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式和80式坦克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红豆杉wer

从外观上来看,79式主战坦克与80式主战坦克最大的不同,就是负重轮数量和炮管热护套有所区别。79式主战坦克,有5对大直径负重轮,炮管热护套的固定带比较复杂。而80式主战坦克,则改进成了6对小直径负重轮,炮管热护套更加简洁。另外,虽然两种主战坦克都是半球形铸造炮塔,但是炮塔上还安装了79式没有装备的东西,例如烟幕弹发射器。

79式主战坦克

79式主战坦克,可以说是69系列坦克的改进版本。这款坦克在研制期间被称为69-III(工厂代号为WZ121D)坦克。1981年,生产出一台初期样车。1983年,生产出2台正式样车,随后通过相关方面的测试。

1984年,第一批次69-III坦克开始生产。1984年10月1日,69-III坦克参加我国35周年阅兵式,这是它首次亮相。1986年1月,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工作委员会将69-III坦克式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79式坦克。79式坦克,相比于以前的69式坦克,使用了国内外多项新技术,其主要改进有以下几方面:

79式主战坦克

1.我国第一种使用可拆卸式挂胶履带的坦克。

2.我国第一种装有在核生化警报系统的坦克。在这种系统启动时,可自动关闭所有舱门。

3.主炮为一门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这款坦克炮是经奥地利许可生产的L7型52倍径105毫米坦克炮,原为英国皇家兵工厂产品),火炮身管外有热护套、炮口有校炮镜。

4.装有英国马可尼公司TSFCS型简易火控系统。使其具备白天或夜间,在短停可运动情况下,对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的能力。在1000米距离上,首发命中率达80%以上。

5.装有第二代被动式微光夜视系统,取代了69系列坦克的主动红外夜视器材。

6.动力系统为一台12150L-7BW型水冷12缸V型柴油机,可提供580匹马力。

7.车体两侧装有橡胶裙板。

80式主战坦克

80式主战坦克,可以说是以79式坦克和第二代坦克试验车(WZ1225)为基础,综合改进而成的一款坦克,是后来出现的88式坦克的原型车。

1980年11月召开的69(改)坦克方案论证会上,由当时的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提议,将型坦克命名为80式坦克。1981年,80式坦克被定为二代主战坦克继续研制,同年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在这款坦克上,将以前试验样车的一些研究的成果应用。虽然在设计阶段,80式坦克已经开始考虑采用焊接炮塔,但是受苏联的设计思想的影响,还是采用了半球形铸造炮塔。

80式主战坦克与之前坦克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了6对小直径负重轮的底盘(来自于WZ1225试验车),在负重轮上方还有3对托带轮。另外,还换装了一台12150ZL型水冷V型12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可提供730匹马力)。除此之外,还装备了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在战斗室装备有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鼎盛军事

实际上,79式坦克就是69-Ⅲ式,是在69-Ⅱ式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衍生型号,其和80式坦克,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79式坦克有着数十年不变的五对大负重轮。

(79式坦克5对负重轮、密密麻麻的炮管紧箍圈、炮塔无烟雾弹发射器)

而80式坦克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对负重轮,达到了六对负重轮,相应地负重轮直径较之79式坦克要小许多,可谓前进一小步,区别却很大。

此外,79式坦克和80式坦克的区别,还可以从坦克炮的护套上看出来,79式坦克炮管热护套的固定较繁琐,上面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紧箍圈,从图片上来看,整座炮管不亚于有六、七道紧箍圈。

(浩浩荡荡的59式五对轮大军开进)

而80式坦克炮管热护套,外观则相对简洁了许多,除了炮管中段的那个抽气装置外,基本上看不到79坦克上那密密麻麻的紧固圈。

(80式坦克六对负重轮、坦克炮光滑简洁、炮塔上有烟雾发射器)

另外,79坦克炮塔是铸造的半球形状,上面看上去非常光滑,没有干扰弹或烟雾弹发射装置。

而80式坦克尽管也是铸造的半球形状,但由于在炮塔外部左右两侧各装有4联装的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所以貌似炮塔没有79坦克那样的光滑圆润。

2018年4月17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两者设计基础上有很大不同。

79式是69改,69又是59改,所以79是五对轮。

80式虽然炮塔用的是成熟的59设计,但车体原自武装1224项目,80也是依靠这个底盘进入的二代坦克行列,这个底盘是六对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