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很重怎麼辦?祛溼不僅紅豆薏米粥!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呢?快來自測一下!

1. 每天早上睡不醒,感覺身體被包裹著,像穿著一件潮溼的襯衫一樣;

2. 平時不愛活動,不管做啥都提不起勁頭;

3. 經常出現頭暈、四肢痠痛、食慾不振,出現大便粘滯在馬桶上,總衝不乾淨等問題;

4. 舌苔厚膩、舌體胖大,又或是舌邊緣有明顯齒痕,這也是溼氣的另一種表現!

春溼擾人,易傷脾胃

身體溼氣很重怎麼辦?祛溼不僅紅豆薏米粥!

春分過後,雨量增多,溼度加大,如果不加註意,本來體質不佳的人群更容易因為潮溼而肝氣旺盛、脾胃虛弱,導致失眠多夢、不思飲食,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溼疹等皮膚問題。

那麼,在平常的飲食上該如何祛溼呢?專家給大家推薦以下4款祛溼食療:

1. 山藥丸子

身體溼氣很重怎麼辦?祛溼不僅紅豆薏米粥!

大家都知道脾腎是運化水溼的“大總管”,我們平時從外界直接或間接的攝取水分,經過身體系統的轉換,多餘的水分經由脾腎系統過濾、吸收之後排出體外。

但是,當人體脾腎陽虛,脾腎功能失調的時候,體內多餘水分排不出去積滯於體內,就容易形成溼氣。

補氣健脾首推山藥。山藥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能助消化,幫助體內溼氣的排出。

做法:把山藥洗淨上鍋蒸熟,去皮,切小塊後,放入保鮮袋中,用擀麵杖壓成泥;放鹽、胡椒粉、海鮮粉、熟糯米粉拌勻,揉成球狀即可。可搭配西蘭花、紅椒絲一塊吃。

2. 茯苓粥

身體溼氣很重怎麼辦?祛溼不僅紅豆薏米粥!

茯苓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味甘淡,性平,具有健脾和胃、利竅去溼、寧心安神等功效。據說曾被慈禧太后當作養生益壽的良藥,不但自己常食用,還將茯苓製成茯苓餅,賞賜給要臣。

做法:取粳米100克,淘淨,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調至武火將水燒沸,水開後轉用文火熬爛,然後加入鹽、生薑粒若干,攪勻即成。

3.

身體溼氣很重怎麼辦?祛溼不僅紅豆薏米粥!

脾與胃,運納協調,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輸送,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香菇、茯苓、銀耳、香菇、竹蓀等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具有補中益氣,健運脾胃的良好作用,有助於消化,調節腸胃粘膜的分泌功能和腸道運行能力。

因其中含有具免疫調節功能的多糖,可激活不同層面的免疫系統,所以對緩解春困也有調理作用。

做法:將半隻雞剁成塊,汆燙去血水,撈起洗淨備用;將12~15朵香菇泡軟、洗淨瀝乾去蒂再對切;將洗好的雞塊、香菇放入湯鍋內,加入適量水燉湯,煮熟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專家建議:如需緩解胃病問題,可食用猴頭湯。選取猴頭菇60克,以溫水浸軟後,切成薄片,加水煎湯,稍加黃酒服用效果更佳。黃酒實際上又稱米酒,具有補中、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