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不是想貸就能貸 好貸315支招信貸產品消費者避免被拒

在“超前消費”觀念十分流行的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貸款的方式來創業、購房、購車、留學、旅遊等等。少則1-2萬,多則幾百萬,甚至更多。而對於金融機構的審貸人員來說,面對不同的貸款申請,他們是如何審核的呢,什麼樣的申請人最容易被拒呢?想必是貸款人最為關心的問題。以房屋貸款為例,對於銀行來說,有幾類人在申請貸款時容易被拒貸!


房貸不是想貸就能貸 好貸315支招信貸產品消費者避免被拒

在315來臨之際,好貸來給大家說說,貸款時最容易被拒的6類人,讓大家成為明明白白的信貸產品消費者,享受信貸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下面大家可以自我對照一下,看看你有沒有這些容易被拒的特徵。搞清楚了這些,你才有可能成為優質借款人。

第一類 信用不良

信用報告是金融機構審批住房貸款時必看的材料,也是考量是否把錢貸給你的重要因素,如果借款人的信用狀況不良,有很多的逾期記錄,那麼在申請貸款時十分容易被拒。

例如:

貸款還貸逾期

信用卡連續三次或者累計六次逾期還款

個人信用卡出現惡性套現的行為

充當擔保人時,被擔保對象未按約定履行合約

第二類 經濟狀況不佳

借款人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都會考察借款人的收入、銀行流水等,通過這些證明資料來判斷購房者經濟狀況是否良好、是否具有還款能力、工作是否穩定。若借款人的經濟狀況不佳,收入不穩定,那麼貸起款來就比較費勁了;其次,即使借款人收入穩定,但收入過低,還款能力低,那麼銀行也是不願接受的。

簡單地說就是:固定收入較低,但支出較高;或者個人負債高,還款壓力大。

第三類 工作不穩定

如上所說,工作的穩定程度也是銀行評判借款人風險高低的一個參考指標,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借款人的收入來源,或者說是還款來源。若借款人的工作不穩定,頻繁更換工作,每個工作都不能維持在半年以上,那麼銀行就會對借款人每月的固定還款能力產生質疑,一旦銀行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有所懷疑,那麼從銀行把錢貸出來就比較困難了!

從具體的職業類別來看,貸款困難的職業包括銷售人員、服務員、司機、房產中介、高危行業工作者等,而貸款較為容易的職業有:國企\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老師、醫生、律師等。

第四類 身負經濟\法律糾紛尚未履行判決

如果申請房貸的借款人身負經濟\法律糾紛之中,經法院強制執行又拒不履行,那麼借款人是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審批的。

原因很簡單,身處經濟糾紛卻拒不履行法院執行判決的,法院有權將借款人納入到失信被執行人員的名單中,公之於眾。若借款人一旦登上了法院的這份“黑名單”,那麼以後跟金融掛邊的事就想都別想了,更別說從銀行貸款了!

第五類 年齡不符合標準

向銀行申請貸款,除了有資質證明之外,借款人的年齡也要符合銀行放貸的標準。法律明文規定,只有年滿18週歲的公民,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所以一般來說未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無法順利通過銀行的貸款,並且未成年人經濟收入、工作等方面有所欠缺,銀行是絕對不會接受未成年人的貸款申請的。

而另一方面,年齡太大的申請者也容易被拒。這主要是出於對借款人身體健康問題的考慮,一般銀行規定的申請人的年齡男性不能超過65週歲、女性不能超過60週歲。

第六類 購買高齡二手房或小產權房

還有一種情況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容易被拒,那就是申請人購買高齡二手房或小產權房。因為高齡二手房,房屋樓齡越長,房屋的升值保值空間就越小,這就導致了貸款成數就越低,所以一般銀行不予發放貸款,同時這類房屋還有可能面臨產權到期處置的問題,這也是銀行不願意接受的。

而購買小產權房也同樣面臨拒貸的問題。這是因為小產權房是由鄉鎮政府發證書的,這類房產實際上沒有真正的產權,沒有國家發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所以風險很大,銀行出於風險的原因,一般會拒絕這類個人房屋貸款的申請。

另外,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也可能影響你的貸款申請,比如:身份證被冒用導致的貸款、信用卡逾期;手機卡欠費不還;欠繳水、電、燃氣費等,都將對申請房屋貸款產生負面影響。

最後,好貸還要提醒借款人的是,不要輕信無資質的放貸機構,也不要相信無公司背景的跨平臺“包裝”借款人信息的非法中介經理,只有通過正規合法的貸款渠道,使用自己真實有效的信用,積攢良好的信用記錄,才是成功申請貸款的出路。

總之,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人的信息都是無處可藏的,想要日後更順利地貸款買房,就需要提早注意以上這些情況。畢竟房貸這筆錢不是你想貸,想貸就能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