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本源賦能實體經濟 和諧共贏的發展之路如何走?

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興則經濟興,金融穩則經濟穩。

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支柱,是我國重構競爭力的有力抓手。引導金融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是當前金融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政策引導下,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迴歸本源成了行業在嚴監管下的重點發展方向。

迴歸本源賦能實體經濟 和諧共贏的發展之路如何走?

圖片來自網絡

政策幫扶扎穩實體根基

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國家關注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小微企業數量達到了近7000萬、GDP貢獻度60%、銀行貸款餘額佔比24%、貸款難困擾發展的小微企業達50%以上,可以說,中小微融資普遍面臨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而互聯網金融作為金融形式的一種,恰巧彌補了傳統金融的缺點,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降低實地小微企業信貸的繁雜環節及服務成本,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為小微企業融資難“解渴”。

與此同時,國家在近幾年提出了普惠金融戰略,並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為的是讓小微企業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經濟發展,建立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

去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提到: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因為歸根到底實體經濟始終才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體”的金融工作主題做出了重大部署,會議強調了“金融要把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譜寫服務實體經濟新篇章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中國人的崇高使命與首要任務,而金融作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在改革邁向深水區的當下備受關注。抱財網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在幫扶中小微企業經濟方面,我國講求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為其塑造發展競爭力”。

事實上,基於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以抱財網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有效彌補了當前傳統融資服務的不足,其高效、便捷的融資模式,為中小微企業帶來了福音。自2014年正式上線運營,抱財網就一直以推動和扶持我國中小微企業為宗旨,以宣傳推廣中小微企業,幫助支持中小微企業成功發展為己任,併為此推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金融創新產品及服務支持。

抱財網相關負責人介紹:“抱財網是一家以先進的金融服務理念與創新技術建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一方面為中國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及創業者群體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為社會富餘資金提供了優質出借渠道,以網貸中介的身份連接其供需雙方的需求,為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貢獻力量。”

堅守“和諧共贏”發展之道

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既是最重要的政治任務、社會責任,也有著潛力巨大的藍海市場。據瞭解,截至2017年底,抱財網已經為十幾萬出借用戶,賺取回報超三億元,直接或間接幫助和服務中小微企業數千戶。抱財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根植於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行業才能找到發展的源頭和動力,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抱財網在幫扶中小為企業的同時,深諳“和諧共贏”的發展之道,堅守“規範、專業、高效”的服務,讓中小微企業走上發展道路的同時,也成就了企業的發展,將金融作為實體行業這一經濟機器運轉的潤滑劑,實現了社會貢獻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和諧共贏,共同發展。互聯網金融企業唯有緊貼形勢,嚴守要求,才能真正抓住機遇,實現真正的同步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