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迷你”,淺談《東方華爾街》中的“金融江湖”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隨著《東方華爾街》播出,國內首部金融迷你劇正式拉開序幕。

”金融題材“、”5集迷你劇“、”天王劉德華監製“、“電影質感“、”吳鎮宇、張孝全、余男、桂綸鎂、張可頤、譚耀文、廖啟智等實力派演繹“……以上種種,似乎都在將《東方華爾街》的爆款潛質昭然若揭。(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那麼究竟這部未播口碑先行、一播就引發熱議的迷你劇中藏著一個怎樣的“金融江湖”?它又能否如眾人所願撬開國產迷你劇的大門,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東方華爾街》中的“金融江湖“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東方華爾街》中就藏匿著這樣一個金融江湖。

故事的起點是1997年,落點是2018年,以及接下來的每一個20年。這期間,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金融海嘯量是該劇寫實的關鍵。背靠如此強大的故事背景,《東方華爾街》講述了一隊金融僱傭兵傳奇的復仇故事。其中涉及大量金融、股市元素,被外界譽為另類充滿謊言、詭計、與博弈的“商界無間道”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臺詞沒有一句是多餘的”,是這部劇給演員、給觀眾的第一個直觀感受。於是,第一集中,一塊龐大、神秘而鮮血淋漓的“金融行業”版圖就已經開始繪製了。

為了對抗這種“誰有錢誰就是莊家”的遊戲規則,經濟學教授葉抱一(吳鎮宇 飾)和他的學生韋航(張孝全 飾),還有另外兩位金管局顧問,聯合組成了名為“CASH”的組織。原本四位親密無間的業界精英,想團結起來維持市場公平,維護小股民的利益。

結果教授葉抱一“叛變”了。於是,劇情進入升級版Cash2.0時代,商戰一觸即發,越演越烈。就在劇sir以為接下來就是單純的商戰時,編劇又丟給你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人性思索,剝繭抽絲,一環套一環。一如海報所寫:棋局迷生,棋外有人。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人物、製作、演員、劉德華…《東方華爾街》的爆款關鍵詞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正派或負面反派,非常人性又異常真實。”描述起劇中人物設定時,主演張孝全如是說。單是首集中拋出的種種人物關係和設定,就是最佳佐證。

葉抱一的深不可測,韋航極富正義感的直爽,一碗麵條的功夫,透過兩人的語言、表情交流,直逼觀眾。從一開始就走起了短小而精悍的戲裡人生。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放眼近幾年的劇集市場,不論是《河神》、《白夜追兇》等懸疑探案,還是當年的《宮》、《步步驚心》穿越劇,很大程度看來,“題材”的創新和鮮少無疑是這些劇或成為口碑或成為流量之作的一大加持。

如此看來,《東方華爾街》似乎從一開始就瞄準“爆款”席位。

目前劇已播至第二集,區別於大部分行業劇尤其金融題材的劇集,《東方華爾街》剔除了囉囉嗦嗦的人物前史、不再有離題太遠的情感糾葛,集中聚焦商戰,上演專業版金融江湖風雲。

比如,以前的金融商戰劇大都集中講一些股票買賣,而《東方華爾街》雖然集數很短,卻在刻畫金融江湖的基礎上,覆蓋了1977年到2018年,20年間的金融市場變遷。導演黃國強表示:“想要在這種變遷之下,探索人的初心究竟有沒有改變,這也是和以往劇集不同的地方。”也再一次印證了那句流傳已久的”濃縮才是精華“!

談及同題材劇的類比問題,監製劉德華在發佈會之後的群訪中也坦言:“像《大時代》那樣的劇集,體量比較大,觀眾需要多一些時間慢慢了解每個角色。這次我們著眼在整個時代的改變,在改變中,先給大家一種氛圍,希望以後能夠跟觀眾一起去研究金融世界裡那些真正的趣味。”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從先前放出的幾款片花中不難看出,師徒鬥爭、金錢利益面前的人性暴露、現實社會中的盲目炒股、透支信用卡等,所揭露出的一系列“風雲變幻”戲碼,正是《東方華爾街》的過人之處。

而這一切在實力派演員吳鎮宇、張孝全、余男、桂綸鎂、譚耀文、張可頤的演繹之下,又雙叒叕上演高手過招。電影級別的豪華陣容,將每個人物塑造更加逼真寫實。(ps:該陣容也是匯聚了內地、港臺兩岸三地演員)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第一集中,率先出場的幾位演員就展現出了極佳的表演。譬如:從緬甸回來復仇的張孝全,在麵館找到吳鎮宇,兩人平平靜靜吃了碗餛飩麵,話裡有話,卻都不說破,表面看來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直到結賬那一刻,張孝全才露出狠厲的姿態:“我這次回來,就是要為你做過的事買單的。”

面上帶笑, 眼睛裡卻沒有絲毫笑意。對面的吳鎮宇也堆起一臉笑容,偏偏眼睛裡越來越冷……一言一行,運籌帷幄之間,張弛有力。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當然,這背後自然和導演、編劇,整部劇的製作班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發佈會上,被問及相中這部劇的原因時,劉德華提到了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是關於導演黃國強的故事。

據介紹,黃國強曾經是港視的一個導演,幾年前港視停牌事件,他就是其中一個。後來他找到劉德華,表明自己仍然還是對電視劇最感興趣,正是他身上這種真誠和熱愛打動了劉德華。

此外,《東方華爾街》5集劇集啟用了多個編劇,這樣的高配在整個行業也是極為罕見。整個劇本的走向,讓人不禁聯想到由Fox公司多年前打造的精品美劇:《24小時》。兩部劇都巧妙地圍繞著多時間的概念深入劇情,同時又將時間緊迫感、懸疑情節融入其中。

驚喜的是,在《東方華爾街》中,還呈現出了多線索、多空間敘事以及長時間跨度的美劇風。(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隨著多條人物線,經歷一個接著一個股市風波和跌宕起伏的“有錢有權遊戲”,感受人性的多樣性。在一追到底的表現形式之下,又留有深度的思考空間。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就金融題材劇本的創作而言,專業度和節奏的把控尤為重要。更多時候劇中的角色是籠罩在金融的緊箍咒中,貌似層層遞進,又有意無意間來回串聯,但凡錯過一個細枝末節,很有可能後面就陷入斷層。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而像劇中出現的類似“頭肩底”、“圖標派”、“五倍槓桿”、“孖展”等行業詞彙,一方面,確實彰顯了整部劇的格調;另外,也值得起觀眾反覆推敲和欣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也是劉德華首次觸網,擔任迷你劇監製。可能大部分人更多熟知的是劉德華演員、歌手、明星的身份,但其實,這些年,江湖早已流傳著他眼光獨到的傳說。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發佈會上,他還打趣說到:“這部劇最大的難點在於拍出來如何討好老闆?”作為在影視行業奮戰多年的劉德華等人來說,他們當然知道嘗試的前提和任何一部影視作品,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商業性,那其實這部片子本身估計也會打折扣。

細數他這兩年監製的影片,不論是《桃姐》還是《瘋狂的石頭》,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

有意思的是,近兩年,在我國影視劇市場中開始出現部分主打美劇工業流程、美劇風格的劇

,但實際上,不論是皮相還是骨相,它們距離真正的美劇還是相差較遠。而本次《東方華爾街》的出品公司之一,福斯傳媒集團(Fox Networks Group)正是默多克創立的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y-First Century Fox, Inc.)的子公司,從製作、品相等方面,給《東方華爾街》帶來專業的、真正的美劇風格的加持,行之有效地在華語迷你劇市場還原原汁原味的美劇風格。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一定程度上來講,《東方華爾街》也算是國產“真美劇”的行業代表作。加上企鵝影視的通力合作,其對於開創金融題材迷你劇的先河,可以說是很有底氣了。

國內首部金融迷你劇,意味著什麼?

如果說題材、劇情、演技、專業鍛造的“金融江湖”奠定了《東方華爾街》的爆款基礎,那麼迷你劇則是夯實其行業地位的最佳推手。

先來看,何為迷你劇?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介於電視劇與電影中的一種,簡單說可以理解為投資製作體量相對較小的電影,和平均每集投資製作較大的電視劇。播出渠道上,不在影院上映,只在電視或者視頻平臺播放。

而《東方華爾街》在此基礎上,更是大膽地進行了新的探索和突破。目前推出的第一季,共5集,每集50分鐘。基於劇的體量和製作等維度來說,這也和美劇、英劇如出一轍。譬如,高質感的美劇《行屍走肉》第一季就只有6集,製作團隊選擇用較短的集數交代人物背景和故事主線。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東方華爾街》同樣如此,其在製作上也是保持了美劇、英劇電影般的精良製作和緊張情節,以及這一類型的劇對於細節的精雕細琢和人物刻畫;題材和時長方面,瞄準金融圈。近5個小時,講完所有人物故事,打了一場精彩激烈的金融圈 “嘴炮仗”。兩個字形容:過癮。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基於用戶觀感來講,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碎片化時間閱讀、觀看影視作品成為當下常態。而像《東方華爾街》這類只花5集刻畫出一個完整且質量有保證的作品,完全符合觀眾的觀影形式和需求。

每個人物角色中的多種人性在這部劇中體現尤為明顯和極致。在《東方華爾街》首集中,就先後對葉抱一的多重身份和性格做了深入刻畫。作為教授時的優柔寡斷,副部長背後的隱忍和不甘,身負“救市之父”噱頭以及面對昔日好徒歸來的各種複雜情緒,來回交叉上演;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另一方面,整部劇少去了許多拖泥帶水、盡顯疲態冗長的劇情,在精良的製作之下,每一集、每一幀、每一個畫面都銜接得收放自如。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觀眾儘快入戲,對於後面劇情的鋪墊、烘托等也有很大的幫助。與此同時,觀眾在較短的時間內看完一部完整的劇集,儘快出戏,繼而促成雙贏的觀劇體驗。

“燃、爆、迷你”,浅谈《东方华尔街》中的“金融江湖”

而從資方角度看,迷你劇的投資容量,可將單集成本提高從而做到精品化。並且可以在故事設計,即劇本編排就嘗試進行多季度概念,慢慢養成,也有利於形成新的有價值的IP,良性循環。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東方華爾街》。不論是開播前揭曉的人物海報,還是後期曝光的像桂綸鎂等角色,其實都在有意無意地為第二季埋下伏筆。

一言蔽之,作為一次迷你劇的嘗試,《東方華爾街》本身就極具價值。

首先之於劇,試水的同時亦是突破,更是一次展現自我的機會。可以將優質的內容提供給觀眾觀看,留給大家足夠思考、反省的空間;

再者,縱觀當下的劇集市場,在《東方華爾街》之前,或因為投資、分賬,或因為劇本、題材等內外因素,國內很少有迷你劇出現。此番《東方華爾街》5集迷你劇的嘗試,可謂是卯足了勁。不僅透過展現高水平、高規格的製作,給國產迷你劇加油打氣。也是一次市場關於類型故事、劇集模式身體力行的“試水”。

誠然,儘管後起之秀網劇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市場和用戶的需求、審美仍在不斷地顯露和提升。(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這就需要更多像《東方華爾街》的劇集全方位突破和嘗試,促進中國劇集產業更多元化的發展。

最後,分享《東方華爾街》中三句極具分量的臺詞:

“江湖的背後,從來都是人性的暴露。”

“但凡革命,就會有人流血。”

“雖然是錯,但是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