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林也程

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意识一直停留在精神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受限的。

01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的区别是因为他们的觉知无法回到身体上来,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

人一直存在有两种世界,一是精神意识世界,一是身体物质世界。

正常人是意识在精神和身体双重轮流,而精神病人他们的意识回不到身体上来,一直停留在精神世界。

就是所谓的左脑和右脑思维方式,精神病人一直停留在右脑思维,完全没有调动左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无秩序的,是没有理由的,是一直活在幻想世界里。

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所有的限制,框架都没有,他们仿佛可以看见精神世界中的现象,也确实是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幻象。

02

哲学问题就是思考人生本质问题,这种本质问题就是从无秩序中寻找规律问题,寻找人类根源问题。

思考哲学上的问题,需要敢想,没有给自己的思维限制。

就如爱因期坦的光速论,时间论,这些理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无意间某一时刻的想法,如最开始人类是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上天,到如今天飞机,战机。

只有敢想,敢假设的人,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人生哲学上的意义。而哲学问题其实一直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追寻自然界的奥秘,而这样的问题起初都是敢想,无秩序的,无理由的慢慢才转化为哲学。

03

当精神病人一直活在幻象里的精神世界里,敢想、无限制在他们的眼中是正常的。他们喜欢在无秩序精神世界里找相同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的精神才会安静。

他们有时看着天空,我们看见的是物质的云层,在精神病人的眼中,是各样各样的故事,或者是某一种无法言表的现象。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只有自己和那些奇怪的东西,而身边的人才是奇怪的。

他们观察到的东西,比正常人更宽广,他们非常喜欢思考哲学上的东西,就如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可以发现,精神病人的幻想世界是奇特的,而他们大脑也更喜欢沉浸于这样幻象中,只有同时拥有左脑逻辑性的思维,才能发现乱想中的规律。

所以有些精神病人是会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什么是精神病?尤其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这本身就可以是个哲学问题。因此题主在接触过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后,产生了迷茫这很正常,作为医学生,既然对此发生兴趣,那你不能只满足于医学精神病学,还得去看看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探索这个问题的。

这就犹如那著名的三大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何处去

这要么是哲学三大问要么是门卫三大问。你得分得清场合,分得清你就是正常人,分不清那你可能就是精神病人。

《古典时期疯狂史》又叫《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这大概是系统性的第一本抛开医学,而是从文化史和医学史的角度讨论历史上疯狂这个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在欧洲中世纪,疯狂一度被认为是女人的子宫引发了歇斯底里的泼妇病症。后来疯狂又被看做是灵魂的疾病,直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疯狂才被看做是一种精神病。而在福柯看来,普遍的意识型态倾向,社会观念对道德标准与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会达到这样一种糟糕的结果:“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以此表达对社会规训的不满。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住在精神病院的疯子一种是住在精神病院外的疯子。而实际上前苏联诊断疯子的标准中就有消极怠工这条,消极怠工者就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去强制劳作。而且谁是疯子谁不是疯子,标准变换莫测,颇有1+1等于几,得看上面怎么想。

但抛开政治影响,精神分裂症依然是一种客观的病症,这种病症的大脑物质基础的改变已经被发现和观察到了,而这样的不同之处,是否让患者更容易陷在【哲学思考】中难以自拔?可以是待研究的科学问题,而不再是哲学问题。

科学的任务正是不断的将哲学问题科学化,比如那著名的三大问题,如今或多或少都有了科学的答案。

你是谁

我是基因和环境互动的产物,而神经连接组定义了此时此刻的我,神经连接组稳定,我的表现就稳定,但如果受到身体、文化和观念等的剧烈冲击,改变了我的神经连接组状态,那我也就不再是现在的我,而成为了新我。

从默认信中医的状态转变到怀疑中医到否定中医,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依不同的情况这个过程有长有短。

你从哪里来

这是问本源问题,那一路追溯就必然遇到生命起源这样的大问题,如今正在研究中,有一些假说,比如RNA世界,以及RNA和小肽杂合的世界等等。

RNA左手牵着DNA,右手拉着蛋白质

你向何处去

这是问人类的未来演化,只能说预测未来是最困难的,尤其是人类这种深受文化影响的物种。但人类要么在地球上等死,要么主动到太空去探索,离开地球,延长物种寿命。人类能建造科技版诺亚方舟带走地球生物吗,现在没有答案。

真人版钢铁侠(SpaceX老总 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的行动,或许暗示着人类的去处


三思逍遥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我们之所以认定他们的行为异常,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极度偏离我们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曾经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国王受到诅咒,让他的国民喝了井水后都变成精神病,然后这个国王看着臣民们都精神异常,他也无法管理这个国家了,内心很痛苦。突然有一天,他想了个办法,自己也去喝了井水,于是也和臣民价值观保持一致,又能很好地管理这个国家了。所以我们有时就想,精神病人很多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这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国王与臣民,大家都像是生活在不同思想的平行空间里,谁能说哪个对哪个错能?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就会知道这两种人的共性都是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只是我们不能够理解而已。而之所以称为常人,是因为可能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物质世界的争夺,而那些天才和疯子往往摆脱物质的束缚,生活在精神空间中,而精神层面的往往是哲学性的思考了。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的道理了。就像我们对希特勒评价,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这人就是个精神病人。就像希特勒发表演讲时的表现,他会运用一些在私底下从来没有用过的可怕的词汇来恶意攻击犹太人,但过后他会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回复到一派学者风范,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令人摸不着头脑。

曾经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说精神病的一个来源是因为在原生家庭教养中父母两人价值的背离,导致孩子价值观的不能得到很好的整合,从而让精神分裂。我想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孩子一定有个长时间非常纠结和痛苦的思考,由此衍生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之类的思考来。所以在他们没有完成这份整合,成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这份压抑的思考就得以呈现。有时我想想,为什么伟大的哲学思想大多是诞生于战乱时代,就像我们的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那样,我想可能哲学真的需要痛苦的淬炼了。这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从来也不是无缘无故随便产生的,也一定有很多精神痛苦的经历了。


鹈鹕心理

因为,我曾经患过双相情感障碍。这个也算是,属于精神系列的病。

那么,我自己分析自己,以及观察过周围有精神问题的,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

确确实实,这些人特备爱思考本质的哲学命题。


1.哲学是从追问死亡开始的。

首先,要谈谈哲学的起源。


就是,在人类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

大概刚刚发明了文字,能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思想的时候。

人类的小伙伴,每天还是出去打猎,还是出去跳篝火晚会。


但是突然,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一动也不动的躺在那里了。

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是有一天也会那样。


于是心理就产生了某种恐慌。

这种恐慌促使我们发展出两套东西。

一套就是哲学,另一套就是宗教的起源。


哲学是通过理性来逃避痛苦,宗教是通过相信来逃避痛苦。


2.生命能量接近死亡,容易有存在危机。

在生命能量比较低的人中,经常出现那种死亡恐惧的人中。

他们往往就容易产生和上述野人最开始的追溯类似的情况。


当一个人的生命,自我价值总是出现摇摆不定。

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而且,时常被痛苦,被存在危机折磨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就容易思考哲学。

如果,理性思维不发达的。

可能只能诉诸宗教了。


这样的人往往小时候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太幸福。

对,其早期的童年经历有创伤。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天生就是这种人。



3.生死大事。

这个世界上无非就生死两件大事。


庄子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生,也无时无刻不在死。

所以方生方死。


我们无时无刻不再被死的力量,和生的力量驱赶着。

比如,毁灭,堕落,攻击,懒惰,痛苦,恐惧往往都是死的力量。

而,希望,美好,自由,爱,幸福,宁静,勇敢这些都是生的力量。


死的力量堆积多了,就容易深刻。

比如在维度高的地方就是如此。

北欧俄罗斯就是这样,深刻和抑郁,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精神病也比较多。


不过,探寻死的力量也是有好处的。

让我们用这个力量探索世界。


不过最终,生死并用,才是好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


猫黍说

在说为什么精神病人为什么喜欢讨论哲学问题之前,想先说几个概念:

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哲学

哲学是对基本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而精神病人,则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可能是基因遗传,可能是某此事故造成生理上受损,比如伤了脑袋),或是心理原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再或是两者相互作用(比如心理疾病造成病理变化、病理变化导致心理疾病、两者错综复杂地相互作用等),偏离了正常三观的形成轨道。三观框架的差异,自然导致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不一样。

而我们知道,认识层次从直觉、经验、常识到科学,有时候是困难的。比如我们看到人死后指甲毛发变长,自然而然认为人死后它们还会生长,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比如下面这张图中两个中心黑圆一样大,但看起来右边要大。

经验、直觉、常识的根深蒂固,让我们正常人往往难以相信科学、真理的真面目,更不用说去探索了。(庆幸的是还有许多人富于挑战,不惧普世权威,所以得到许多突破)

但是,精神病人不一样。他们的三观框架不一样,意味着他们有可能跳出我们普世的常识、经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精神病人提出的理论观点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原因。(当然不是所有精神病人都如此,这就像蒙特卡洛扔豆子一般,是随机的,有的人掉到了真理的区域,有的没有)


蚂蚁科学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人性,人类正是因为有了人性,才统治了这个世界;一个人正是因为有了人性,生活才会更加美丽。

人性是什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每个正常人每天都应该问问自己。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更确切地讲,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制度限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它不同于人的天性,人性是一种可培养、可变化的性格特征,具有美丽、丑恶等截然不同的外在表现。一切美德的总和包括坚强、同情、刚毅、公正、善良、友爱等一切值得歌颂的东西。

怎样具有美丽的人性呢?首先就应该使自己有美丽的“人格”,才称得上有“人性”。公正自持、廉洁自守,从来不践踏自己的人格。坚守人格,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职业、事业,都应该相信和保持你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一个失去人性的精神病人,有的人表面看很正常,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十足的精神病人。

不管你是从事医生、商人、律师、小伙计、农夫、议员、政治家,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人”正常的人,有人性的人,而不是一个精神病人。

此外,要使自己有美丽的人性,就应该保持“高贵心灵”。具有高贵心灵的人,他的心胸会成为“美”的艺术馆,没有高贵心灵----没有人性的人会变成恐怖的营垒,人们通常称呼这种人叫“神经病”。比真正的精神病人更可怕万倍。

我宁可一千次容许窃贼从我的居室里盗去我最有价值的珍贵宝贝,也不能容许精神上的敌人----混乱、病态的思想,忧郁、嫉妒、恐惧等来闯入我的心胸,盗去我心中的恬静,每个人也应该一样有这样的胸怀。如果失掉了心中的平安与恬静,生命就变得无意义了。

每个人的小世界、环境,都应该是自己造就的,他可以将忧郁、困苦、恐惧、失望等东西充满他的小世界,使他自己的生命变得悲伤、愁苦精神失常;他也可以排除一切悲愁、恐惧、烦苦等思想,令自己心安。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心中充满各种良好的思想,排除心灵中的丑陋,比之一个轮落为情感的俘虏,为忧郁、颓丧、恐惧等思想所奴隶的人要占便宜得多。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神经失常,有一点精神错乱,比如,要高贵又要低贱;要轻松又要钱多;当了婊子又要立牌坊;要美丽又要丑陋;要尊严又要低俗,哎呀!反正还有许多例子举也举不完,这都是一种不十分明显的精神病态。

一个人应该肃清心中的不良思想,让它们不来叩我们的心扉。让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才算得上是一个正常的“人”,有人性的人,有人性的人,而精神才不会失常。精神病成为不了哲学家,哲学家肯定没有精神病。


璀璨人生150004367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哇。 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倒过来问:“为什么喜欢思考哲学问题的,都成为精神病人?”,这在哲学上是难解之谜,请容我通俗的回答这个问题,看这问题我竟然想到霍金老爷子那般诡异的笑。



大家是否还记得十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武林外传》?其中有一集,姬无命出狱来客栈寻仇,客栈里谁都挡不住,连老白在他面前都成了废柴,这时候,哲学散发出耶稣的光芒,吕秀才只问了姬无命一个问题:“你是谁?” 。

这真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啊,任谁都会被这问题绕入思想的漩涡、不能自拔,直接送精神病院就可以了,而姬无命这样的“亡命之途”居然就困在里面出不来,最后自尽解脱。

大家可以回头看看那一集,吕秀才一句话“说死”姬无命。 因篇幅所限,我们只看吕秀才的句句追问:



吕:“不,你不知道。你是谁?姬无命吗?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他们都可以。但,把这个代号去掉之后呢?你,是谁?”

吕:“当我用‘我’这个代号进行对话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是我,而我也是你呢?”

吕:“那就问几个有意义的。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存在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世界来说,我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是我选择了世界?还是世界选择了我?”

吕:(提高声音)“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有没有尽头?时间有没有长短?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在哪里停止?我在这一刻提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姬在吕秀才一步步诱导中,以“我杀了我”的执念自击天灵盖。



噢,可怜的孩子,需知这些问题只有霍金霍老爷子才能答得出来呀,也许聪明如你,读了他的《时间简史》就能轻松而蔑视地一眼看穿吕秀才的诡计了,还能把他说倒你信不信?

以前上哲学课的时候,哲学老师跟我们说,当时他们同班同学就他一人当了老师,同学们愕然其它人有如何辉煌的前途,老师淡然地说,他们都进精神病院了诶……

所以说哲学,真有把人逼疯的神奇力量。不是精神病人而思考哲学问题,而是思考哲学问题使人成精神病人在那死活绕不出来了!正常人不要随便去碰!

想起成龙电影《我是谁》

我们也会有过这样,拿起手机拨号,对方问:“你是谁?”,我突然愣了一下,“我是谁?”、“我是谁?”,咦,一刹那突然想不起来……


浅默赫虹

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呢?也许并不是 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而是喜欢思考哲学问题的人,有很多都得了精神病!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看到了吗?……智慧。但凡跟智慧这个词挂钩的,这么说吧,基本都是云山雾罩,高大上之余,又让人摸不到头脑。如果什么都能让你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又怎么会有智慧可言呢?


所以,一些大师说出来的话,乍一听如雷贯耳,稍一想不明就里,再深想入醍醐灌顶,睡一觉起来又觉得啥都不是……太多的时候,哲学带给我们的思考恰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各种哲学的学说也都有自己的拥趸。


有些事,不能迷,一入迷就入魔,一旦入魔就算着了道了……因为无论怎么思考,似乎都能找到辩证的解释和证明,在不断的自相矛盾,自我推翻与重建过程中,能够保持不疯的人,不抑郁的人、不精神失常的人,不厌世愤慨的人……那都算躲过一劫了啊!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不是精神病人喜欢讨论哲学,而是喜欢哲学之后,有很多人开始患病!


越夜越激情

精神病患者本来就是“思想家”,只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成体系

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思维超级活跃、思维速度超级快捷,思维内容超级丰富;所有的精神病人都喜欢思考,正因为其喜欢思考,正因为其想象力超级丰富,被其思考的问题多,没有被解答的问题多;还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困惑多,思维向下深入、发展不下去,他们的思维就向上伸展,向高深的境界攀升,以满足自己的思维相关、思维需要,只有这样其思维、思路不会被阻拦,思维内容也不用被检验,思维内容也不会被检验,思维内容也不会被否定,其乐无穷,天马行空、唯我独尊。


思考是一种智力游戏,思考了周围人没有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高深的问题、脱俗的问题、心理的满足感、成就感,高贵感,可以替代社会、世俗对他们不理解、否定带来的痛苦感受。


为什么一些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精神病患者本来就是“思想家”, 只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成体系。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就是思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们没有能力面对现实,没有能力思考现实的问题,他们在现实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规避现实带来的否定、不悦,无可奈何,只得思考高深的哲学问题,以满足自己纯洁高尚,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心理需求。 关注心理,关注我。



绘心桥心理非纸上功夫

因为哲学问题本来就是精神问题。精神病人能实身体会到哲学问题的实质。

故从精神问题中走出来的就是哲学家。走不出来的就是精神病。

哲学家和精神病也许就是孪生兄弟。

又看了你的描述,我也感到确实很震撼。我发现你所说的那几个精神病人所纠缠的问题,正是优秀的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而且还有个共同点是他们二者都思考的很深。

但是对于常人来说,这些问题是无解的。入之太深,纠缠之太真。对于常人来说将会陷进去而走不出来。久而久之就会神经分裂。或者虽然不会分裂,但也会行为异于常人。所以普通人不能陷入那种深思。因此人类精神问题就像一体危险的大河。外表平静,深处汹涌。常人必须有警戒线。

对于优秀哲学家来说,它们见识多,思考多,实践多。尤其它们慧根大。因此它们都能转出来。及其少数人钻透了问题。但也有钻不出来。比如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尼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