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如何練就“知行合一”的方法論?本文將為您解答!

「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現實中有一種人,總是希望自己先“知”,然後再去“行”。可天下的知識那麼多,只能把自己活活累死,而終身不能“行”。

先“知”後“行”的人,不僅僅指不去實踐的人,還有一種是“死背書本”知識而不去“思考”的人。

因為王陽明說過,“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行。”

每個人眼睛都能看到100米之內的事物,但是對於盡在咫尺的眼睫毛卻看不到。每個人談到知行的問題時,只能看到現實中發生的事情。

這樣就產生了一種觀點,有些好事只知道不去行,就是錯的。因為知行是合一的,你的“意”一發動,就是“行”了。

「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我看到一個美女,我想要做下作的勾當。難道就是違法了?私慾就像醜惡的雲彩,你每想一次醜惡的事實 ,雲就會加重一分。天長地久,白雲就會成為烏雲,遮蔽你的良知。

由於沒有良知的監控,你就真的會去實踐了。人類刑法上有個名詞叫做犯罪預備。將一個人為了犯罪做了種種準備,但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止了犯罪行為。王陽明談的問題,就是犯罪預備。

即使你永遠不會去實踐,但是你的心中已經實踐了無數回了。

如果心是個罪犯,那你的軀體也好不到那裡去。既然知道了一念發動時候,就已經是行了。我們該如何做呢?王陽明的方法是,只要有一個惡念湧上心頭,就馬上克掉。

荷蘭人數學家說:“知覺就是意識的本能反應,不是思考的結果。大概是意識的原反應。比語言要素通過邏輯系統構件的邏輯關係要更高效,更具有準確性。只是引起意識的本能反應很稀少。

而人類語言意識建立後,這種本能就逐漸退化了。蜜蜂能以最省的方式,精準的建造六角巢穴。他肯定不懂物理學,

他靠的就是本能懂知覺。因為我們在構建邏輯關係時,有極強的目的性,這個目的性,就是私慾。為了構造完美的邏輯關係,我們會左右論證和辯駁。”

這就是說,我們從私心的立場出發,在製造一種東西。這種東西製造出來後,可能是完美的,但他總是有雕琢的痕跡。

雕琢的東西必定是有利慾在,因為我們製造出來的目的,無非是獲得成就感。致良知就是靠直覺。正如一塊磁石,用他去觸碰鐵石,他會吸引。用他觸碰木頭,就沒有任何反應。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論一樣,磁石觸碰鐵石,不是思考、他是鐵,所以要吸他。

觸碰木頭時,也沒有思考,因為他是木頭,所以我不吸他。兩者之間沒有縫隙,沒有停頓。“致良知”也是如此。

為什麼我們很多人不致良知呢?就是因為我們人類,總是在外物世界不停的折騰。把外物世界弄的極為複雜。

在和外部世界的較量中,我們必須絞盡腦汁,反覆思考,如此才能取得勝利。

「知行合一17」王陽明教你“知行合一”的方法論!

在明代,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才開始說話,就要背誦詩書。

少年時期,就開始接觸四書。目的就是為了考中進士做官,所有精力都放在這方面,哪裡有時間去關注良知呢?

在今天,一個孩子的腦子裡,除了必要的書本知識外,還要被迫上各種培訓班,他們哪裡有時間去關注良知呢?

當外部世界已成為一個極為複雜的世界時候,我們面對它們,首先不是要光明自己的良知,而是如何來適應他,如何擊敗他。這諸多的想法就是私慾,就是烏雲。遮蔽了我們的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