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能否吃“發物”?

經常聽到患者問醫生:我這個病能不能吃“發物”?那到底什麼是“發物”?有哪些食物屬於“發物”?今天就和大家談談“發物”的話題。

【“發物”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明代】 從唐代開始到金元時期,一些醫書中開始有了“動風發熱之物”的說法。直到明代,“發物”這個詞在多部中醫著作中才開始頻繁出現。比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清·陳士鐸《洞天奧旨》等,還有乾隆時期官方編著發行的《醫宗金鑑》。可見中醫確實有“發物”的說法,只不過出現得比較晚。

【中醫對於“發物”缺乏明確分類】 上述中醫著作中,都只提到了哪些病不能吃“發物”,卻沒有指出哪些是“發物”,因此“發物”的分類並不明確。傳統的“發物”大致包括各類海鮮、螃蟹、淡水蝦、甲魚、牛羊肉、鵝肉、鯉魚、鱔魚、雄雞肉、芋頭、香菜、韭菜、春筍、香椿,甚至有些地方把豬肉、雞肉和雞蛋也算作“發物”。

生病了能否吃“發物”?

【皮膚、瘡瘍科疾病需要忌“發物”】 通過對上述中醫著作進行總結,需要忌“發物”的疾病主要是皮膚、瘡瘍科疾病,比如白禿瘡(頭癬)、楊梅瘡(梅毒)、下部溼瘡(溼疹)、瘧疾、乳髮乳漏(乳腺炎或膿腫)、白屑風(單純糠疹)、油風(斑禿)、瘰癧(淋巴結核)等。

在古代,醫生們一般不好判斷這些皮膚病患者對哪些東西過敏,只好籠統地要求他們乾脆不吃這些食物了。

【只要不過敏,無需特意忌“發物”】 由於忌“發物”的疾病主要為皮膚瘡瘍類,因此,對於感冒、氣管炎、肺炎、肝炎、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梗死、腫瘤等各種內科病患者,“發物”都可以吃。“發物”大多是高蛋白食物,有利於創口恢復,因此也適用於各種外科手術術後食用。至於正常人、孕婦、產褥期和哺乳期婦女自然更加可以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