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蟶[chēng]這個漢字,看著像“怪”,很多人第一次見都不知道怎麼讀。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但吃貨們沒有這個苦惱,因為蟶子是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小海鮮,與蛤、蚶、牡蠣並稱 “四大貝類”。

  • 蟶子在我國沿海廣有分佈,貝殼薄而脆,喜歡生活在海邊鹹淡水交界處,在灘塗的沙泥裡掘穴棲居,吃海水中豐富的藻類和微生物。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隨著5月東海海域全面進入休漁期,海鮮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在沿海一些省份,蟶子每斤的價格也比平時貴了3-4元,但這一點不影響消費者的熱情。

因為蟶子,真的挺好吃的:雖然在餐桌上是“小菜”,卻也因此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我國食用蟶子的歷史十分悠久,13世紀初的宋朝嘉定年間,浙江寧海的《土風志》就已把蟶子列為當地美食。

到了現在,蟶子依然是寧海的美食名片,當地更是每年舉辦“蟶子節”(長街蟶子是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以美食為媒介,用節慶造勢,促進經濟發展。

誰不喜歡吃美食? - - -

這種政府搭臺辦美食節的推介方法並不罕見。之所以大家都在用,也是因為這招比較有效,能吸引眼球、擴大聲譽、促進消費。

畢竟,對國人來說,美食是永遠的誘惑。而美食節的存在形式也多種多樣,可以只有美食展銷,也可以同其他活動或者節日相結合,疊加聲勢,烘托氣氛,是一種相當靈活、有人氣的節慶形式。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像蟶子節這種美食展示,品類單一,做法就得多樣,才能全方位展示當地特產的食用價值。

而一個節慶如果包含“花樣繁多的美食+正規舉辦方+年年翻新的主題+家門口的新鮮事”等元素……只要前期宣傳到位,哪怕是為了消磨時間,也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而前往參加。

人們“來都來了”,看見美食,很少有不消費的。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從生理學上講,當人們看到“覺得好吃”的東西,就會饞。

這更像是一種心理作用。

人們感覺到“饞”,意味著人們是“想吃好吃的”,而“好吃的”,包含判斷和選擇。

——美食節的獨特優勢是,它的名稱和前期宣傳,都會給人“這裡都是好吃的東西”的暗示。收到宣傳暗示的人,走在美食節的攤位間,只要食物的味道、品相不是太差,人們往往會比平時更容易“饞”,從而很想買一份嚐嚐。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引來客商靠小吃 - - -

蟶子這東西,只要乾淨、品質好,簡單烹飪就可以非常美味。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 比如洗淨後直接在炭火上燻烤。
  • 不一會原本緊閉著的蟶殼就因為高溫而打開。這時,用刷子蘸油輕刷過蟶子,薄薄的油脂不一會就吱吱作響,蟶殼表面逐漸散發出金黃的色澤,沁人的香氣在空氣中四溢。原本爽嫩細滑的蟶肉隨著水分的流失,又多了幾分酥脆。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 也可以鹽焗。
  • 把蟶子反覆搓揉洗去表面的泥沙,用刀口劃開蟶子的背部,再將處理過的蟶子放到碗中不斷搖晃,進一步排出蟶子體內所殘留的汙垢,之後再次清洗。
  • 接下來,將鹽巴均勻的鋪在錫箔紙上,蟶子開口朝下,背部朝上依次排入,在灶臺上小火烘烤。10分鐘之後,水汽開始在蟶子上方凝結,撒上蔥花和蒜蓉,一道鹽焗蟶子就算大功告成。

做法簡單,味道鮮美,這樣的蟶子怎不令人食指大動?

遊客吃美了,開心的是攤主,慶典期間每天備貨1500斤還怕不夠,他們甚至能遇到嘗一口就買5筐的“豪客”。

而喜上眉梢的則是當地的蟶子養殖戶。隨著美食節年復一年地舉辦,當地蟶子的知名度變高了,各地經銷商聞風而至,為養殖戶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小知識

如今人們在市面上常吃的蟶子,主要是來自毛蟶科縊蟶屬的縊蟶,也有地方賣外表細長的蟶子,那是來自竹蟶科竹蟶屬的竹蟶。

蟶子的季節性很強,通常4月上市,最好吃的季節是4月到5月,肉質細膩、甘美豐腴。但縊蟶屬的一個品種近江蟶,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從前一年5月播撒種苗,到來年的2月份就能夠達到上市標準。

顧客嘗一口買五筐!“小菜”這樣賣,輕鬆贏市場

除了鮮食蟶子,蟶乾拿去煲湯也是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