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談判達成重要成果,怎看對後市趨勢及熱點變化的影響?

貿易談判達成重要成果,怎看對後市趨勢及熱點變化的影響?

貿易談判如市場此前所預期的,取得了一個好的結果,儘管“算不上大超預期”,但也必須承認,這至少是好個利好消息。我們認為,這件事情對資本市場的重大意義在於,前期雙方貿易爭端催化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或就此暫時得以消除。被壓制了兩個月的風險偏好大概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雖然局部的前期緊跟貿易摩擦的熱點,芯片概念、軍工概念、國產軟件等短線炒作情緒可能會暫時消退,國內農產品企業被認為會有利空——但其實也只有上游的農產品集約化生產企業暫時受到限制,其實對中游的食品加工企業和下游的食品零售企業,是利好,畢竟海外農產品成本確實顯著低於國內——總體上,貿易爭端緩和,有利於A股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提升。至少會讓A股影響權重很快重新迴歸國內政策和資金層面。

而在結構性熱點上,鑑於未來可能顯著增加對美農產品和新能源、高端製造業的進口。

再結合5月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監管層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監管層也指出,突出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汙染源”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深入實施“水十條”、“土十條”,加強治汙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汙水收集處理能力。

我們認為,在上週的熱點石油漲價、化工品漲價預期不改的同時,很可能增加環保行業和新能源板塊成為新的短線熱點。

很明顯,談判的成果,對國內中下游的農產品、化工品和、天然氣的加工及銷售企業是會受益的,新能源、新能源車、LNG裝備製造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會相對受益。

這讓此前依靠食品和能源勉力支撐的A股行情,終於獲得新的事件驅動力。

再結合週末熱點政策不斷,其他國內政策信號也偏暖;

資金失血預期減緩——一是本週限售股解禁市值520億元 環比減少逾三成;二是證監會最新披露的IPO審核進度顯示,截至5月17日,IPO排隊企業數量已降至287家。其中,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有280家,包括滬市136家、深市中小板41家,創業板103家;另外,還有7家企業處於中止審核狀態。至此,IPO“堰塞湖”已從最高峰時的約900家降至不到300家,逐漸“見底”。這意味著未來一階段IPO節奏會更從容,加速上會的幾率不高。

上週,明晟公司(MSCI)公佈了最新意向納入A股成分股名單,受此影響,互聯互通市場明顯提振,北上資金單週淨買入達到161億元,創下深港通開通以來單週淨買入最高金額。其中,七成以上“入摩”成分股獲北上資金增持。

獨角獸概念有催化劑——千億獨角獸寧德時代IPO獲發行批文,按照寧德時代2017年40億元的淨利潤,結合動力電池行業平均30多倍市盈率估算,寧德時代市值將能達到1200億以上,或超越溫氏股份成為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公司。

海南板塊還會被炒——5月20日,海南百日大招商活動正式啟動。招商重點為總部企業、中介服務機構、園區開發建設平臺和產業項目,共有包括旅遊業、醫療健康、金融、高新技術、海洋經濟、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14個領域的124項招商任務。從幾百家參考招商對象名單看,世界500強、全球領軍企業、知名品牌公司和上市公司是重點招商對象。

另外,據傳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在即。

因此,我們對本週延續反彈之勢,抱有一定信心

不過,也正如我同事所言,由於貿易爭端的事件雙方拉鋸已日久:一則,其對市場預期的作用已呈現遞減,影響力在下降,即便談判結果可接受,雖是短線好消息,但中線來看,也不能太過於樂觀。

困擾A股中期趨勢的核心,仍是存量博弈格局難改。而這個問題是政策堅持的貨幣穩健中性基調、IPO不斷抽水和市場整體賺錢效應不佳,難以吸引存量資金所致。並不是談判這個外因可以改變的。

二則,此次談判屬於“實質性”緩和,但也非“整體性”逆轉。我們的相對讓步,在高技術進出口、金融對外開放等關鍵問題上雙方閉口不言,都給後續市場預期變化留下了讓變數。

正如部分機構的分析指出,如今的談判共識,是讓雙方在不至於被迫翻臉情況下可以繼續談下去。不用給談判定一個期限,否則就總覺得有潛在的壓力。

市場現在都有的共識是,貿易“爭端”仍是當下及未來一個階段雙方關係的主要信號與表徵。雙方關係進入新階段的判斷不會因為此次“和解”而改變。

所以,從中長期來看,

不排除未來特朗普還會再出么蛾子,讓外部壓力再度主導A股市場情緒

總之,談判這一在預期之內的因素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短線市場會以相對正面反饋,但預計也會很快就反饋完畢,然後市場還是會重回存量博弈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