一年級營地
這個問題有導向型,有嚴重的偏向,屬於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
為什麼認為“寄宿制”對孩子就一定有傷害?
做過多少調查?
我小時候四年級開始住校,週末依然去守宿舍。也就是說,其實我從四年級就開始長時間的住校,我沒覺得受過什麼傷害。而且,我覺得在學校住宿更有意思。
可能你會說,那是以前,現在哪個孩子不想家呀。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兩個身邊的例子。
這幾天廣西三月三放假,一個朋友帶著她的侄女過來玩。女孩住在農村,目前五年級,在鎮裡上學,也是寄宿生。
她的獨立性非常好,出來都是自己照顧自己,而且非常有禮貌。做事情很有分寸,而且不會想家,每天都活得很快樂。
我看到的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孩子,在校寄宿的。
另外一個例子,柳州市某重點中學,特別喜歡鄉鎮來的寄宿制的學生。每年這些學生考高中都是很容易出成績的,高考時也是高分選手。
對於寄宿到底是好是壞?應該從這個方面去考慮:
如果孩子在家毛病一大堆,家長想把孩子送到寄宿班去調整,那麼,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畢竟,如果孩子缺愛,這種粗暴的方式可能讓孩子內心更加的空虛。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沒有戀家的想法,家長就沒必要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寄宿,不一定不好。到底好與不好,還是得看具體情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對這個問題我相信我是很有發言權的,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嘛!我是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寄宿生涯,而且剛開始就是月託(一個月才能回家一回)
人格缺陷
寄宿學校裡除了老師就是學生,整天不是學習就是吃飯睡覺,生活中少了很多跟不同人交流的實間,其實學生時代學習知識的同時,學習社會經驗也是我們的必修課,長時間關在學校裡以後會讓人對社會上很多東西感到陌生!遇到挫折就會無所適從!就比如我,由於一次重要的升學考試考的一點也不好,本身對我個人打擊就很大了,在家裡面不好受,出來聽到家庭周圍都在議論,瞬間感覺這個世界沒愛了!從那以後就不願意跟大人說話,總感覺自己就是個笑話,逃不出那個陰影!
性格不健全,愛藏事
我在這裡說的性格不健全是指在寄宿制學校呆久了的人都可能會沒有安全感!有時候就是逆來順受吧就算!因為什麼?就是因為在這裡你沒有依靠,更多的是壓抑自己的情感!
對於保安有種莫名的恐懼(搞笑了)
在寄宿學校待久了,最想逃出的就是那個大門,可是在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以後,面對保安我們還是學乖了!!!
鮮得
(⊙o⊙)哇,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我回答的了!我是一名大三在讀學生,從初一開始在一所軍事化管理寄宿制私立學校讀書!
事情從我六年級開始說起,當時剛開始掀起一股到縣裡學校上學的風潮!準確來說,從我堂哥那一年開始,農村孩子都開始去縣裡讀中學了!我的堂哥比我大兩歲!到我這一屆基本都去縣裡讀書了,因為農村中學離我家挺遠的,教學質量也有問題,當時一路上還有很多流浪漢,嚴重威脅到安全問題!所以從六年級開始,同學們和家長們都開始考慮去縣裡的私立學校參加招生考試,通過了考試才可以上學!
於是我和一眾小夥伴們在2009年的五一去參加那所私立學校的入學考試,當時只考了語文和數學!因為去參加考試的學生太多了,分批分期去考!(我們縣裡私立學校挺多的,幾乎都在五一招生考試,所以很多同學會去參加好幾場場考試)我當時只考了這一所學校,所以考完就回家了。
後來回來後繼續照常上課,有一天我還在家裡搭的地震棚裡待著,突然聽到我家的電話響了,當時心裡就有預感,感覺會是通知結果,然後一接果然是學校老師打來的,告訴我被錄取了,在八月十八日去參加入學考試!掛完電話,我很興奮,迫不及待告訴爸媽!媽媽很自豪也很惆悵,畢竟能考上還是很不錯的,但是私立學校就說明了學費會比鎮裡學費貴很多!當時看著媽媽為學費發愁的樣子,我也很難過,考慮了幾天後,我準備和媽媽說我就在鎮裡中學讀書,然而媽媽拒絕了我,很大聲地告訴我,你就去縣裡讀書,都考上了不去幹啥!去那裡好好讀書,比在這裡好!媽媽會供你讀書的!
後來一整個暑假,除了開始鍛鍊自己洗衣服以外,過的也很自在!當時是八月二十四號去報道軍訓!我媽送完我就走了。我們學校打電話是要去買那種電話卡排隊在公用電話亭打的,每天排隊人都很多,我第三天實在忍不住,跑過去排隊打電話給我媽,剛聽到我媽說話,我就哭了邊哭邊跟我媽說話,因為我之前從來沒有離家過連我們村都很少出……後來因為寄宿制學校嘛,時間都是有規定的,我掛完電話,就回了班級。當時班主任在帶領我們熟悉同學!然後我嬸嬸突然出現在我的班級外面,當時很驚喜,後來就舉手和班主任說一下,立馬跑出去,我嬸嬸問我怎麼了?然後我又說不出話就哭了。當時班主任以為我上臺表演呢,結果看到我跑出去,然後就也出來和我嬸嬸聊聊。後來嬸嬸走了,我的心裡就沒那麼難過了。依然還會想家,當時悄悄地從家裡抽屜裡找出爸媽姐姐的一寸照放在包裡,上床睡覺的時候拿出來悄悄看。( 因為我們家沒有其它照片,我自己也是從小沒照片,只有我姐姐有小時候的照片!)
我們學校是兩個星期放一次假!也就是說我需要在學校連續上十二天,才能放兩天假,包括了我回家返校的時間!經常是第二個週五下午放假,週日中午就得返校!我記得我第一次放假回家的時候,我媽吃著飯喝著酒,看著我,笑著笑著就哭了,然後我也跟著哭了!
後來也就慢慢不那麼想家了!想說的太多了,竟然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思緒了……一想到那時候,依然很心酸很想哭!
說說學校的大概制度和日常生活吧!學校不允許帶手機,染頭髮打耳釘,穿奇裝異服!不準吃泡麵辣條!被抓到要通報班主任,然後學校通告啊之類的,總之很嚴,這幾條規矩是死的!初中不允許不吃飯,因為我們學校吃飯是每個年級每個樓層按順序排隊吃飯的。所以班主任要全程陪同,送到食堂,並且要停留到同學們都端著盤子開始吃了才可以走的!然後我們學校食堂不允許剩飯菜,菜吃不完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飯堅決不允許剩的,一般會有老師和學生值班查倒飯的!一般看到你的盤子裡還有飯就會讓你去吃完,如果你趁亂倒了,不好意思你站那裡站著,等著記名字通報班主任,再通告全校。
我們的每天作息時間都是有規定的!每個年級的作息時間不一樣,我初一的時候是六點二十吧?!記不清了,大概在這個時間段左右。到點了生活老師會吹口哨喊你起床,沒有吹口哨的時候不準提前起床,吹了口哨之後也不準不起床。總之很無奈了。哦忘了說我們宿舍是八人宿舍,有陽臺,無衛生間,當時是不允許帶行李箱的,每個人一個小櫃子,櫃子上下兩層!洗漱去公眾水房。每天起床要把自己的杯子疊整齊,被子要疊出稜角,床單不能有一絲褶皺,鞋子放一邊床底,盆放一邊床底,都要擺成一條線,門窗要抹乾淨,地要掃乾淨,還要拖好幾遍,不能有頭髮和一點點髒。垃圾桶一定要乾淨。一天要打掃兩次,一次早上起來,一次是午休起來。午休要求沒那麼嚴,但也只是比早上稍微松一點。每週還要大掃除一次,垃圾桶簸箕之類的要洗刷乾淨。每天打掃完之後給生活老師檢查,檢查合格了,你才可以去吃飯上課。不合格走了的話之後檢查到你的宿舍會打電話給你班主任然後你的班主任會叫你回去打掃乾淨再回來上課。床單被套全部用學校發的,不準不統一。
學校打熱水是在一個統一的地方,露天的熱水水龍頭,一個一個排隊去打。冬天的時候打個熱水會急死人,那個隊伍長的哦……真是待了六年依然還是想吐槽這個……對於我來說,那六年裡影響我最深的除了內務整理之外,還有刻在我腦子裡深深的口哨聲,做什麼都要排隊,以及吃飯可以剩菜但一定不能剩飯的習慣。(我不會說後來我畢業了,聽到哨聲都會突然一激靈,然後才反應過來自己已經畢業了)
其實寄宿制學校也沒那麼差那裡有很好的老師。雖然在學校的時候很煩,但是的確教會了你很多東西哦!我到現在都還每天疊被子和捋床單,東西一定要擺放一條線。略微強迫症吧!
要說傷害的話,可能以前的話會覺得自己好苦呀,不能和大家玩,不能在家裡呆那麼久,每天的休息時間好少啊!後來也就習慣了,現在更多的反而是懷念!我清楚地記得,我從上了寄宿制學校後就只有最後一年高三放過一次元宵節假,因為上學太早了,學校在那一天給我們放了假。
我們家親戚家的小孩子都是去了公立學校讀書家裡人租房子陪讀,因為家長都覺得私立學校太苦了,吃的不好,睡得不好,什麼都得自己做。我可能習慣了倒不覺得了。
不知不覺已經說了這麼多,我還有好多沒說呢……一想到以前的種種,總是感慨萬千,有點亂,大家將就著看吧!(*∩_∩*)
小阿說
說說我自己吧,中學開始寄宿,一直到大學畢業,學習生活時間都是在學校寢室渡過的。
我們學校分兩個校區,老校區在城區內,每天都可以回家;新校區在郊外,一個月放兩天假。新老校區是可以選擇的,不強制學生在哪就讀。
我父母把我送到新校區讀書,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工作忙,沒時間照顧。第二是聽說新校區管理嚴格,考試的過線率高。
那麼寄宿有什麼弊病呢?
第一,沒人管無法無天。
家長和老師以為把學生圈在學校裡,學生就不會在外面惹事了。實際上都是自作多情!
學生離開了父母,晚上根本沒有人約束。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內的混混,到了晚上就擺臺子,今天看這個不爽就拖進去揍,明天看那個不舒服就拖進去扇耳刮子。很多學生被打的都有後遺症,而且多年之後想起來都會害怕。不過到二年級就沒有這種情況了。
第二,對學習喪失興趣。
別的學校我不知道,我們學校的升學率,並沒有因為寄宿化管理而提高很多。
究其所以然,學生每天都在唸書,早上六點半起床做早操,晚上10點40下晚自習。每天有十二個小時都在上課!除了變態學霸型的人,沒人會喜歡這種生活。太枯燥、太無味。
第三,人格有缺陷。
這一條可以接前兩條來說。因為老師在熄燈後是不管學生的,學生就會做很多以前在家裡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比如抽菸、打牌、酗酒、翻牆出去上網。在家裡誰敢抽菸?被父母聞到煙味了還不被打死!在家裡誰敢晚上出去上網?找死嗎?(那個時候家用電腦還不普及)
但是在寄宿學校,學生就真的敢。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感興趣。因為叛逆期青年,別人說什麼都是聽不進去的。
第四,對父母沒有感情。
這一點我是有切身體會的。父母不來的時候天天想,來學校看望了又覺得很失望。希望越大,失望就更大。
其實十八歲以前,是培養孩子與父母感情最重要的階段。父母有必要把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是,偏偏很多父母選擇逃避。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孩子只知道跟父母要錢,而不關心父母。
你對我沒感情,我對你也沒感情!
Mer86
一輛飛鴿自行車
家裡有一輛飛鴿自行車,那是母親的嫁妝,家裡用它承擔了很多,它成為了家庭中一員,老爸老媽說有一天它會屬於我。
想著自己英姿颯爽騎著飛鴿牌自行車,那絕對比古代打仗的大將軍更威風,於是我在漫長的童年裡等待著擁有它。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六年艱苦卓絕的奮鬥,結束了小學會考,準備進入初中學習,爺爺奶奶把飛鴿自行車按照父母囑咐交給了我,上了初中意味著寄宿學校生涯正式開始,我莫名其妙充滿興奮和期待。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我抱著一展抱負的雄心壯志,騎著飛鴿自行車到30公里外的鎮上初中報道。我一路風馳電掣,把同行的小夥伴甩的老遠老遠,直到看不見他們了,那是幸福滿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早自習,晚自習,洗內褲,疊被子!
到鎮上初中的第一天,班主任和藹可親但又不失嚴厲的給我們講了寄宿學校的規矩,我聯想到霧都孤兒裡的電影片段,班主任彷彿就是那個包藏禍心的神父,等待我們將是未知的世界。
班主任留下了最後一句話是,同學們吃飽了不想家。於是,那天晚餐我吃了很多,睡的也很香甜,隱約之中聽到了哭聲,並且越來越劇烈,最後形成了一片哭聲。我被吵醒了,發現並不是做夢,而是同寢室24位新同學想家了,哭喊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跟娘們兒一樣,真是的!自幼看著父母外出經商,聚少離多,寒暑假也有到城市幫忙,所以形成了獨立自主的性格。我是寢室長,有責任維護班級的榮譽,並且鼓舞他們男子漢大丈夫勇氣,我打開了燈,模仿班主任的語氣勸慰大家,既來之則安之,何況再過幾天就放假了,定期父母會看望我們,大家要堅強一點,這樣父母才安心!
嚎啕大哭變成了啜泣不止,一點點的瞌睡蟲附體,大家都睡了。不知不覺已經黎明瞭,突然有了騷動,隔壁宿舍的噪音太大把大家弄醒了,有人喊了一嗓子集合了,我們如同部隊新兵一樣,慌亂的整理裝備穿戴整齊奔向操場。
操場上皓月當空,一片黑影晃動,新兵們衣冠不整,遠處幾把強光手電筒照來,慢慢走近,原來是各班班主任,他們命令我們回去睡覺,凌晨三點鐘。原來是有人家傳軍令,也是難怪,初夜獻給初中,大家都很興奮也很緊張!
清水煮白菜,鐵一樣硬的饅頭,難以下嚥!
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大家集合操場,校長致歡迎辭,各年級主任講話後,班主任帶隊大家就餐。我們伸長腦袋,瞪大眼睛,期盼龍肝鳳膽,結果是清水煮白菜,漆黑的硬饅頭,這難道是要憶苦思甜嗎?
食堂的潲水桶裡,滿滿當當的饅頭和白菜幫子,老校長黑著臉巡視了一圈,他沒有從潲水桶裡拿起饅頭,他沒有吃了它們教育我們,他默默走向了小食堂,那裡飄著肉香。
餓著肚子,忍耐過了早自習和上午課程,到了吃午飯時候,看到清水白菜和生硬的米飯,又沒有了胃口。開始的一個星期,就是餓著肚子過的,在一個月高風黑的晚上,我和同伴們躲過了班主任們巡查的流動哨,果斷的翻了牆去門口牛肉麵店飽餐一頓。大快朵頤一番後,準備原路返回,沒想到被班主任流動哨抓住了。
第二天晨會上,我們被作為典型站到了主席臺,接受飢腸轆轆的戰友們的批判,其實我們很樂意分享經驗。
人在挫折中成長,學長教育我們小食堂夜晚對外營業的,傻瓜才冒險翻牆,小食堂的老闆是後勤領導的親戚。
你問我寄宿學校對我傷害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寄宿寄託的是希望,鍛鍊孩子們的身心獨立,鼓勵孩子們的成長!
唐俊龍55398571
說一下我自己吧,我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寄宿,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直到開始工作一直都在外地。在家呆的時間最長的時間是高中畢業的三個月!現在工作七八年了,下面呢,我就分析一下寄宿制的利弊,這裡說的是利弊,而不是傷害!因為我覺得用傷害這個詞有點嚴重了,所以就用利弊這個詞了。
小學二年級,爸媽工作特別忙,姥姥的身體又不好,總是住院,爸媽的同事說臨近的一個縣裡有一所特別好的私立學校,學校的老師都高學歷,學校的硬件又特別高大上,所以爸媽就把我送了過去,當時的學費還挺貴。自從那個時候開始,小學,中學,大學,再到工作,我就一直在外面,不管是住宿還是租房,在家最久的一次是高中畢業了以後放的那三個月假期。
先來解剖一下自己吧,從性格方面,首先是好的影響,從二年級開始,我就變得獨立起來了,從剛開始連食堂飯的字都不認識,需要問一問旁邊的大哥哥大姐姐,到最後一路走來,發現最大的優勢就是獨立意識和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寄宿制學校大多是日常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我們學校也有一個生活老師,但好多班都是她一個人負責,所以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大多是還是自己負責。時間長了,就成了習慣,不到萬不得已,不去麻煩別人。還有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從二年級開始,到五年級換了一所學校,初中換,高中換,大學換,剛開始工作也是雖然經常性的換學校肯定不好,對我來說,也沒有特別好的發小,這麼多年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強了,到什麼環境中,我都能快速的適應並融入進去。
下面說一下弊端,中小學是最需要和父母溝通和交流的年齡,也是最需要被保護被呵護的年紀,在寄宿制學校裡,就只能跟老師和同學們交流,所以話比較多,上課下課愛說話,什麼都跟別人說也不設防,還因為把社會想象的比較美好,所以一路走來也吃了不少虧,所以大學做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也挺二的!
還有就是初中開始,進入了青春期,性格行程的最佳時間,其實最不該住校的,因為一有問題沒法跟最親近的爸媽溝通,雖然青春期的孩子不愛跟爸媽溝通吧,但是遇到大事還是會溝通的。有了問題爸媽也看不到,特別容易對將來的性格贊成不好的影響,我在大學時跟我同學說,他們都說,你沒變壞就很好了!
雖然我在外面住了這麼久,但是從一個家長的角度,從一個老師的角度,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分析,我都不建議太早就住校,個人建議,最早最早也要到高中才住吧,如果有條件不住最好。因為作為孩子來說,他們其實還是很願意跟父母溝通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的,因為你是他們最親近的人。最後,因為我一直在變換住處,所以一直有居無定所,漂泊在外的感覺,直到現在結婚了,才有了家的感覺!所以最後,我的建議是最好不住,如果實在想住,高中開始吧!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來討論!
陽光趙老師
不請自來,寄宿制和留守兒童一樣危害都是極大,這兩個本質上都是把孩子過早的交給社會,讓孩子自己在學校裡摸索生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牙牙學語,蹣跚走路開始,家長就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家長給孩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完整性格的塑造。這個影響就是潛移默化形成的。
孩子有時認知不明確,他本能認為家長不要他們了,放棄他們了,是因為他們不夠優秀,不夠好。所以感受不到愛的力量。如果孩子過早的缺少母愛,長到後會脾氣暴躁,沒有耐心,做事不仔細。
如果孩子過早的缺少父愛,長大後會過於依賴母親,缺少主見,做事優柔寡斷,缺少陽剛之氣。
家庭教育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的基礎,沒有任何教育比家庭教育影響更大,所以不論何時都不應該放棄家庭教育。
孩子過早的脫離家庭教育,進入學校,歸學校統一管理,注意這個詞:管理。管理並不是關愛,並不是關注,而是保重她們不走偏,不違背校規,僅此而已。
寄宿制的孩子精神方面是空虛的,當有問題時不知道像誰反饋,當遇到難題時許多時候都是自己解決或者不解決。長期沒解決或解決方式偏離軌跡就會導致心理問題。性格堅定的孩子往往暴露不出來,性格內向猶豫的送往往成績會一落千丈。家庭教育一週甚至一個月才見一面,家長即使用心用能怎樣。
孩子學習成績還是全靠自律,一旦放鬆和感情無法表達很容易成績波動。
更有甚者,提前結實不良少年,走上歪路,影響一生。
我有個朋友堅持認為鍛鍊孩子獨立和自強,於是就把孩子送到小學寄宿,我就告訴她說,你這樣想法就是偷懶。就是逃避做家長的職責,遲早會為後果買單。
第二學期,朋友立馬不讓孩子住校了。因為她發現還小孩明顯生疏了,好多話都不願意講。在學校被欺負不敢回來告訴家長。孩子天真的以為因為一個月才回來一次,即使告訴也只能保護我一天,所以很孤獨。
寄宿制也有好處,什麼自強,獨立,都是扯淡,大多數孩子不行,做不到。只有少數性格特別堅毅才能做到,這部分人不管在哪裡都一樣,但畢竟少數。
所以我認為寄宿制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主動去做。
宿遷朝牌餅
“寄宿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看到題主這標題著實嚇人,筆者也來談談“寄宿制”。
寄宿制產生原因:一、學生家離學校遠。二、家長沒時間管理孩子。三、部分學校(主要以私立學校為主)的要求。
寄宿制好處:一、對於離家較遠的學生。一是可以節約一些時間。二是減少上學、放學途中的安全風險。二、家長工作忙,無瑕管理孩子,而孩子在寄宿制學校,家長放心。三、寄宿制學校統一管理,學生作息有規律。四、寄宿制,可以鍛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五、寄宿制多有專門的生活老師進行生活指導,班主任、科任教師教育學生機會、時間也更多。六、寄宿制可促進學生與同齡人交流協作,減少學生的孤獨感(80,90,00後獨生子女多)……
寄宿制弊端:最主要的是學生缺少父母的陪伴,家庭的關愛,親情觀易喪失。另外孩子若太小,適應能力差,容易形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綜合來看,在合適的年齡(比如初、高中階段)是利大於弊的。作為家長,我們可以針對寄宿制學校的不足,在物質上、精神上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幫助,相信對孩子的傷害會降低的。雖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捫心自問,好多家長做好了的呢?所以我們家長不必過於驚恐讓孩子去學校參與寄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