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信陵君无忌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语出自《周易·系辞下》。

器,在这里指的是真本事,是技能,是才能。 人要有真本事,它是安身立命之本。但是,人的真本事不是什么时候、对谁都可以展示的,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可以展示,这就叫“待时而动”。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语出自《论语·泰伯》,是整段话中的一句。原章内容如下: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终生坚持正义的道德操守。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施展抱负,政治黑暗就隐居。在国家政治清明时贫困而且地位低下是耻辱的,在国家政治黑暗时富有而且位高权重是耻辱的。”

孔子这段话有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之间又有辩证的联系。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并且要终生做好人——这是做人,尤其是做君子的基本原则。这其实谈的就是理想、信念、道德、操守。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是保全自己的策略,是处世艺术。能做出这种选择,可以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应该是具有一定实力条件,且又有智慧的君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在“不入”“不居”“危邦”基础之上的要求,既是处世艺术,又是做人原则,它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第11章)表述的意思相辅相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主张的“隐”,不是与世隔绝,而且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更有原则性;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为了自身安全的暂时回避,是等候时机。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则把个人的贫富成败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把原则性上升到道德层面。“有道”就是政治清明,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此时的“贫者”当属无能之辈。“无道”就是统治者昏聩,政治黑暗,社会不公平,坏人猖獗,当然此时的“富者”一定不是好人。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与“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有道则见”,就是“待时而动”,是为德,“无道则隐”是蓄势待发,是为智。


陈广逵

这句话说得真好,也是古今往来很多君子贤人立身处世之道,不可不动,也不可盲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身怀绝技,他们是看准时机的,不会盲目做出选择的:如果天下政治清明就“出山”,靠自己的才华来辅佐明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如果这时天下昏暗,君王昏聩,就隐于世,碌碌于凡人一个。

当然,即使是隐,也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之说。

“小隐”是人们最为熟悉,也最容易出名的,这也为那些为博出名的“假隐士”们,开僻了“终南捷径”。《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自此以后,许多人都效仿卢藏用,隐居在终南山上,以唐朝为最。像为我们所熟知的杜甫,李白等人,在他们的前期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李白,受到唐玄宗诏见,更是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感慨。

早先,我们最为熟知的“卧龙先生”: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诸葛亮叔父诸葛紊玄病故。在江南诸名土的挽留下,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襄阳城西的隆中山村定居,过着“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活。耕作之余,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因而被江南名士庞德公称为“卧龙”,称他的侄儿庞统为“凤雏”,与诸葛亮齐名。从此,诸葛亮被号称“卧龙先生”。

所以,这些人的“小隐”不是说,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他们无时不刻地关注天下动态,“待时而动”。当汉末大乱,刘备三顾茅庐,问询天下大计,亮见其诚,遂“出山”成就天下三分的局面。

“中隐于市”,就是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不显山露水,但“时穷节乃现,危难见英雄”。比如,早先荆轲,早年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遂成就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如果不是遇到燕国的生死存亡的大事,荆轲充其量就是个游侠,行走于江湖,不会为我们所知。

“大隐隐于朝”,就是那些处于庙堂之上,不为声名所累,还能有所建树。这个有异议,因为毕竟已经为官了,似与隐不相符。但要知道隐士不拘泥于形式,所以隐于朝堂之上才是“大隐”。这里的典型代表,当数东方朔的“大隐”就是避世金马门,隐居于朝廷。东方朔虽身处卑微的如同倡优的郎官地位,仍然不断地直言极谏。谏起上林苑、贺杀昭平君、谏杀董偃、谏戒奢侈,直至死前谏远巧佞等,实属不易,稍有不慎,则引火烧身。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为做人处世之道;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则是君子之道。


窗外的白杨

在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因为过去是农业社会,读书人或知识分子要参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就是做官。而习武之人就是参军,保家卫国。君子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那么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君子就是一个道德才艺本领各方面都已经具备的人。君子经过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行,掌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就等着遇到自己发挥才华道德智慧的时机。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时机。对于一个德艺双馨的君子来说,好的时机就是官员从上到下风气醇正,法律严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唯贤是举的公正廉明的社会或时代,这个时候,君子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坏的时机,就是天下无道,官员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盛行,而君子好人无法得到重用,很容易被小人排挤陷害的时代或社会。这时候,君子进入仕途,不仅不能做事,不能出成就,而且可能连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保不住。



机遇是为有准备的头脑的人的。所以,君子藏器于身,才能待时而动。否则,有了时机没有本领也枉然。君子不会逆潮流而动,只会顺应时势,乘风破浪,做切实可行有效的事情,并且明哲保身,知进知退,进退自如。因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地人是小阿弥陀佛

这是指成功的因素必须具备二点,首先成器有真才实学,其次准备判断人的环境有利则进,不利则继续调整知识结构以待时机。

(我是搞国学游戏普及的,主要是把国学变为能游戏异形书,国家专利,有热爱国学的朋友,可以共同探讨)


夢臻

人无一技之长,没有长剑佩带何以走天涯。长剑未必是可见的,真正的利器是隐形的,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一剑封喉。世上高人不是纵横街头邻里的显示者,他们一个主意一篇建议能使一个频亡的企业起死回生,能够让一段破碎的家庭泼水回收。有的能人初期的实力是隐形的,是成长过程还是锋芒故意收藏谁也无法判断,一旦显露非凡功底,便是一代伟人。所以有句名言:海水不可斗量。


刘声90883005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笃信好学,是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好准备。死守善道,就是要守住做人底线,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则是不作死。

最后一句其实就是从道不从君,天下昏庸无道,伸手不见五指则隐居。不去助纣为虐,沦为暴虐百姓的帮凶。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这种世道还能飞黄腾达,都是些什么人?


空空空42973354

前一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可和《素书》:“潜居抱道,以待其时。”同参。君子在平常日子里,要懂得修身养性,武装自己的思想,也要对时势有所把握。也就是说,等待机遇,但也要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此类人物的代表。

后一句“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语出《论语·泰伯》,结合《论语·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可知,有道则见,不废,可谓贤也;无道则隐,免于刑戮,可谓智也。

所以,君子是德才兼备的明智之人。藏器于身为才,待时而动为明,有道则见为德,无道则隐为智。


午睡的夜猫

首先,君子者,不知命无为君子……这里命就是天命之意!其次,器者,技艺之道也!知天道之道、世俗、人伦之道、文、武艺……再次,时者,时机、机缘也!最后,道者、治世之君、志同道合者也!概而括之:君子应懂天道、知天命、习艺与身,以待天时、机缘……遇治世明君辅佐之,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建功立业……不遇、失之则隐去!



点艺神客

这个器是君子不器的器。首先说的是君子,不是君子就不必谈器不器了。既然是君子,那道德学问必然要有过人之处,起码你一般人休想忽悠。待时而动,起码自己应该知进退,也就是说自己对自己命运的把握,那是很清楚的。天下有道则见,如果自己的主张与大道不相应,那你出来做什么?即使出来,恐怕也自身难保。如果遇到有道的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有道则现,无道则自保,不然又能怎么样?


13509110680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简单去理解,跟买保险,是一个意思。为风险投一份保,等风险来时,好有一份保障;如果风险,不来,就算买了一个安心。

适用于任何事情,为了确保安全。都要做好准备风险来时的防治应对工作,有备无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