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很多人都知道“發物”,無論是市民百姓,還是中醫大夫,在某些疾病條件下或特殊體質的人中,都不建議食用“發物”,甚至談之色變。那麼,“發物”到底是什麼?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有升發、興起、產生、表現、顯露、打開、發散等含義,“物”指物品,這裡可理解為食物。所謂“發物”是進食常規用量即可使人體發生某種異常反應的食物,包括廣義和狹義兩方面。

狹義上,說的是能導致類似現代醫學所指變態反應性疾病的食物。也就是說這類食物有誘發疾病或加重疾病的作用。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平素食物是不會引起疾病的,當人的體質處於某種特殊狀態,或患某些疾病時,或服用某種藥物以後機體的內環境發生改變時,食用平時無反應的食物引起新的疾病,這個食物就成為“發物”。

現在醫家常根據致病特點,把發物分為發熱之物、發風之物、發溼熱之物、發冷積之物、發燥之物及發動血之物及發滯氣之物。

發熱之物

使人體產生火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羊肉、桂圓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風之物

指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 (如蕁麻疹、溼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如海魚、蝦、蟹、筍、香椿。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溼熱之物

指影響脾的運化,生溼化熱的食物,如肥甘厚膩、飴糖、糯米諸物。中醫講“甘能令人中滿”“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油膩易生溼熱,而產生疔瘡。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冷積之物

具有寒涼的特性,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而導致洩瀉、冷痛、咳嗽、胸痺等病症,如西瓜、柿子、梨、冷飲等冰鎮食品。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燥之物

是使人體產生乾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熱的性質,又具有傷津液的特徵,如諸多堅果類食物、炒板栗、炒花生、炒瓜子等。由此可見不同的加工方法會使食物改變性質,而變成了“發物”。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動血之物

多具溫熱性質,易迫血外出,如血熱上衝的衄血、吐血、咯血,或血熱下注的痔瘡、月經過多、血尿等。如胡椒、辣椒、桂圓、羊肉、燒酒等。雖說吃山楂開胃,但生山楂開胃活血,可誘發流產,所以妊娠期間山楂就是動血發物。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滯氣之物

指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機阻滯不暢,產生脘腹脹滿的食物。如豆類、薯類、油膩食品、油糕、蕎麵、莜麵等。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現代醫學並無“發物”之說,但從本義來看,“發物”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誘發因素。“發物”之所以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可能與幾個因素相關:

1.上述這些動物性食物中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舊病復發。

2.某些食物所含的異體蛋白成為過敏原,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復發。如海魚蝦蟹引起皮膚過敏者蕁麻疹、溼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

3.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對炎性感染病灶,極易引起炎症擴散、疔毒走黃。這就是中醫所說熱證、實證忌吃辛辣刺激性發物的道理。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預防“發物”致病,即應在適當時候“忌口”。

1.當食物的性味與人的體質、氣候、地域、病因不相符時要忌口,即所謂因人而宜,因時而宜,因地而宜。

例如,肥胖痰溼體質者應禁食甘肥厚膩之味,以免助溼生痰。夏季炎熱溼盛,應多食苦味,忌食滋潤甘膩之品。高原山區地帶,雨水較少偏燥,應少吃苦燥類食物,多食甘潤之品。肝陽偏亢的高血壓者不宜多食蔥、韭、蒜、辣椒等辛辣溫熱食物,以免助火動風致腦出血。肺陰不足的支氣管擴張者,忌用辛香苦燥之品,以免肺陰內傷致咯血不止等。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例如,蕁麻疹、丹毒、溼症、瘡癤、中風、頭暈目眩等症,不宜食用海魚、蝦、蟹、貝、豬頭肉、雞肉、鵝肉、雞蛋等。各種出血性疾病如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瘡等病症,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燒酒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潰瘍等病症,不宜食用酒類、豆類、薯類、質地堅硬的食物等。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3.當食物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時要忌口。

當進食食物的作用與藥物產生的作用一致時,就會減弱藥物療效,甚至產生毒副作用。如食用黃連、甘草、桔梗等忌食豬肉,鱉甲忌莧菜,地黃、首烏忌蔥、蒜、蘿蔔等。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另外,食物與食物之間、食物與藥物之間也存在相畏關係及配伍禁忌。如人參味甘微溫,為補氣強壯之藥,蘿蔔味辛性涼,為下氣洩氣之品,二物作用相抵,不可同食。

4.當食物對病後調整康復不利時要忌口。

大病初癒,消化力弱,正氣未復,飲食失當,可使病情反覆或變生他疾。有過敏性疾病史者,應注意避食魚、蝦、蟹、貝、椿芽、蘑菇及某些禽畜肉、蛋等。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病後飲食宜清淡,不可過食油膩厚味之物。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5.飲食攝入要適度。

是不是體質好的人受“發物”影響就少?不盡然。身體強壯之人大量進食紅棗後會出現牙痛。雖然紅棗養血補氣,但中醫講“氣有餘便是火”,過多攝入紅棗容易化熱生火,火勢上炎,就會導致牙痛。可見食物不可過量,過量也會成為“發物”,如紅棗過食積熱生痰,核桃多食膩胃生溼。

中醫教你如何正確認識“發物”,這次終於全搞明白了!

“發物”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物,它們對於正常人而言,不能說是“發物”,只有對患相關疾病的人或特殊體質的人或食用過量時才能稱為“發物”。其致病因人、因體質、因時節、因地域而異,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應理性看待之,正確辨識體質特性、瞭解食物的性味歸經,才能真正做到規避“發物”,正確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