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國際研究院】修家譜對子孫後代有什麼好處?

譜也叫族譜,或者宗譜。是以某一姓氏為中心的小範圍的家族史。那麼修家譜對子孫後代有哪些好處呢?

【家譜國際研究院】修家譜對子孫後代有什麼好處?

飲水可思源

家住長江尾,怎知長江頭?逆水而上得知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才是長江水的發源地。中國歷史幾千年,大家都知道華夏子孫是龍的傳人。那麼,龍生几子?龍子各自衍生的分支分佈格局怎樣?自己又系哪一支?如果沒有家譜周詳的記載,我們不得而知。

輩份清晰

家譜中有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便是立輩份。

中國自古號稱禮儀之邦。家譜中立下輩份,很好地處理了長幼上下之分。如果沒有家譜的功勞,那麼爺孫莫辯,叔侄難分,便會出現見奶便是媽的可笑怪象。

【家譜國際研究院】修家譜對子孫後代有什麼好處?

學古鑑今

不管哪一姓氏都有傑出的人才,家譜都會祥細記載。以此做為後人學習之標兵。

以劉氏為例,自從盤古開天地,三黃五帝至如今,劉氏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很長一段中國史,劉氏的職業便是做皇帝。

今人宜鑑古,較法古人,追趕古人,發奮圖強。古人便成了後人的學習榜樣,不亦樂乎?

讓後世子孫對祖上信息有據可查

家譜都會記載家族祖先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生卒年月、婚姻和子孫情況、甚至墳墓所在的方位。這些為子孫提供了確卻的文字依據。

對後世子孫的激勵和警戒

家譜中都會為本家族取得榮耀的人增加文字篇幅記載,如獲得功名,入仕,或受到某些封敕,為家族做出什麼貢獻之類等等這些都是要入譜的,對後世子孫也是種極大的榮耀,增加自信,也時刻激勵著他們向祖上看齊,更進一步。

另外如某些人敗壞了家族名聲,如亂倫,革職,流放等等,都視為恥辱,是不能入譜的,就是警戒後世子孫謹言慎行,不能辱沒祖上名聲。

增強家族凝聚力

每個家族不斷地瓜瓞綿延,越到後世,分支越遠,出五服也是極為常見,人數也是越來越多,親情勢必會拉遠,同為某世子孫互不認識,形同路人也再平常不過,甚至會有矛盾滋生,有家譜的維繫就能很大程度化解,促進家族團結,社會和諧。

家譜也能反映出家族的起源和遷徙情況,或某些特有的地方風物也會通過家譜表現出來,為其考察和考證提供多方面的材料印證。它的修撰於內於外都非常有利,必須重視起來。

國有正史,地方有方誌,家族有家譜,5000年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大廈,便是由它們共同所構築。

親情、友情、鄉情、族情……,中華文化的血緣傳統,可以說是世界上任何國家無與倫比的,據悉,每年清明前後,大批的海外華人、港澳及臺灣同胞,不辭勞苦、不畏千山萬水來到國內,尋根問祖,拜祭祖先,中國人這種尋根謁祖的情節,不能不說與延續數百數千年的家譜有很大關係,家譜,是各方人士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和憑證,它維繫的不僅僅已是一個家族,更是一個民族,對於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家譜也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價值。

【家譜國際研究院】修家譜對子孫後代有什麼好處?

而修續家譜,往往是一個家族之盛大事,大多數都是由族中最權威且熱心人士所主持和操勞,家譜其內容不僅追溯淵源,反映人口繁衍、家族遷移及變遷等等,彰揚始祖和先人,記載本家族史上最傑出的名人,以及家訓、族訓、教勉子孫後代等,其實,家譜已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史書,更涉及歷史、人口、經濟、遺傳等多個方面,也可以說,對研究社會發展也有一定的輔助功能。

因此,修續家譜不是迷信,而是傳承,完全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