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李白《将进酒》这首诗?

BRANT1324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讲过很多次《将进酒》,关于它的评价也浩如烟海,我来说说自己的感悟。

第一, 语言的直白,充分再现了诗人开口即是诗的天才。有很多诗人写诗极尽痛苦,以苦吟诗人卢延让为代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是李白似乎不假思索,开口便是锦绣华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戴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虽越千年,似乎还活在我们的口头,不是诗胜似诗。我再也找不出,开口即是诗,不用做的诗人。

第二,满是酒气,满是豪情,扑面而来。我不在现场,我也不知道李白喝了多少酒,但透过诗,我知道,李白一定醉了,一定不能自制,我不知道他是借酒发疯,还是真的发酒疯,这种酒后的汪洋恣肆,超过任何一个文人的温柔敦厚。“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用今天的来讲,意思是:岑兄,丹兄,哥们呀,喝呀,喝,别放杯,干了吧。我给你唱支歌,你好好听着……

第三,酒后吐真言,狂妄之至,悲伤之至。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谦谦君子,在这里全看不到了。只有狂妄自比圣人,说什么“古来圣贤皆寂寞”,说什么自己才高八斗,自比曹子建,“陈王昔时宴平乐”。狂妄之后,那种乐极生悲的忧伤,一定是泪眼婆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月日同消万古愁。”这是发自内心难以抑制的悲痛,说完,一定眼泪长流。

第四, 这是一首歌,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唱的,时而急切时而缓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五音俱全,曲折回环,奔涌向前。唱完后,既有一种酣快淋漓的感觉,也有一种余音未尽的忧伤。

一个浪漫主义,哪能说尽天才诗仙李白啊!


木叶看人间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与杜甫的“与现实死磕”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一直高举着“与梦想同步”的旗帜,“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李白这哥们喝的总是“美酒”,而杜甫老师酌的是总是“浊酒”。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这首《将进酒》写得就是和两个朋友喝酒的事儿,有点高,然后信口开河地近乎“胡言乱语”,搞得有点飞扬跋扈而又山高水长,“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不愧是“斗酒诗百篇”,随随便便就成就了一首旷古烁今的经典之作。

天马行空的开场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开场就很拉风,很魔幻的感觉,时空交错,纵横捭阖,左右互搏,这样的大场面可不是一般人能撑得起来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也只有李白能搞出这等新意思,镇得住这样大场面。两句“连珠炮”式的“君不见”的发问,以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推波助澜之势,营造出“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宏大意向,这种排比长句驾轻就熟的运用力敌千钧,虽然我等凡眼肉胎看不出他笔下的万千气象,但读之也不禁被他的狂言唬的五迷三道的,李白这哥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犹如“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一样,又恰如程咬金的“三板斧”、鲁提辖的“三拳头”一般,一出手就是风生水起。就这随手一挥而就的两句神来之笔,很高调很摆谱的感觉瞬间整个提高了整首诗浪漫主义的高度。

天花乱坠的中场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么高调的开场,一般人即使能够勉力为之但也尽显后劲不足,但李白不同,继续一路狂奔高调到底,不冷场,不笑场,而且衔接自然,不动声色中自如切换到酒局主题。

这三句看似“剑走偏锋”但又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在“乘虚蹈隙”中句句尽显风流,那些“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妙句自不必提,“莫使”、“散尽”、“会须”这些句子也是一气贯通,先说不要让酒杯空着,再说钱用掉了会有的怕什么,最终落脚点是“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跳跃性逻辑在李白嘴里是理所当然的,“有多大胆就有多大产”,饮酒作乐的兴头上,怎么能搞得偃旗息鼓呢,哪怕“画饼充饥”,也要“借梯登高”再大战三百回合搞得昏天暗地才是人生至味呀,与苏轼的“人生有味是清欢”不同,李白要的是“烹羊宰牛且为乐”,就是要奢侈要高调要浮夸,要胡吃海喝不醉不罢休,要喝的酣畅淋漓大醉八方才尽兴。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到了必须转折一下了,一直高调到嗨起也不是个事儿,一直一马平川也不是个味儿,在这里,李白这首诗至此处的转折平中见奇,用短句一针见血地直接说事,有一种“神助攻”的味道。估计和他喝酒的这两位哥们也被李白口若悬河的气势所震慑住了,大约应该是“停杯投箸”了吧,被李白的余光瞥见,马上直呼其名说道:“你们两个怎么不喝了呀,搞什么名堂,快点快点,不要停下来,快干快干”。这些短句的运用可谓把整首诗的节奏换了一拍,再次掀起了另一次高潮。于是,才有了“请君为我倾耳听”的“下半场”的“对酒当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着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謔。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际,“独白”的李白变成了“独唱”的李白,这位才高八斗的哥们唱起来也是与众不同,气派十足,气场全开,承上启下,借古说今,一波三折中把这首诗的情绪推向了一个新境界。先延续上半场的自我感觉说起,表明自己富贵生活不足道而“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鲜明态度,然后曲风一变,从“古来圣贤”和“陈王昔时”说起,用典不多但恰到好处,信手拈来唱得头头是道,设想如果完全自说自话自我标榜的话,这首诗难免还是流于平铺直叙,给人的感觉也没有这样深刻。唱来唱去但“句句不离本行”,“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再次直奔主题,那就是不要说钱少,还是喝酒吧,很好地呼应了“将进酒”的主旨,而且丝毫不显得牵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古来与当下之间展现出了自己那种“豪饮”的风范,但却有一种化豪气为悲壮的情绪郁结其中,愤慨而又能收放自如,实为难得。

天衣无缝的后场曲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世上也没有总是“未完待续”的故事,此情此境,从“鸣锣开场”开始到“紧锣密鼓”中场终于此刻到了“鸣金收兵”的时候了,在这样风风火火的酒局中,李白这哥们直到最后都是以“凌波微步”般的姿态“更上一层楼”,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终成这一首千古名篇。

歌唱好了,酒还是要喝的,实在不行,那些“五花马、千金裘”也得叫孩儿们拿出来换美酒了呀,这种“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态度毫不躲着掖着地锋芒毕露,先“与尔同销万古愁”再说,正所谓“只不过是一场生活”、“只不过是一场命运”、“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这样的李白可爱至极又可敬至极,最后一句与此前内容相呼应且有一种环环相扣的“连环套”的意味,别有一番“言尽意未尽,意尽情犹在”的滋味在其中。

太白谪仙的这首《将进酒》,正如明朝被人称之“杨戍仙”的杨升庵所言:“太白狂歌。实中玄理,非故为狂语者。”此言不虚,这首诗中章句的长短相应、音律的奇正相辅、意向的虚实相合、情感的悲喜相随,其变幻莫测手法运用的得心应手,把其中蕴含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喜乐哀愁的情绪表达地淋漓尽致,堪称千古无双。


不一样的解读,别一般的滋味。


罗兴

李白的《将进酒》是喷出来的!其实是对皇上的宣泄!加上当时的心情!



李白当然不会蠢到直接骂皇上,但诗仙心中的郁闷总是要喷出来才痛快!

李白在长安干了三年,基本工作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三陪。

唐玄宗把杨贵妃宠得宝贝旮瘩似的,两人本来年龄相差又大。岂容得李白经常来个“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首不够还来三首清平调。

完全是色迷迷盯着杨玉环写的嘛。

这还不算,李白还整出个《长相思》来:“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这不是暗恋玉环是什么?李白这小子不厚道哇。李隆基不舒服了,此人不宜久留,一个字:滚!

就这样,李白被皇上赐金还乡,心中闷闷不乐,约了几个朋友到长安酒楼吃酒,李酒仙吃到酒醉,口一张,半个盛唐,千古绝唱《将进酒》就喷出来了!

《将进酒》这首诗大气得很,不拘一格又朗朗上口,直抒情怀不吐不快,引典用经一气哈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话说给皇上听,皇上也没辙,本来如此。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肿么样?皇上您没我潇洒吧?)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不过如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何愁之有,无非玉环妹妹也!)



就这样评价《将进酒》,有看法请留言:


呆呆熊沙龙

提起诗仙,马上就会让人想起诗人李白,这个唐朝浪漫主义大诗人,他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其中《将进酒》是唐代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多是饮酒放歌之事,李白借酒浇愁,极充分代表了他的个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着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謔。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之水涛涛不觉奔入东海,怎么早晨满头黑发的年迈父母,黄昏却是满头银丝绕,人生需当纵情欢乐,莫使空酒对明月。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价值意义,就算千金散尽,还会在得来,今天我们痛快的饮酒,三百杯也不多,岑夫子,丹丘生,要畅饮不要停下来,我给你们大声唱歌,你们要仔细倾听,整天山珍海味的富贵生活有什么好珍惜的,只愿意醉生梦死无需醒来,自古圣贤皆冷落,唯有会喝酒美名传,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知道吗,喝酒千万杯,让大家尽情畅饮欢乐,主人,你怎么说钱不够,快去只管买酒让我们喝够,那些很名贵的五花良马,名贵的狐裘,都让小儿拿去换酒啊,来一起喝,喝的无尽万古长愁!



这首诗是当时李白和岑夫子,应邀到嵩山丹丘生那里喝酒。经常喝酒放歌,因为当时距唐太宗,赐金放还不得志已有八年之久,李白所谓怀才不遇而不遇合,而喝酒言欢,借酒抒情。


唯美行者

李白是天才,是属于不羁的天才。他就象一匹野马,纵横驰骋在盛唐的诗坛上。李白第一次去长安,贺之章老前辈看了李白的诗文后说:"子谪仙人也”。说李白是从天上被贬到凡间的一个仙人。杜甫有一首“赠李白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拨扈为谁雄。

从杜甫的这首《赠李白》诗可以看出,李白的这一生,求仕失败,求隐失败。一个天才,无用寂寞。只剩下痛饮狂歌之外,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天才心里的痛苦和寂寞呢。李白心怀天才空度日,日子就好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间过得太快了,就好象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既然是这样,不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当然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花尽还复来。如果遇上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今天就有机会,快拉上岑夫子,丹丘生,请他们饮酒。不停地喝吧,喝多了咱高歌一曲,解下酒气。你们要好好地听。我的歌说呀,再美妙的音乐,再美好的饮食,又有什么呢?不如喝醉了吧,我宁願长醉不愿醒。你们看,古来有才能的人都是很寂寞的,唯有能喝酒会喝酒的人,他们的名字才会留传下来。你们看三国魏陈王曹植,在平乐观设宴,一斗酒就要花十千钱,真的美酒。没所谓,高兴就好,尽量喝。我们也要这样,有美酒,尽管拿来,尽量喝。不要怕我没有酒钱,尽去把我的五花马,千金裘拿去当了,去换酒钱。去叫酒保小儿快点把美酒拿多点出来,我要与你们一起把万古以来的忧愁都喝忘掉!

此诗借酒抒怀,诗人睥睨权贵,弃绝世俗,在醉乡中实现对不如意现实的超越。这首诗本来是在比较消沉的情绪中写的,但人们读后都有一种亢奋精神在涌动,好象说出了许多心里话。这首诗真的很神奇,是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有一种天才的想象和飞扬气势的诗。


士心日月18

唐朝大诗人李白《将进酒》千古流芳,多少人吟颂。主要李白和两位好友岑夫子,丹丘生开怀畅饮。以两句引人入胜的句子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下一句峰转世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百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的岁月凄凉,朝暮的巨变。下一句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进入正题,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开始写到现在,大诗人对酒足以爱好,胜过千金。恰和与岑夫子,丹丘生开怀当然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对开怀畅饮,不拘一格人生的渴望和期待。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大诗人李白对酒痴到醉生梦死,对酒爱怜胜过千金,胜过五花马,千金裘。对酒钟情,胜过钟鼓馔玉,让人惊叹,一个经历人世间悲欢离合,大起大落的诗人,顿悟人生要尽饮尽欢。功名利禄算什么,朝暮之间,钟鼓馔玉算什么,谈笑之间。五花马,千金裘算什么,身外之物。只有开怀畅饮,才会留芳千古。多么宽广的胸襟,置身事外,淡泊名利。多么豪情万丈,豁然开朗。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舒发诗人的不平之气,真是荡气回肠。




一路向上向善

《将进酒》题目的意思是《劝酒歌》,是借古题“填之意申己意”。该诗是汉乐府短箫饶歌二十二曲之一,多数写的是饮酒高歌的事。该诗是作者遭到诽谤离开京城长安后所作,时间大约天宝十一年(752)。当时李白正与友人岑勋在嵩山颍阳隐居的好友元丹丘家作客,三人经常登山宴饮。借助酒兴和诗意,作为富有浪漫诗人李白,便把满心幽怨一吐出来。

该诗以富满气势的排比句下笔,首句写出大河来回去势不可阻和不可回之势。一来一回,強烈反复咏叹之味。下句笔锋一转,将从少年到老年人生过程用比喻成“朝”“暮”间的变化的事。·对人生感慨万分,是那样短暂。上下句分别从空间角度和从时间角度进行夸张。

然而下边却一转悲凉之情调,变得欢快起来。在让人如闻诗人的劝酒高声之时,也使诗歌的节奏有所变化。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描写出人逢知己人时,诗人要对友人高歌。之后八句是诗人歌中内容。反咉了诗人心中十分沉重和忧愤。

刚坦然表述完自己心情,诗人又开始说酒,并且情绪高涨,越来越狂妄,在意犹末尽的诗情中又凸现岀诗人感情的奔流激荡。

假若李白没有人生之坎坷和历经,沒有那种奔放和毫迈的浪漫之情怀。凭空去写,也许写不出这首诗。


颍滨柳

诗仙李白《将进酒》这首诗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充分体现了诗仙浪漫主义情怀和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诗的开篇直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气壮山河很能震撼人心,极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使读者为之倾倒。在诗中诗仙还直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充分表现了大诗人李白蔑视一切权贵和金钱的大无畏精神,显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豪情壮志。读后深感这是李白诗中写得最酣畅淋漓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9236于水

简答之:一、酒壮豪气胆,由诗品见人品更见酒品,三者在诗中融为一体。

二、意象恢弘有气势,震撼人心。


三、对比晓理,直刀切入。

四、气韵流畅,一气呵成,全无扭捏作腔之态,若开篇黄河之水奔腾翻涌,滚滚而来。

五、感情真挚,令诗中饮者和诗读者深切领会。

总此五点,千百年来,使人领略到李白之性真、思奇、文幻、词妙,若李诗只此一篇亦足以名垂千古。


禅意与人生

(将进酒)是李白万千诗歌中最具影响力的的一首。它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给人带入一个全新的饮酒感受。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诗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气磅礴的诗句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令人眼前一亮,喝酒吟诗是文人骚客的一种雅兴。也是一种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