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编排:司今([email protected]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太阳耀斑(Solar flare)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的时候。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太阳耀斑发生时会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多种手段的综合观测表明,耀斑发生时,从波长短于1埃的γ射线和X射线,直到波长达几公里的射电波段,几乎全波段的电磁辐射都有增强的现象,并发射能量从103电子伏特直到109电子伏特的各种粒子流。其中,电磁辐射增强主要发生在短波辐射(X射线和紫外光)和射电波段。因此,耀斑更准确的定义应包括所有上述一系列的突变现象,而Hα辐射的增强只是耀斑发生的一种次级标志。

耀斑成因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耀斑发生前所对应的黑子、磁场和Hα观测

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磁场结构越复杂,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太阳耀斑即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式。

长期的观测发现,大多数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且黑子群的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发生大耀斑的几率越高。平均而言,一个正常发展的黑子群几乎几小时就会产生一个耀斑,不过真正对地球有强烈影响的耀斑则很少。

耀斑分类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太阳耀斑

根据观测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光学耀斑、X射线耀斑等。通常,可见光范围内的单色光观测的耀斑习惯地称为光学耀斑,X射线波段观测的耀斑称为X射线耀斑,与质子事件相对应的耀斑则称为质子耀斑。

光学耀斑:太阳爆发时光学波段亮度突然增强的现象,称为光学耀斑;波长在3900~7000埃之间。耀斑在氢的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上最为突出,非常有利于光学耀斑的观测。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Hα观测的耀斑爆发(BBSO,1972-08-07)

X射线耀斑:太阳爆发时X射线通量突然增强的现象,称为X射线耀斑;波长在0.01~100埃之间。耀斑在极紫外波段有明显表现,可以用来监测。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质子耀斑:在耀斑发射的粒子事件中,当地球同步轨道探测到的质子能量大于10兆电子伏的通量超过10pfu时,表明这种事件中有很强的质子流,即发生质子事件,与之相对应的源耀斑称为质子耀斑。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磁场的引导下,日面东半球发射的质子一般到不了地球附近,因此质子耀斑主要发生在日面西半球。质子耀斑大多为M级及以上级别的耀斑,发生后1小时~2小时内能够在地球轨道附近观测到其引发的质子事件。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白光耀斑:白光耀斑是太阳耀斑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由于能在白光范围内观测到而得名。太阳耀斑一般通过白光是不能观测到的,只有通过Hα线和电离钙的H、K线才能观测到。但有时在Hα线所看到的亮区中的一些更小的区域,通过白光也能看到突然增亮现象,持续时间大约几分钟,这就是白光耀斑。1859年卡林顿首次观测的太阳耀斑就是白光耀斑。

耀斑能量

耀斑的持续时间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却能释放出1020~1025焦耳的巨大能量,这大约相当于上百亿颗巨型氢弹同时爆炸释放的能量,或者相当于十万至百万次强大火山爆发释放的能量总和,可见其威力之大。不过对于太阳这个巨大的能源来讲,它也不过只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万分之一左右。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A%E9%98%B3%E8%80%80%E6%96%91/13709?fr=aladdin&fromid=188965&fromtitle=%E8%80%80%E6%96%91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约束耀斑及其成因的新研究

耀斑,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闪耀的“小”点,发生于太阳大气之中。闪耀就是各种电磁辐射的剧烈增强。别看,点“小”,这是相对于太阳而言的。一个这样的所谓小点,尺度少说也会有几千上万公里,所释放的辐射能量,足以横扫千军万马,按人头来分,一次典型的耀斑能量,可以让地球人人均一枚氢弹。

约束耀斑是属于X射线辐射耀斑,当这种从太阳表面被辐射出来时,没有大批物质跟着被抛出太阳。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对于此类耀斑,以往研究多关注为啥“约束”,就是为啥不向外抛射物质。大家知道,抛射物质要有“投掷机”,具备相当的肌肉和力量,要有加速有运动有做功。太阳大气中的这种巨大的抛射力都是磁场作用于电流的磁力,与地球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让电动机转动的力量是一致的。显然,在约束耀斑中,这种力量不存在或很弱,或者有但还不够强大。对应的,就有两种约束耀斑的产生机理。

一种是相对简单的磁环和磁环作用的图景,方向不同的磁环交叉贴近,交叉点如果磁场方向不同的话,就可能会催生巨大的电流,电流烧蚀(专业中称为磁场重联)的时候就是磁场能量转化为粒子能量并引起辐射增强,也就是耀斑爆发的时候。这种图景下,没有太大的磁力,也就不太可能将物质抛出太阳。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另一种就是包含磁场缠绕结构(大概就是在多处交错的好几个环所缠绕形成的结构)的爆发过程,由于结构比较复杂,电流(就是磁场扭缠的产物)和磁场交织在一起,爆发力也强,但如果太阳大气背景磁场的致稳的作用力更强,那就白搭了,允许爆发一会,但突不破太阳大气磁场的“挽留”,称为“失败的爆发”。这一类事件是由我国学者季海生研究员最先报道的。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在各类耀斑通用的标准图景中,有一个关键的环节:电流烧蚀导致磁能转化为高能电子的能量,也就是会加速产生大量高能电子;这些电子像子弹一样高速击向高密低温的低层太阳大气物质,在那里高能电子的能量又交给这些“高冷”的物质,让其变得“高热”,从而迅速向外蒸发(称为色球蒸发)。高能电子将能量交出时,产生所谓韧致辐射,一般从软X射线(<20-30keV)到硬X射线(>20-30keV)波段均有辐射增强;而那些高热等离子体上涌时,同时产生热韧致辐射,在软X射线波段辐射最为显著。上涌,即色球蒸发过程,是一个相对慢的过程,相对于高能电子的运动而言,是需要花不少时间的。这使得前面介绍的“先硬后软”的X射线辐射特征,在X光子的流量计数曲线上就会表现出两个峰,而且双峰主要表现在软X射线所处的能量范围。

以往的文章观测报道了一批“先硬后软”类的双峰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对上述标准图景中色球蒸发过程存在的观测依据。

本文所研究的事件,大家都猜到了,就是一例约束耀斑事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此类X射线辐射双峰特征。但我们分析论证,后一峰并非源自色球蒸发过程,而是源自日冕稍高处磁场重联---电流烧蚀所引起的直接加热过程。请注意,上面解释的色球蒸发其实应理解为一种重联的“间接加热”,即不是发生在重联区的加热。我们的依据主要是:温度太高了,到了三千万度了都,通常色球蒸发难以蒸出这么高的温度;多个波段分析都表明,对应的高温能量是直接在日冕稍高处直接释放的,应该是发生于重联区的直接加热过程。这与色球蒸发不是一个概念(因而有新意)。

这例约束耀斑的图景与“环环”作用图景完美吻合!强大的NASA卫星成像功能,使得环环作用清楚地展现出来!与双峰特征相呼应,环环作用过程也表现出相随的两个演化阶段,这些都是标准图景所无法预测的。

当然,最后不得不说,作为成年的科研工作者,当尽力带队走向“科研的起点”,而绝不能满足于、停留在使用NASA卫星等的数据资料开展科研工作!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图1:这是此次耀斑期间,观测到的X射线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见,耀斑起始后,X射线辐射增强了几百上千倍。三条竖直虚线将爆发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本文的目的主要就是研究后一阶段辐射的产生原因。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图2:SDO-AIA所拍摄到的耀斑期间环环作用过程。关键部位都用箭头指出了。大家自己感觉一下环环交错、套紧再重新连接排布的过程。最后的图是所绘制的卡通示意图。

太阳耀斑及其研究新进展

图3:两个阶段中峰值时刻X射线谱拟合的结果。可以看到,此次双峰事件具有明显的“先硬后软”的特征。

【注】本文选自「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5476-109656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