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哪些有禪意的詩詞?

平淡是真從容

眾星羅列夜明深,巖點孤燈月未沉。 圓滿光華不磨鏡,掛在青天是我心。


這首詩名為《眾星羅列》,是唐朝高僧寒山所作。



他是一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一度被世人冷落和忽視,我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在文學史課上,聽到老師所提及。

寒山之詩雖然讀的不多,但其直白如話,婦嫗可解的風格確實讓我印象深刻。這首詩意趣含蓄,境界幽遠深沉,以景寄情,情景交融。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猶如一幅寫意山水,回味無窮。特別是次句“巖點孤燈”,此燈即為心燈,心燈孤明,點明瞭與塵世的隔絕,而一代高僧孤獨而崇高的形象,令人仰止。

難怪,胡適在《白話文學史》中將寒山、王梵志、王績三人並列為唐代的三位白話大詩人。

寒山也深愛自己的詩風,並用作詩自我評價道: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提到禪意之詩,很多人會搬出六祖慧能大師的那四句著名的偈語。

何處惹塵埃?這樣的反問是一種大徹大悟。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這一首見於《大正藏·壇經》,著重講修行方法。《壇經》第三十五節,惠能引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接著說:“心但無不淨,西方去此不遠;心起不淨之心,唸佛往生難到。”《壇經》第三十六節說:“若見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二節說:“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壇經》第五十三節又說:“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痴人。”反覆申明向自我求真,自我求佛,這是惠能教導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徑。

而,掛在青天是我心,雖然沒有醍醐灌頂之感,也確實是值得我們回味與覺悟的。

有學人認為,佛禪詩分作佛教勸戒詩和禪悅詩兩類,這首《眾星羅列》當屬禪境詩中的佳品。唐人中以詩來寫禪理,寫得最多,寫得境界最精湛的,應該是寒山。


光明大先生

禪意古詩十首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唐 白居易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

唐 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終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

唐 張說

實相歸懸解,虛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內,應是色成空。


唐 鳥巢

來是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是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唐 龍牙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 王維

中歲頗有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宋 無門慧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明 憨山德清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雲遮天。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明 羅洪生

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功夫論是非。

民國 蘇曼殊

契闊死生君莫問,行雲流水一孤僧。

無端狂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似冰。


堅持信念41

倚山聽風雨,伏案讀春秋。

東江生麗日,西窗月滿樓。

燭光伴清影,墨香解憂愁。

醉臥斜陽裡,瀟散心暢遊。

丁酉秋月 安書楷《秋.禪》







自性如蓮 凡塵不染

花開無聲 花落自然

(安書楷)




素心讀佛經,清影伴孤燈。

世間無邊夢,盡在有無中。

老安一悟。



紅塵為何物?喧囂如江湖。

芸芸眾生裡,誰人心不住?

紅塵幾多苦?功名與利祿。

醉時千般夢,醒來一凡夫。

老安一悟。



世間本為空,何必苦琢磨。

冥冥即是道,放下便成佛。

老安。



是弦擾我心 還是心本有弦

滾滾紅塵 幾多眷戀

愁也罷 樂也罷 幾多歡顏

是上天安排 還是前世因緣

愛恨情仇 離合悲歡

來也好 去也好 一縷塵煙

安書楷《秋日聽琴》







《墨象 .無題/老安》

丁酉暮春 安書楷

時光匆匆而去

一晃這把年紀

年少仗劍天涯

難逃紅塵無際

世界花花綠綠

皆如泡影絢麗

世人爭相競逐

沉醉痴迷扭曲

江湖是是非非

善惡美醜交替

外表王者榮耀

心中滿是虛氣

都慕光鮮浮華

誰肯俯身接地

莫說夢想遠大

其時只是遊戲

人生本是苦旅

風雨艱辛磨礪

苦辣酸甜百味

活著真的不易

少些高談闊論

多點腳踏實地

別說自命不凡

太陽照常升起



世界紛紛擾擾

功名利祿煩惱

誰能看淡紅塵

誰願安貧樂道

世人華麗外表

內心滿是浮躁

日夜奔忙勞碌

只為花花鈔票

心靈沒了真我

狂妄虛偽孤傲

信用踩在腳下

美德扔到九霄

清貧視為無能

誠實當成傻冒

做事只講利益

交際只為攀高

人來世間一遭

誰能自知明瞭

奮鬥不是物慾

富足何須炫耀

你有亭臺樓閣

我有斜陽小橋

福報自有天知

知足心安就好

(安書楷)


《老安禪悟》

(一)

人人心中有尊佛,

形態各異難琢磨。

庸人只得膚淺意,

佛陀依舊是佛陀。

(二)

人人心中有尊佛,

若雲若霧無須說。

靜心修行得真意,

不似神仙也快活。









人生本為幻 如夢亦如煙

暮鼓晨鐘裡 聲聲心上禪

安書楷

月華初升照西江

秋蟬聲聲暎寒窗

不解心中千千結

紅塵匆匆夢一場

安書楷《如歌的行板》

一日沙門 不離紅塵

心若超然 處處禪心

安書楷

《歸園 別夢》(安書楷)

相逢總是短暫

離別幾多悲歡

百般滋味 萬語千言

怎抵他 歲月苦短

兩鬢染霜雪 匆匆是何年

兒時舊夢今猶在 寒舍老屋斜陽邊

千年後 塵煙去 情可堪



《玄奘西行》

詞:安書楷

曲:安書楷

唱 安書楷

夜空中 一顆星

那是誰的眼睛

我心中 一盞燈

為蒼生送去光明

我一步一步向西 追尋著你

漫天黃沙遮不住 菩提心

我一步一步向西 只為找到你

安得世間自在 自在歡喜




《紅塵倩影》 詞曲唱:安書楷

(楚韻,引子)

相逢如露亦如電 夜雨瀟湘別夢寒

自古多少相思淚 不盡紅塵萬世緣


問蒼天什麼是緣 緣來緣去 如夢如煙

人世間聚聚散散 雲捲雲舒難忘你容顏

與你相逢是真是幻 與你相戀 為何如此短暫

今生相見來續前世緣 為何又要匆匆擦肩

茫茫人海 看你走遠 驀然回首 燈火闌珊

看滄海變桑田 今生無緣還是有緣

低眉一笑勝過萬語千言 紅塵倩影永在心間


薪火之路

1、杭州靈隱寺

人生哪有多如意

萬亊只求半稱心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以一顆坦然的心看世事紛紜,不求萬事皆如意,但願人生半稱心。

2、北京潭柘寺彌勒殿

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顏便笑世間可笑之人

胸中若廣闊而悠長,方得人間的從容不忙,對人間事,世間人,一切皆可一笑而過。

3、河北承德水月庵

山靜塵清,水參如是觀

天高雲浮,月喻本來心

自然之境,清靜自在,天高雲闊,初心不改。

4、莫愁湖觀音亭

湖水本無愁,狂客未須澆竹葉

美人渺何許,化身猶自現蓮花

都說生活多憂愁,皆因心未靜,以豁達心胸應對世事更迭,可達人生自在境。

5、天王殿

善報惡報循環果報,早報晚報如何不報

名場利場無非戰場,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人生就是個圈,善惡皆有回應,你投出的善,收的亦是良善,混在名利場,那終究是在紅塵中。

6、財神廟

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不做半點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為難

7、齋堂聯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邊鍋內煮乾坤

尋常小事裡藏有大道天下,世間萬物,不論其小或是大,都有乾坤世界。

8、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一葦渡江,達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扁舟一葉,依水而行,忘卻煩擾三千,修得自在法,破除虛執妄相。

9、湖北房縣鳳凰山觀音洞

見見見,非見非見,見非見

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

萬物之上似蒙紗,雙眼所見亦非真實,雙耳所聽也有虛言,誠心,靜氣,方可見真知。

10、成都文殊院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人在世間,做該做之事,不在春天憂傷冬雪的離去,已過去的事就不再戀戀不捨,人應活在當下。

人生如蟬,禪意人生。

知識跟世界細水長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願與君共勉


梓晨一君

1、王維《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2、慧開禪師《頌平常心是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3、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4、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唐伯虎《桃花庵歌》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6、吳承恩《西遊記.烏巢禪師偈子》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7、布袋和尚《退步》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底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陽海子

看到這個問題,先想到的是蘇軾的一首詩,大家應該都見過,裡面有沒有禪意不好說,不過確實還是能給人一些啟發的。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大家都接觸過。這是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之後所寫的。其中的道理也比較容易明白。廬山景象變化多姿,從不同的角度看出的是不同的風景,雖同為廬山,然而角度不同,眼前所見即不同。當然,一切景語皆情語,蘇軾寫詩,醉翁之意不在酒,實際上是借景說理,他想說的是如果不能全面思考問題,實際上就是盲人摸象,只能認識局部,得不出全局,無法確定正確的結論。所以,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多姿多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指出問題所在了。為什麼從不同角度所見不同呢?這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受限,就是一葉障目不見廬山,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觀山如此,世事亦是如此。就像我們所說的屁股決定腦袋,立場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就是當局者迷的道理。

所以這首詩有沒有禪意不好說,但是道理還是很明顯的。


酒騎風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關於趙樸初這首禪詩的來源,有一個著名的禪宗公案故事,講的是兩位行腳僧與趙州禪師。

據《五燈會元》記載:趙州從諗禪師,師問新來僧人:“曾到此間否?”答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一新來僧人,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禪師:“為何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後來,愛喝茶、常以茶入禪詩的趙樸初,在其《茶詩入禪二首》之一《吃茶》中,即引用此典。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這首禪詩,記憶最深刻的,當然是“雲在青天水在瓶”這一句,正所謂道不在經書上,而在於青天的雲上、瓶裡的水中!在一草一木之間,在一山一谷之中。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

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

這時候的“呵呵”還是很單純的,放在這首詩裡,還是有著幾份禪意。人生嘛,有著追求轟轟烈烈,有人追求五光十色,自然也有人嚮往這種觀雲賞月、茅廬度日,呵呵一笑的生活了。

步步穿籬入靜幽,松高柏老幾人遊。

花開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風對碧流。

這又是另外一種心境,禪不在花開花落之間,而是在心中,心中有禪意,則萬事萬物都有禪。


茶館閒聊


禪 在佛教中指靜思 源於人類的一種本能 在各種教派中存在 一般都是指在靜思中參悟人生 進而參透 達到一種大徹大悟的境界 即禪 而禪意即禪心 指的是參禪時清淨寂定的心境


禪是一種過程 是參透人生的必由之路 此種境界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 因為每個人對人生的認識不同 也就註定了每個人參悟的過程不同 境界不同 而最終都要達到一個目的 就是參透 徹悟 明白人生的本質 即平常心 看透所有事物虛幻的外表 看見所有事物的本相 達到色即是空的境界

有禪意的詩詞也是為數不少 很多的詩人和大師都曾經寫出過有著意境深刻的詩詞 比如慧能禪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偈便道出了世事皆如虛幻的一種禪悟



唐朝詩人 王維 文學史上稱之為詩佛 這是因為他的詩極富禪機禪意 最喜歡他的終南別業中的兩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也是一種境界 通過水 雲 進而參透人生如水 世事無常 只需心若浮雲 遠離塵世 即是本心


寄語天涯客

《北寺悟空禪師塔》蘇軾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裡浮花夢裡身。

豈為能顏更分別,只應天眼識天人。

浣溪沙.

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瀟瀟 一作:蕭蕭)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

蘇軾

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禪,對蘇軾的影響深遠,他很多作品都能表現出來。這只是其中兩首詩詞。


清心一棧

《陽關疊》\n\n管仲一箭心無芥,\n齊桓終霸春秋月。\n蔣琬肚裡能撐船,\n張英讓他六尺街。\n將相和,負荊滅。\n楚莊宴,佩纓絕。\n\n滄海茫茫,\n胸納橫流汙瀉。\n青山寂寂,\n懷抱喬木野蕨。\n天有容,虛谷三闋。\n地無疆,陽關九疊。 《因緣破》\n\n無因不起禍,\n看飛蛾撲火火焦蛾。\n有善才致福,\n觀堅果種花花結果。\n貪慾墜你惡,\n笑功名利祿三千錯。\n清空入我佛,\n悟松竹茗泉九天歌。\n\n莫問前世因,\n今生受者皆為果。\n要知來世果,\n今生作者都是因。\n冥冥紅塵因緣破,\n六道輪迴終成魔。 《萬物生》\n\n鶯歌燕舞草長,\n春風十里花綻放。\n蟬鳴蛙鼓果香,\n夏雨三茬樹擎蒼。\n大雁歸來菊黃,\n秋月無聲人斷腸。\n青蛇隱去梅霜,\n冬日有情雪未涼。\n\n天行健,地勢坤。\n千機變,萬物生。\n雲騰錦繡山為梁,\n月華星光兩肩扛。\n揮手別過清風去,\n明朝踏浪度塵光。 《道無為》\n\n牡丹吐芳馨,\n徒招蜂蝶交侵。\n鳳凰引清音,\n又惹弓槍齊鳴。\n芸芸紅塵客,\n爭強好勇求功名。\n焉知乾坤道,\n無為是真經。\n\n彩筆描空不受染,\n利刀割水了無痕。\n渺渺沙洲孤鴻影,\n出世亦作入世人。 《問禪心》\n\n雲影駐潭中,\n不見鳶飛魚躍空。\n暴雨打窗東,\n難聞波平浪靜風。\n愚夫子,誤殘身,\n物障心魔醉功名。\n\n莫道不修禪,\n飛花落空門。\n面掃十層甲,\n胸滌萬丈塵。\n觀音,蓮花吐真情。\n禪定,木魚見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