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國內移動支付引領世界,但是底層建築薄弱!

馬化騰:中國移動支付全球領先 但基礎科學研究薄弱

5月26日報道騰訊CEO馬化騰今日在“未來論壇X深圳峰會”上表示,中國的移動支付全球領先,但這都只是科技應用,迴歸到基礎科學研究,整個中國基礎還是非常薄弱。 尤其是最近的中興制裁事件,讓國內大部分人都認識到國產芯片製造的技術缺失!一時間中國掀起了中國芯恐慌!

馬化騰說,今天中興事件正在得到妥善的解決,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要更加關注基礎學科的研究。“過去,大家更關注實用主義,但是這之後,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們不能再抱有僥倖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資源去做基礎科學研究。”馬化騰認為,要發展基礎科學研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政府、產學研等幾方面都要通力合作。
“過去我們覺得這個產業鏈離我們很遠,做軟件、做服務離芯片好像遠一點。但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數據中心,包括雲,我們對很多服務器端,甚至包括芯片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馬化騰指出,如果騰訊還能介入支持一些芯片的研發,可能更好。這一點坦率來說騰訊未必擅長,可能還要藉助產業鏈的其他力量,去做這個事情。饒毅教授曾給馬化騰提建議,國家很多大學對基礎學科的人才需求很大,但由於很多大學經費是有限制的,稱包括很多基金會,能不能重點針對一些基礎學科的這些科學家,吸引他們回國,來到各個大學,資助他們去做基礎研究?這給馬化騰很大啟示。“也有人建議,我們受制於芯片和操作系統。
“所以作為一個應用開發商,包括我們在應用裡做的小程序,如果有可能在國產芯片上能直接支持到更多服務,一次開發,在整個國產芯片上能夠運行,包括國產操作系統上也能夠運行。”馬化騰指出,可以有機會用OTT方式解決很多問題,這也是業界可能對騰訊的期待。

其實研發芯片或者說支付領域的底層研發難度不小,而且有可能永遠做備胎,永遠不可能被用,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現在做備胎是有價值的,沒有備胎會永遠被人掐住喉嚨。馬化騰也更理解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任正非曾在內部也在講,華為研發海思芯片,可能永遠是做備胎的。馬化騰說,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今天這個格局可能大家更加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