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和合資車的技術現在差距很大嗎?

很多年以後64861837

一個車企與另一個車企所謂的技術含量真不是太大,相差巨大的是品牌溢價性,這點你可以說我牛欄山吹多了胡說八道,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博瑞和凱美瑞有什麼差距嗎?豐田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車企,吉利顯然無法與豐田所比拼,但是這兩款車的差距基本談不上,各有所長短。博瑞高速穩定隔音好底盤穩重但是油耗高,凱美瑞保值稍稍的省點油但是地盤浮漂隔音效果差強人意,誰敢肯定的說這兩款車誰技術含量高?


主機廠就是總裝廠,所有的零部件供應商需要把零部件送到主機廠,所有的零部件都安裝主機廠所要求的規格來,一輛車的質量絕大多數是由這些零部件的質量來決定的(廠家追求利潤可能採購一些價低零部件),在質量上其實控制的很好。車企在研發一輛新車型往往經過一系列的市場考研調查,之後在制定的條條框框裡來選擇量產車使用的技術和材料。主機廠的技術總的來說就就兩點設計與做工,一輛好的車首先在設計上,設計往往也是最考驗車企實力的地方,從外觀的協調到內飾舒適豪華,從NVH到駕駛操控,設計是非常費錢的,這就導致許多小車企喜歡模仿。有了優秀的設計之後,就開始考驗主機廠的支持了,從板材衝壓到到防鏽噴塗,上萬個零件的組裝也非常考驗實力的。

認真的說在技術差距上是有,可很微小(車企許多核心技術是由一些專業供應商解決,比如博士的電噴系統),目前的差距是三大件上(耐用性不是問題,主要是性能方面),更多的是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和品牌差距,這需要時間來慢慢追趕。


庸人說車

差距到現在為止還是有的,主要體現在發動機技術,車輛輕量化設計,這兩點是主要的,其他資源都是可以用錢買的到,比如氣囊,行車電腦,ESP模塊,渦輪,國產家用車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油耗要比日系車偏高,同等排量發動機國產車的功率扭矩偏低。

吉利汽車在國產車裡可謂也算是佼佼者,自從收購沃爾沃後造車技術直線上升,想想當年的自由艦,金剛等跟現在的帝豪比起來有了質的飛躍,然而致命的還是發動機,比如博瑞的2.4L發動機市區既然跑出了17個油,車身較重,發動機動力又弱,油耗高就成為必然。畢竟大多數消費者買車的用途還是家用代步為主,經濟帳是要算一算。

國產車的今天能夠被大眾慢慢接受主要原因之一還是價格低,配置高,但是保值率低。這樣的市場營銷達不到一個企業良性的成長目的,長遠發展還是要依靠過硬的技術支撐。

國產跟合資的差距也不能一概而論,你像韓國車就真的不咋地,所謂差距也只是提現在哪一方面。如果說拋去虛榮心,國產車還是可以買的。


戴姆勒新能源開發部

單就技術而言,中國品牌還沒有能和海外一流汽車企業比拼的實力。

就吉利來說,領克最早是希望定位吉利的高端品牌,類似於WEY和長城的關係。但是隨後還是採用了吉利和沃爾沃合資品牌的講法。領克幾乎全套都使用的是沃爾沃的技術,吉利單靠自己能不能快速、靠譜地弄出高品質車型?

例子有很多,此前奇瑞曾大肆宣揚熱效率為38.1%的發動機,其實很多零部件還是外國供應商供應。即便如此,像大眾的EA888系列發動機,熱效率也差不多在38%左右,人家根本不屑宣揚這些東西。真的像豐田或者馬自達,宣傳別人沒有做不到的發動機技術才是真厲害。

即便是變速箱,吉利先是收購澳大利亞DSI變速箱公司,如今又是和愛信合資建廠。由此也可以看出技術上還是有差距的。


但是不可否認,吉利是最有可能成為百年車企的中國品牌,需要的只是時間罷了。(Adolf)


買車大師

差距:

1、發動機的調校。ECU的軟件編程,第一買不到,第二和變速箱要匹配。經驗是買不來的。例如,做火燒的師傅再怎麼看做蛋糕的,想做好蛋糕也是很難。配方、工藝,全是經驗。

2、發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差距。在五星級酒店幹了三年的年輕小廚師,挑戰做了30年的頂級廚師。理論上有可能,但實際很困難。(同樣是給一位客人做紅燒肉,老師傅給他做了二十年,客人口味早掌握了。

3、各供應商的水平差異。例如鋼材:同樣一個強度要求,日本鋼鐵1mm,我們要5mm。我們車重,有厚重感。日本車輕省油。在美國的日本車和中國的日本車最大差異,是美國產的鋼和寶鋼武鋼鋼材之間的差異。這就是為啥要買進口的凌志,那才是真的日本車。典型的日本車,都是中國人給中國人生產的。

4、最重要的差異,人。我們幹活,骨子裡是差不多。工人想當工匠,但有KPI等你呢,有空嗎?


用戶50693465450

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發動機是硬傷!三大件的 差距已經把國產甩了好多街了!


稻草人的孤獨


錦猴望月

問題很籠統,合資品牌也良莠不齊,看你問哪個品牌了,和韓國品牌比,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籌。而且汽車是個綜合性複雜的工業,你要問哪方面的技術,吉利在安全技術方面技術比較發達有很多專利。還有吉利的發展比較晚所以要給吉利時間,支持是需要實際行動和代價的,如果說你必須追求性價比必須要最好的那就別說支持。反日是一種情緒,我比較在乎這種情緒我就抵制,不在乎或沒有這種情緒就無所謂。吉利是目前中國汽車市場上自主品牌裡最強的,不敢說第一,第二的地位是穩坐了。


三觀戒了

需要說明一下領克不是國產,是合資,技術沒有一點吉利的,還被沃爾沃佔有股份,吉利技術要排在紅旗,長城,奇瑞,比亞迪後面,這根本不用懷疑的,除了會營銷,最高技術為博瑞,但是發動機確實不咋滴,底盤也不是自己的技術,變速箱也不是,和國產幾個巨頭比差距就很大,


小明53015

吉利汽車和沃爾沃雙方建立了新的合資公司,沃爾沃與吉利控股各自擁有新公司50%股份。

說到底,還是核心技術的進步,給吉利帶來了質的飛躍。就目前來吉利技術在國內處於高端水平,在國外有吉利沃爾沃合資打造的領克品牌。


bluebluekala

要說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比如說以前合資車70分吉利汽車是30分,但是現在吉利已經能到50分了。

尤其收購沃爾沃後,對於吉利相當於吃了一個十全大補丸,而入股戴姆勒集團,則是能夠獲得更高的內功心法,沒準將來吉利的發動機會和奔馳同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