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及时行乐”与范仲淹“先忧后乐”两种思想如何解读?

丹丘生的道


屁股决定抱负,眼光确定胸襟。

倘若范文正不是一个官员,或者像韩愈柳宗元苏东坡那样被贬得找不到北,恐怕他也会大发牢骚,整日抽烟喝酒办派对,大肆在诗文中表达“及时行乐”或者“一尊还酹江月”。

假设永王造反成功,李白成了中书侍郎。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来到岳阳楼,自然不可能像杜公一样吟赋“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到那时也一定会写诗文来说诸葛亮,说管仲,说谢安,只不过是以另一种角度来诠释。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思维宽度。

如果马云现在做他的黄页,那么他根本没有心情没有时间去说什么O2O或者我们要改变银行。马化腾在做他的程序员,任正非做它的技术员,谁会有心思去想什么微信小程序或者5G的未来?

朱无璋在放牛时所想的不过是温饱,当上将领时也不过想的是别输得太难看,就算是缓称王阶段也想的是先活下来。群雄争霸之前,他不会细想什么治理天下驾驭群臣开创三百年大明江山。

刘邦也是如此,当他是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想的不过是多交几个朋友,多混点银子,少担点责任,或者回到家里找个理由和吕雉说工作太忙了,你先吃吧!就算后来被逼当了反革命头目,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要成为天下之主,掌管整个江山。他当时想的就是几百弟兄的吃喝,以及如何找一个大树先傍上再说。顶天是抢粮抢地,以后做一个分封的诸侯?当皇帝,他想都不敢想!

所以,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并不可耻。范文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再正常不过。

不见得谁高谁低!

同理,猪肉价格为什么不降到14元钱一斤和城镇民生基础建设分为三步走,不见得谁大谁小。


亦有所思


李白自幼勤奋好学,一心报国,可惜命运坎坷,一生漂泊。

他最为得意的一段时光就是天宝元年,在贺知章的举荐下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留他在翰林院工作,其职务主要是给皇帝写诗,可惜受人嫉恨,终被冷落。官丢人去,半生凄苦。

李白官场失意,决定广交天下诗友,游山玩水,喝酒吟诗,终究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李白生性浪漫 ,其诗大气磅礴,对酒当歌,快意恩仇!他仕途不顺,不仅错投永王,惨遭囹圄。又遇安史之乱,结果被流放夜郎,后贫困而亡。

所以,我个人认为李白之所以提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是与他的人生境遇有关。他满腹经纶,才思敏捷,本来想做一个大官,渴望做出一番事业。可惜怀才不遇,理想破灭。所以才寄情于山水之间,痛痛快快的喝酒写诗,提倡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

那么,范仲淹作为一个官场还算得意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理想之大,格局之深是李白望尘莫及的!

范仲淹身处重文轻武的北宋时期,文人地位空前提高,由他发起的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等10项政治改革,旨在惩治官吏,提高效率,减轻徭役,富国强民的目的。可惜,庆历新政严重的影响了官员阶级的利益,终遭失败。

所以,改革失败,范仲淹被贬出京,却仍然不惧失败,矢志不渝,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坦荡胸怀。其所作《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天下。

范仲淹出身贫苦,深知人间疾苦,所以他悲天悯人的情怀,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以天下为己任,其人格之高尚,胸怀之坦荡让人敬佩不已。

他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是却给后来的王安石做了很好的榜样。他提出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影响深远。其人格之高尚,乃士大夫之典范;其思想之伟大,乃政治家之翘楚!




Wait柏拉图


李白在其诗歌《将进酒》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篇诗歌单从这句看到的李白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应该是处于一个比较得意的时候,但是从李白整个时期来说,李白本身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他有读书人的傲气,他的才华成就了他,也毁了他,因为他的恃才傲物,导致被朝廷中的官员所排挤,最终不得重用,而《将进酒》的创作背景也刚好是在李白在政治仕途中接连收到打击后所创作的,在将近酒中能看到李白对于未来政治仕途的消极态度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又有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或是傲气比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认为他的被排挤,在官场中的不顺利皆是因为自身过于优秀,他对自身的定位是“圣贤”,因此李白在及时行乐时,更多的是对自身仕途不顺的发泄,只是圣贤如李白,又岂会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道理。

至于范工在《岳阳楼记》中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说法,范工在创作《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的心境与李白的心境的不一样的,范工的好友滕子京在被派往巴陵郡驻守时属于降职,但是,在滕子京的治理下,巴陵郡反而要比从前更好,而范工在次年去看望好友时,二人前往岳阳楼,并写下了岳阳楼记。因此,范工的先忧而乐,虽谨慎,但却是喜悦后的感慨,对比李白失意后的大气,我个人而言,还是更为认可日常的谨慎。


一屉汤包


对于李白“及时行乐”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两种思想的解读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得意之时,二是失意之时。

先说说李白得意之时,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接到唐玄宗的诏书招其进京,欣喜若狂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里面有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戴建业教授在讲解这一句诗时说:“一看到他这个DeXing就当不了官!李白是唐代自我感觉最好的一个,李白有文才、诗才有目共睹,但他还觉得自己很有政治才干。”李白之才冠盖古今,无可厚非,若说为官只怕是是不太乐观了,日日欢歌,夜夜醉酒,桀骜不驯,如何上立于朝堂,下临于百姓?

再说说李白失意之时,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赐金放还”已有八年,流落嵩山作《将进酒》一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我不想过多的解析此诗,关于饮酒之诗毫无争议当推第一,但豪迈奔放,荡气回肠之余也流露出了消极悲愤,及时行乐之情,空有一腔热血,豪气干云最终都付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了……

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嗜酒如命的酒徒,一个放荡不羁的狂客。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陈州通判,后至参知政事。其诗词意境雄浑壮阔,厚重深邃,感情饱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一生宦海沉浮几十载,历经贬谪十数次,纵观其一生诗词文章,没有一句宣泄谤世之言,没有一句怨天尤人之语。居庙堂之高鞠躬尽瘁,流江湖之远忧国忧民。得意之时励精图治,推行庆历新政,失意之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死后更是获得了封建社会文官的最高荣誉——谥号“文正”!

范仲淹不仅仅是一个满腹经纶的诗人词人,一个刚正不阿的君子,更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一家之言,断章取义,有失偏颇,如有不喜,且喷之,并赐教,此谢过!


楚襄蛮


李白的“及时行乐”思想用李白的诗词感受就更直观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短短的两句诗,将李白的豪放和逍遥展露无遗,也许你会以为李白是在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写下的这首诗,恰恰相反,这是在李白因才华被皇帝招进翰林,终于开始施展人生才学和抱负,但是被权贵进谗言,被皇帝流放,在流放的过程中,与好友岑夫子、元丹丘登嵩山,在登高畅饮中写下《将进酒》,虽处在人生灰暗的时期,但仍然狂放不羁、纵情豁达的人生状态。而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也是在人生遭遇低估是所写,当时北宋王朝内忧外患、摇摇欲坠,范仲淹等人试图改革图强,但是失败了,后来被贬放到邓州,在邓州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篇。两者遭遇类似,但是对人生的选择不同,为什么呢?相对于李白的及时行乐,范仲淹的先忧后乐强调奉献,我们能说先忧后乐更高尚吗?其实不是的,对李白来说,虽然在人生低谷,可是也要过好生活,纵情高歌啊,自己的生活都没经营好,谈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李白豪放、浪漫的性格决定的。而对范仲淹来说,国家危急,虽处江湖之远,仍忧其君,他的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值得歌颂、永放光芒,这也是范仲淹的性格和选择决定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哪种选择是对的,哪种是错的,适合自己,从心出发。人生不是永远处在某个时刻,人生是一段旅程,起时坦然、落时淡然。


虎天翼浅谈


李白“及时行乐”与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看似是两极分化的,但想要准确理解,还得结合人物的生平际遇与理想抱负来看。实际上,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

“及时行乐”的个人生活态度

“及时行乐”说的是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尽情享受生命的酸甜苦辣。

它是一个非常个人、非常自我的人生态度,强调自身的生命价值。

“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

“先忧后乐”来自于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是要心怀天下,把人民的幸福放在首要位置,自己个人的悲欢喜乐都是次要的。这样的人生态度强调的是人间大爱,格局更加宽广。

但是仅凭这个我们就能判断李白的境界不如范仲淹吗?我认为是有失偏颇的。

出世与入仕

古代文人的人生方向,大致可以分为出世与入仕两个。

入仕很好理解,就是入朝为官。苏轼、王安石、白居易等等,很多文人都曾经在仕途跋涉,或身居高位、或屡遭贬谪,但他们大多都是心怀天下,期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

范仲淹就是仕途典范,而且他文武兼备,政绩斐然。或许就是看多了民间疾苦与边塞苍凉,他励精图治,

将个人理想与家国大义相结合,从而有了“先忧后乐”的名句传世。

出世与之相反,是要远离官场,甚至远离红尘。比如蔑视礼法的竹林七贤,比如辞官回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李白其实只能勉强算是出世,因为他年轻时一心想要做官,并得唐玄宗传召,有“力士脱靴”的典故。只是他一直仕途不畅,最终干脆寄情山水,聊以慰藉。

所以,在这种理想抱负不得施展的情况下,李白产生“及时行乐”的念头,也是一种无奈吧。


喝着汽水看着书


李白“及时行乐”与范仲淹“先忧后乐”两种思想如何解读?

其实,这是古代文人的两种处世态度而已。

一、积极的、向上的处世态度。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古仁人之心,不似一般的骚客文人,当身处逆境时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身处顺境时,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者矣。而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考虑的不是自己那点蝇头小事,而是心怀天下,时刻考虑的是国家的安危,黎民的福祇。当国家有难时他们心急如焚,积极的出主意想办法。当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时,他们才看到眼里,乐在心里。这样的仁人志士本就和范仲淹是同路人。

二、消极的、顽世不恭的处世态度。象李白、陶渊明这样,本以为满身的才学,一腔报国的雄心壮志。怎奈,朝庭奸臣当道,官场黑暗,满腔抱负无以施展,只得辞职回到民间。心中苦闷,无以排解,只得以酒消愁。说是“及时行乐”,心中也高兴不到哪儿去,只不过是喝酒麻醉自己罢了。这种心态是大多数失意文人普遍存在的。正如李白自己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事无补。

不管象范仲淹,陆游,辛弃疾等人这样无论身居庙堂还是处在江湖都胸怀天下的仁人志士,还是象陶渊明,李白这样的及时行乐的失意文人,他们都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白杨731


李白的“及时行乐”在他的《将进酒》中体现得很明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李白一生才华横溢又放浪不羁,他并非从来对国家社会漠不关心,作为才子的他也曾受到唐玄宗的宠信,但是后来遭到小人谗言诽谤,人生之路也颇为坎坷。这便促成了他“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范仲淹与李白不同。先忧后乐出自他的《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一个人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应该把国家社会放在心上。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政绩卓著,秉公直言,做了许多对国家有利的事。

“及时行乐”和“先忧后乐”这两种思想看似都有道理,却又相互矛盾。“及时行乐”强调个人的享乐与满足,而“先忧后乐”强调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纠结谁对谁错。这就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由人组成,个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所以,一个人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实现个人的“行乐”,而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忧国忧民而从中体会不到任何的价值或满足,他也是坚持不下去的。简单地说,最合适的莫过于在满足自己和奉献社会中间找到一个折中的平衡点。当然,如果你是像范仲淹那样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从奉献社会中自己也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极大的快乐与满足,达到“行乐”的目的,自然是再好不过。这也是我们现在价值观所倡导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卉说文史


两者并不相悖。

李白的及时行乐是他的生活态度。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是指政治抱负。

李白同样忧国忧民,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他时刻想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虽官路坎坷,未改初心。李白61岁高龄时,听说李光弼东镇临淮,立即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

饮酒行乐,只是李白郁郁不得志时排解心中烦恼的外在表象,李白的家国情怀大着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范仲淹文武兼备,勤政爱民,心系国家安危,但同时也很会生活。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看重一小歌妓,后来范仲淹调回京城,就给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诗: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魏介心领神会,就把小歌妓买来转送范仲淹。


微山秋水


诗词歌赋是典型的世俗文化,李白做为流传千古的诗人,是世俗文化的领军人物弄潮儿,有些类似我们当今的明星人物。

而范仲淹是文人也是重要的官僚,下面有无数的黎民百姓等他悬壶济世,中国的士大夫多有忧患意识,范仲淹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样,因此有些忧患和慈悲。

二者其实对社会一样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