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紀曉嵐,人們更願意稱呼他一聲“紀大學士”,更能彰顯出他的學識淵博,然而這位才子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與熒幕上的形象大相徑庭,使聞著大跌眼鏡。

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據史書記載,他“貌寢短視”,不知道意思的可以上網查一查,亦或者繼續往下看。

你們所瞭解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其實是個口吃,這裡要注意的是“口吃”和“毒舌”是兩個概念,紀大學士雖然口吃,卻有著一隻毒舌,從來不會在嘴上功夫上輸給別人,這點可以參考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宮中有位老太監,興許是進宮之前讀過幾年書,肚子裡也有點墨水,而他整天能看到紀曉嵐一幅文人騷客的打扮,手中一把扇子不分春夏秋冬從不離手,第一次看可能還有點新鮮,時間長了肯定會“審美疲勞”。

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更何況憑什麼你讀書能拿扇子裝斯文,我也讀過書卻要在這裡當太監?老太監終於沒忍住給紀曉嵐出了個對聯,對方若是答不出來那大學士的位置也就別座了,手中的那把文人騷客扇也可以扔了,最重要的是後者。

上聯是“小翰林穿冬衣執夏扇,一部《春秋》曾讀否?”,紀曉嵐雖然口吃卻不痴呆,“大學士”的名頭也不是白來的,當即對出了下聯:“老太監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工不工整?意不意外?

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清朝的一些筆記野史中對紀曉嵐還有這樣的描述,說他飲食有怪癖,每頓飯只吃肉不吃飯,五穀雜糧難以下嚥,每天要吃掉十盤肉,大約十斤的分量!與電視劇中的節儉簡直就是兩個人的描述。

與他的飲食怪癖一同記錄的是他的好色,《嘯亭雜錄》中說他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蟲鳴漫錄》中記載他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

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後者更是詳細記錄了他一天“御女”的次數,基本上是起床一次,上朝回來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睡覺前再一次,一天五次,基本天天如是沒有變過,有時候興致來了還要多加幾次,若是一日不近女色就會嘴唇乾裂,渾身抽筋,這是什麼病?!簡直駭人聽聞!

據說他在修“四庫全書”的時候待在宮中好幾天都沒有近女色,突然有一日變得臉紅如火,眼珠子差點瞪出來,皇帝見後大驚,問其原因,紀曉嵐如實回答,乾隆皇帝哈哈大笑賜給了他兩名宮女,這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此人家喻戶曉,一天要吃十斤肉,不近女色便渾身難受

他的好色無需懷疑,許多文獻中都有記載,而且他在六十五歲的時候娶了一位十五歲的小妾,跟他整整相差了五十歲,結果這名小妾兩年就死了,體質孱弱是一方面,經不起折騰應該才是主要。

而且紀曉嵐七十九歲還去逛妓院,當真是清朝男子中的“楷模”,要不怎麼時候他是“奇人”。

當然,紀曉嵐的功績也有目共睹,我們不應因為他個人的私生活而埋沒了他的歷史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