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蔣校長推薦:

如果聯想繼續“我行我素”,那麼消費者會用自己的雙腳做出選擇。

近日,隨著“聯想投票門”事件持續發酵,網絡上對聯想可謂是惡評如潮,雖然很快,聯想方面就澄清這是謠言,並拉來了此事件中的另一個主角華為來證其“清白”,但是就算如此,依舊難以挽回其受到重創的口碑。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難道我們的廣大網友真恨聯想嗎?

不!中國網友沒那麼狹隘,我們之所以罵聯想,不是因為我們恨他,而是因為太愛他了,也正是因為這份深入骨髓的愛,我們真的不想看到曾經那個根紅苗正的“國民夢想”再一步步墮落下去。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聯想依舊是中國最能賺錢的電腦生產商,但是,那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聯想。

回首過去,在那個外國電腦獨佔市場,中國人只能用仰望的視角“羨慕嫉妒恨”時,是聯想,用他當時那還略顯單薄的脊樑,一肩挑起了國產電腦征戰世界強者之林的重任。

曾經,當聯想成為國外電影大片的背景時,我們無不為之津津樂道。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曾經,當聯想戰勝一個又一個強手,出現在眾多大型活動中時,我們亦是與有榮焉。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曾經,當聯想將IBM全球PC業務收歸旗下時,我們更是為此歡呼雀躍。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是的,當年的那個聯想,就是我們的自豪,就是我們的驕傲,就是我們內心深處最美好的期盼和記憶。

確實,當時的聯想依舊有很多招黑的地方。比如產品大多以組裝為主。比如國內國外價格倒掛等等。

對此,我們雖然不時會吐槽一下,但我相信很多網友都沒有惡意。因為我們十分清楚,一株幼苗想要成長為參天大樹,註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次異常嚴重的病蟲害,都有可能將其扼殺在成長的途中。

所以,儘管我們對聯想吐槽很多,但我們依舊願意為他掏腰包,依舊願意跟朋友們做推薦,依舊願意全心全意去呵護他。那時的我們,就像是一位位“望子成龍”的父母,打心眼裡覺得孩子還小,就算現在有些小毛病也不打緊,在不久的將來,他一定會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一定會成為最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瑰寶!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可結果呢?

一年年的期盼,換來的不是喜悅,而是一份份難以下嚥的苦澀。

根據2017年一季報,聯想在當期的銷售費用同比增加13%,至6.65億美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為6.64%。然而,聯想當期的研發費用同比下降18%,至2.92億美元,佔營業收入比重為2.92%。

此前的2014到2016財年,聯想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21億美元、14.91億美元、13.62億美元,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4%、3.32%、3.16%,亦是聯想近十年來最高的研發支出佔比。

而同樣是科技企業,華為在2015、2016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00億元、764億元,研發支出佔比分別為12.8%、14.6%。事實上,在過去的10年裡,聯想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為68.5億美元(約為人民幣460億元),遠少於華為2016年一年的研發費用。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我相信,每一個深愛聯想的人,在看到這份數據後都會感到深深的失望。

不大力搞研發的確會省下很多錢,的確會讓利潤最大化,但我們同樣知道,在當今這個你追我趕的大時代,沒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就永遠不會成為世界最頂尖的企業,就永遠只能是一個負責打下手的搬運工。更為重要的,如此這般下去,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卡脖子”。

毫無疑問,這個結果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成為擁有遠大眼光和崇高理想的科技企業王者,那才是我們對聯想的期待!

可惜,原本期望中的“英雄”,最後卻是褪變成了一個只注重眼前利益的“錢串子”,在這種巨大的落差面前,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就算再失望,聯想終歸還是自家的娃,該支持我們還是會支持。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就算是父母,也無法苛求什麼。

可是,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漸漸發現,聯想變了。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網友評論海報門事件:在聯想工作的兄弟們,響應柳傳志“誓死捍衛”之前先想想自己捍衛的是什麼吧。掙多掙少的,吃口飽飯不難。祖宗可不能隨便就賣了。

想當初,當網友們質疑聯想為何在美國賣的同類型商品要比國內更便宜時,聯想官方回答這是因為國內增值稅的關係。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確實,當時這個藉口很有道理。增值稅嗎,只要在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產生附加價值,這筆錢就會由消費者來承擔,而當是的中國,網購業務也好,快遞業務也罷,的的確確沒人家美國發達,無奈下,中國消費者只能依賴一層又一層的中間代理商,這筆錢自然無法省下。

可是,在中國網購業務和快遞業務無比發達的今天,你還拿增值稅來解釋同樣的問題,這說得過去嗎?

或許是因為聯想官方也意識到這種說法不靠譜,“美國之所以便宜,乃是因為美國消費者可以自主選擇配件”的說法隨之應運而生。

但這樣的解釋有用嗎?

事實上,這樣的解釋不但沒有用,反而徹底點燃了中國消費者內心深處的怒火。原因很簡單,為何美國消費者可以選擇這種十分貼心的服務,而中國消費者卻享受不到?這根本就是一種赤裸裸的歧視!

在廣大中國消費者的眼裡,這哪裡還是那個“自家的娃”?這根本就是一頭“有了美國良心的白眼狼”。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如果說此前的我們還只是失望的話,那麼在聯想一次又一次的暴擊下,我們的心,是真的碎了!

而這,正是此次“投票門事件”發生後,會引發網友潮水般批評,甚至喊出“聯想賣國”的最深層次原因。

歸根結底,聯想把國內那些曾深愛過他的人傷得太深太深,以致於當謠言出現後,很多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去維護他,而是覺得這種事聯想真有可能幹的出來。

我相信,作為依舊在使用聯想,依舊沒有放棄愛聯想的人,在此次謠言風波中,肯定有人沒站出來替聯想說一句話。而他們之所以會如此,不是因為不再愛聯想,而是打心底裡希望通過這件事,能讓聯想被“罵醒”。

個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以及無數人的付出才能辦到;而一個品牌的崩塌,幾次錯誤便足以。

不可否認,中國市場很大,聯想當下依舊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在中國,想取聯想而代之的企業同樣不在少數,就像此次謠言風波,誰都無法保證幕後沒有企業在推波助瀾。所以,能讓聯想繼續揮霍的機會,真的已經不多。

如果聯想繼續“我行我素”,那麼消費者會用自己的雙腳做出選擇。

總之,我由衷地希望聯想能在未來越發展越好,能為國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國產貨;我亦由衷地希望,未來當我們再提到“聯想”這個名字時,不再是“美國良心想”,而是那個不忘初心,堂堂正正的“中國良心想”!


消費者是愛著聯想的,只不過愛的不是“美帝良心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