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司今([email protected])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浩瀚宇宙,繁星閃爍

浩瀚宇宙,繁星閃爍,仰望星空,遐想無邊,人類探索宇宙的渴望與腳步從未停歇......

如果說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那麼太陽系就是我們宇宙探索的起點......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銀河系

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太陽系是銀河系的小小部分,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直徑十萬光年,包括一千億到四千億恆星。太陽是銀河系較典型的恆星,離星系中心大約2.5-2.8萬光年。太陽系移動速度約220㎞/s,2.26億年轉一圈。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太陽系行星運動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於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圓軌道上運行,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彗星的繞日公轉方向大都相同,多數為橢圓形軌道,一般公轉週期比較長......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太陽系行星磁場

就目前天文觀測結果可以看出,太陽系的行星都有以下幾個共性:

1、行星都有公轉和自旋

2、行星自旋軸與太陽自旋軸存在夾角

3、行星都有磁場和磁軸(只有金星不明顯)

4、行星自旋軸與其磁軸都有夾角存在

......,......,......

面對這幾個主要現象,目前物理學都還不能給出合理解釋。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地球磁場

本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探索理念,這裡我們先從行星磁場形成的物理機制問題展開討論,至於其他幾個問題則放在後續文章中再做探討吧!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行星磁場與太陽磁場

我們知道,行星周圍空間都有磁場存在,但對這些磁場產生的機理,至今仍是個迷。

1、行星磁場成因的幾種舊“假說”

目前,物理學關於行星磁場產生原因有多種假說,這些假說雖能夠解釋一些現象,但都有它們的理論缺陷,故這些行星磁場理論還只能算是一個“理論假設”而已。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根據現代電磁理論:磁場是由運動的電場產生的,據此給出幾種電場產生磁場的具體形式:

(1)、分子電流——分子、原子內的電子繞核旋轉而產生磁場,這是永磁體磁場的產生機理;

一、由分子電流產生(即傳統的永磁體假說)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安培分子電流假說

此觀點認為:行星內部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鐵鎳質的永磁體核心,是它產生了行星磁場。

(2)、普通電流——這是普通電磁鐵產生磁場的機理;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直流電磁場效應

該假說認為地核是一個帶正電荷的等離子體 。行星核中央部分由於高溫高壓而將電子“擠”出來,使它帶正電荷;行星核外層是一個全部由電子充滿的殼層。這個殼層是超導體,是超導體永不衰減的電流產生了行星的磁場。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超導電流形成磁場

這個假說符合一定的科學道理,也能解釋一些現象,是一種比較有前途的假說。

(3)、點電荷的機械運動——這是羅蘭實驗中羅蘭盤產生磁場的機理。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羅蘭圓盤實驗

這種觀點本質是與羅蘭實驗中轉動羅蘭盤能夠產生磁場的物理機理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行星磁場的產生無非就來自於上面的幾種原因。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前兩種假說都難以解釋行星磁場的強度和行星的自轉密切相關的現象。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太陽系星體

也就是行星的某個特定的區域由於某些物理、化學原因而帶上了某種電荷,這些電荷隨著行星的自轉而做圓周機械運動,這種圓周機械運動的電荷必然產生一個磁場,這個磁場就是該行星的磁場來源。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行星磁場形成的羅蘭圓盤模擬

由此可見,第三種觀點倒是較“符合”實際一些——這與我的“自旋生磁”理論不謀而合。

2、行星磁場成因新“假說”

任何物體自旋或旋轉都會產生磁效應,如果我們把行星看作是一個“類剛體”,則它們自旋所產生的磁量就可以用qm=mω來定量,如果是類似羅蘭圓盤那樣的旋轉,則可以用qm=mΩ來予以描述;這樣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行星磁場強度與行星自轉有關的問題了;如:金星因其自轉速度慢,故形成的磁場就很弱,而木星、土星等因其自旋速度快,故有很大的磁場存在。

這種新假說的”優點“是可以對自旋行星的磁場予以定量,如:金星質量m比火星大,但其自旋角速度ω比火星小,即金星q金=mω=4.83×10^24×2π/243×24,火星q火=mω=6.4×10^23×2π/24.6,q金/q火=0.0318,故金星表現的磁場只有火星磁場的百分之三左右;再如,地球q地=mω=5.965×10^24×2π/24,則q金/q地=0.0033,這說明金星磁場只有地球磁場的千分之三左右。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自旋生磁:qm=mω

關於這方面詳細論述,可參閱司今《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一文。

關於行星磁場成因新舊“假說”之比較

強大的木星磁場

【附錄】:太陽系中的行星磁場強度

1 水星:目前人們也發現水星上存在磁場,遠比地球磁場弱。 磁矩為5.2×1022電磁單位,即不到地球磁矩的1/1500

2 金星:存在磁場重聯現象,金星磁層就像是一個縮小的規模的地球磁場。金星表面上的磁場比地磁場小很多,相當於月球的磁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它的自轉方向與地球的相反,那麼由於自轉引起的磁場應該與地球的磁場方向相反。

3 火星:絕大部分區域都存在條狀的磁性部分。其中磁信號最強的是南部高地,其他區域也存在有磁效應。另外,北部低地和Tharsis火山區是兩個最明顯沒有磁性的地方。火星的磁場比地磁場小很多。它是地磁場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4 木星:磁矩是地球的18,000倍 ,木星的磁場是地球的50-100倍;

5 土星:有一個簡單的具有對稱形狀的內在磁場——一個磁偶極子,比地球的磁場微弱一點 ,土星的磁場是地球的17-34倍;

6天王星:天王星的磁場是地球的3-6倍;

7海王星:海王星的磁場是地球的4-8倍;

8:冥王星(矮行星)的磁場與月球相似。

在太陽系中,由殘留鐵磁和行星內部電流產生的電磁場組成的磁場是行星的最基本特性之一。地球的磁場為偶極場,場強30000~70000納特,赤道磁場平均值為30800納特,偶極子與行星自轉軸間的夾角為11.5°。未發現月球的全球性磁場,局部月殼的剩磁強度範圍約為6~300納特。水星磁場強度約為350~700納特。金星有一個微弱的磁場,磁矩約為地球的0.00005。火星磁場強度約為60納特。木星表面的磁場強度,北半極為1.4×10(納特,南半極為1.1×10(納特,磁場大致為偶磁場,但比地球更不規則。土星的磁矩介於木星和地球之間,比地球大550倍,而約為木星的1/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