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我的心理自助歷程|渡過

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我的心理自助历程|渡过

(一)

陷入焦慮、抑鬱症狀三年多後,我開始了心理自助的旅程。

所謂“心理自助”,說白了,不是去找心理諮詢師做諮詢,而是自學。之所以這樣做,原因也很簡單:缺錢。想找個水平高的諮詢師,找不起;找個資質差一些的,對他沒信心,自然不可能有效果。

那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自學,即心理自助。我在讀大學時,選修過心理學課程,有一定的基礎;再買些網上評價不錯的心理自助書籍自學,效果也是很好的。

我看的第一本心理自助書是《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剛開始,我對書中的內容半信半疑。因為缺少直接實踐經驗的支撐,即使理解再深入,也覺得隔了一層,感覺像“精神勝利法”。

但是,按照書中講的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每天自我訓練,做家庭作業,大概過了兩三個星期,思維訓練的效果開始顯現出來。“消極思維反駁法”、“利弊權衡書寫法”等方法組合使用,讓我的消極思維和情緒得到了有效的舒緩。

此外,貫穿整本書的還有這麼一些思想 :

“讓你抑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改變情緒和行為先從重新塑造思維開始”;“想要改變自己抑鬱狀態,主動意願大大增加了痊癒的可能性”……這些思想不僅形成了我的思維慣性,甚至可能在我大腦中形成了溝回。

這本書我前前後後讀了四遍,旅遊時我也喜歡把它帶在身邊,困惑時翻一翻、練一練。最近我由買了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準備慢慢讀,從一個新的側面來加深對這本書的理解。

(二)

第二本書是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是一本身心靈脩行書籍,以一個人的心理歷程來、身份認知、身體聯接(冥想),最後到真我的掙扎。這本書讓我多出一個維度,來了解自己抑鬱的形成原因和合適的應對方法——

“事情都是中性的,讓你產生情緒的只是你對事情的看法”;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張德芬在再版時,提到自己寫完這本書後,還經歷了一段痛苦極了的抑鬱期。她說,她當時沒法用自己寫出的東西拯救自己,這讓我很吃驚。但後來,我想到一句話;醫者難治己。頓時覺得沒那麼難以理解。

所以呀,要徹徹底底地將思想應用到行為之中,確實不是那麼簡單快速的。

第三本是露易絲·海的《生命的重建》。露易絲的獨特經歷讓這本書尤其耀眼,她讓我能夠將軀體症狀和心理狀態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她的筆下,幾乎每一種消極、過度的情緒都對應著軀體症狀。於我而言,這是一個別具一格的維度。

(三)

我覺得,自學心理學是一種最簡單、並能感受心理學強大力量的方式。它切切實實地提升著我的幸福感,幾乎無時無刻,滲透到我的每一個思維之中。

在我看來,抑鬱症狀至少分為三種:思維的抑鬱、情緒的抑鬱、行為的抑鬱。一番折騰下來,我覺得自己思維和情緒的抑鬱好了很多,雖然還會不時出現,但應對起來比較自如;唯有行為的抑鬱(無為狀態)還會規律性地持續,大概每過兩三週我都會出現躁動的徵兆,不想按平常的學習生活方式去“出牌”,易衝動,易懶散。

行為的抑鬱(無為狀態),主要是由長期形成的習慣或者說是潛意識所控制的。這些消極被動的潛意識很少顯現,我也很難覺知到。它控制我的行為時,甚至可能沒經過大腦就已經開始行動並完成了。也就是說,當我產生無為狀態的時候,我需要用意志力對抗的是頑固的隱形慣性思維(潛意識)。

形象地說,我在跟一個“隱形的消極自我”爭辯甚至對抗。通常是“他”贏,原因大概是:

1. 行為的抑鬱對我來說是一種情緒宣洩的提示,它提示我需要用一種合適的方式來舒緩一下;

2. 我被長期形成的消極無為的思維慣性所引導;

3. 很可能也有意志力的問題,我的意志力會規律性地起伏。

如今,我能尋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在行為抑鬱出現徵兆時,出去走一走。一般是到另一個城市找同學朋友聊聊天、散散心。我喜歡這樣,這總能重新燃起我的激情和動力。

我知道,也許這份經歷對我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契機。慢慢地,儘管浮浮沉沉,但我越來越相信這會是生命軌跡中一個難得的契機。

而我,主動捕捉到了它。

蘋果手機用戶讚賞二維碼

◀掃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