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張獻忠是明朝末年的義軍首領,是明末清初亂世中的傳奇人物。在當時數十支義軍隊伍中,張獻忠的實力和聲望,僅次於李自成,兩個人帶領大軍在明朝腹地縱橫馳騁,攪了個翻天覆地。明朝的覆滅,與他們兩個人密不可分。只是他們生不逢時,沒有當皇帝的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崇禎逼死,更為強大的清朝大軍卻排山倒海般衝殺過來。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李自成的大順軍,號稱戰鬥力最強的明朝武裝集團之一。然而在面對清軍時,卻與平時表現天差地遠,在山海關下一觸即潰,從此烜赫一時的大順軍,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土崩瓦解。明朝唯一有實力對抗清軍的隊伍不復存在,一代梟雄李自成亡命江湖,死於逃亡途中。李自成一死,雄踞四川的張獻忠,很快成為清朝的下一個目標。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順治四年初,清軍大部隊到達川西,向張獻忠大西軍發起進攻。大西軍與大順軍並稱明末兩大勁旅,面對清軍卻貌似都不是對手,雙方剛一接觸,張獻忠就在混戰時中箭身亡。大西軍失去了魁首,瞬間作鳥獸散,全軍潰逃。好在張獻忠手下有人才,他的四大金剛,也是他的四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臨危不亂,收攏一批殘兵敗將,離開四川進入雲貴一帶。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張獻忠雖然人稱混世魔王,以殘暴嗜殺著稱,但不得不說,他的選將用人就是比李自成強得多。李自成死後,大順軍日漸衰微,殘兵敗將四分五裂,各奔東西,就此退出歷史舞臺。而大西軍在張獻忠死後,在他的四個義子帶領下,不僅沒有衰落,反而來了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逐漸進入第二個全盛階段。他們盤踞雲南貴州廣西一帶,聚草屯糧招兵買馬,很快恢復了兵強馬壯的景象。張獻忠四個義子,成為明末清初風雲人物,其中一人還受到順治接見。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大西軍與明朝拼殺十幾年,在國破家亡的危急關頭,他們卻拋棄成見,以大局為重,從此改弦易轍,投身到反清復明大業中。孫可望、李定國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用兵打仗都是行家裡手,麾下大西軍也大多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具有極強的戰鬥力。他們身負國仇家恨,從最初的恐慌中鎮定下來,開始把復仇的怒火傾瀉到清軍頭上。

在當時的反清復明武裝中,孫可望的大西軍,與鄭成功的鄭家軍,成為南明朝廷的兩大支柱,分別從內地和沿海,對清軍展開強力反擊。順治九年,大西軍攻克桂林,逼死清朝定南王孔有德。順治十年初,在衡州之戰中,大西軍與清朝敬謹親王尼堪帶領的八旗精銳,來了個硬碰硬,當場陣斬敬謹親王尼堪,大獲全勝,尼堪也成為明清戰爭中被殺的清朝最高級別統帥人物。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大西軍殺死清朝兩個親王,聲威震動天下。《南明史》記載,大西軍活躍的高峰期,清軍勢力被死死遏制在湖南廣西一線,四年之中耗費千萬錢糧,卻未能南下一步。清朝委派的經略洪承疇,面對大西軍的兇猛攻勢,坐困愁城無計可施,一度向皇帝打報告辭職。眼看明朝復興大業出現轉機,可惜關鍵時刻,大西軍內部卻發生激烈內訌。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大西軍主將孫可望為人貪權好利,野心勃勃,他眼看自己大權在握,明朝永曆朝廷完全依賴於他的支撐,竟然起了覬覦皇位之心。而大西軍另一干將李定國,卻對明朝忠心耿耿,對孫可望的篡逆之心十分憤慨。雙方逐漸勢同水火,並且最終大動干戈,打起內戰。順治十四年,孫可望與李定國滇黔交界三岔口展開一場激戰。

最終孫可望由於倒行逆施,眾叛親離,兵敗如山倒。李定國為了防止孫可望死灰復燃,命人窮追猛打,必須把他抓住。孫可望走投無路,保命心切,最後一氣之下,投降了清朝。孫可望長期以來被清朝視為心腹大患,如今居然主動前來投降,對順治皇帝來說簡直喜從天降。《南明史》記載,他立即降旨,冊封孫可望為義王,並且親自在太和殿接見,當場賞銀一萬兩千兩,先後舉行三次御宴招待孫可望,並賜予王府、蟒袍、綢緞等物,以示嘉獎之意。

順治皇帝見到張獻忠的一個義子,當即賞銀1萬2千兩,封他為王爺

孫可望受到順治厚待,自然感激涕零,竭忠盡智效忠清廷,把南明的兵力配置、關隘道路等機密軍情和盤托出,當了一名可恥的漢奸,為清廷迅速平定南方立下大功。然而他好景不長,隨著西南戰事進展順利,南明武裝遭到毀滅性打擊,孫可望也逐漸失去了利用價值,身份地位迅速下降,開始受到清廷的冷遇和排擠。順治十七年十一月,才投降清廷兩三年的孫可望神秘死去,有說他被毒死,有說他被射死,也算罪有應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