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在媒體一輪“新聞真假”爭論中,北汽混改方案已經悄然開始。作為北汽集團旗下一個“特區”,寶沃汽車將是第一個也是最容易被開刀的資產。原東風日產營銷悍將楊嵩的突然加盟,正是這場變局的前兆。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有消息稱,吉利入股北汽的方案是:吉利汽車持有北汽不超過30%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不求控股權但是控制經營權,另外還會有跨領域的巨頭企業入股其中。對於靠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兩個合資公司利潤輸血的北汽,這是一個相對優選的方案。

目前北汽除了兩個合資公司,旗下還有昌河、福田、乘用車等業務資產,在混改大前提下,保留哪些資產,剝離哪些業務是首要的選擇。作為北汽集團旗下一個“特區”,北汽福田旗下的寶沃汽車無疑成為了手術的第一刀。

張夕勇赴穗:楊嵩緊急入局

2017年底,北汽集團總經理兼北汽福田董事長張夕勇飛赴廣州,約見剛剛從美國回來的楊嵩,此時楊已經從日產北美區營銷副總裁位置上離職,準備殺回熱鬧的中國汽車圈,尋找機會再戰江湖。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在寶潔這樣的快消巨頭幹過,在東風日產銷售本部長位置上以渠道管控和鬼點子多見長,英語不錯,管過老外,煽動力極強——楊嵩的跨領域和跨國管理履歷在汽車圈絕無僅有。當年因為一次彙報被車界沙皇卡洛斯.戈恩看上調往美國,如果不回國,他的職業軌跡很可能是去日產總部做高管。這樣的快刀手是前途未卜的寶沃迫切需要的類型,張夕勇也是抱著必須拿下的決心去的。

一晚上的長談,張夕勇介紹了公司近況和福田復興寶沃的決心,他的真誠讓楊嵩心領,但不足以打動楊。不放心的張夕勇第二天又跟楊見了一次,談了具體的薪酬待遇,並讓楊北上寶沃實地考察一下。

寶沃成立於1919年的汽車製造商,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達到鼎盛,年銷量曾突破百萬輛,卻無奈於1961年破產。2014年,福田汽車500萬歐元買下寶沃品牌,成為其之後動作的實際操盤手。2015年,這家德國品牌在日內瓦車展宣佈復興,並公佈了中文名稱“寶沃”。上汽榮威和上汽通用的研發與營銷高管團隊很快進入了角色。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收購寶沃是北汽福田前總經理王金玉在職業後期力推的項目,這兩年的日常運營,搭進了福田汽車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利潤,僅靠一款車一度突破月銷5千輛,居於幕後的王金玉在市場判斷和品牌營銷上劍走偏鋒的能力再次發揮了效果。但是造乘用車畢竟不是一日之功,後續產品和管理上的瓶頸很快出現了。

北汽已有收購紳寶平臺的乘用車業務,認為福田造乘用車業務重疊,所以對於收購寶沃並不支持,這兩年一直在王金玉堅持下推進著。隨著北汽自主品牌常年銷量不佳,盈利困難,北汽福田不可能無期限持續投入寶沃,斷臂求生——出售寶沃或引入資本——的想法,開始成為北汽管理層的共識。

出售或引入外部資本,就必須按照資本的邏輯來,把業務指標做上去,提高議價能力,這裡面誰是操盤人很關鍵。有消息稱,選擇楊嵩進寶沃有意向投資方的建議在裡面。事實上寶沃找楊嵩的同時,也有資本在幫其他新造車勢力在找楊嵩。

如約北上,楊嵩看了寶沃生產線,對於硬件設施有些意外。在剛到北京報到的一次私下飯局上,楊嵩這樣總結,“

寶沃既不是國企也不是民企,體制是打動他加盟的根本原因,“寶沃已經跌到谷底了,怎麼做都會比之前好。比起那些新勢力造車,寶沃起碼有工廠有渠道,一年也賣過好幾萬輛吧?!”

經歷過東風日產從頂峰跌入低谷,又恢復元氣的過程,在市場一線衝了十幾年,楊嵩有自己的基本判斷。張夕勇需要楊這種自信和張揚的性格,給市場和接下來的引資談判帶來基本的信心。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1月22日,寶沃汽車集團官方宣佈,原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楊嵩,將出任寶沃汽車集團首席運營官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全面負責寶沃汽車在華的品牌和營銷戰略運營,以及產品規劃、生產和銷售的運營管理工作。三個月後,楊嵩接任寶沃汽車總裁,全面負責寶沃業務。

跟資本邏輯賽跑:楊嵩畢其功於一役

楊嵩升任寶沃汽車總裁後,迫切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講清楚寶沃汽車到底是誰;2、說明白自己到崗後的具體做法。

5月8日晚,那場震動汽車圈的三小時發佈會,楊嵩大方喊出了“寶沃汽車是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的定位,算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交代。這場發佈會氣勢蓋過之前的蔚來,格調不輸奔馳、寶馬、奧迪。

當天場下坐著媒體、經銷商、供應商和潛在投資人。楊嵩現場的煽動力遠超他之前任何的公開場合,從定位、產品、供應鏈,能講的想講的都說了。這一切都是給外界看的,尤其是潛在投資者。

“100天完成了發佈會的明面工作。大家看到的每一個視頻、每一個PPT,每一個數據,真的是100天之內做的。”在楊嵩看來,要徹底扭轉寶沃頹勢必須直面所有問題,一一說清楚,“以前日產發佈會我會講日產的品牌與定位嗎?品牌定位這是今天必須要談的問題。今天不回答寶沃是什麼,根本沒法回答BX6、BXi7車型是什麼。”

恢復渠道信心是楊嵩到崗後下手的第一步,也是寶沃汽車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每週一早上9:00-10:30,楊嵩要在自己辦公室裡,面向全國寶沃4S店裡面的一線銷售人員直播90分鐘的視頻培訓,幾乎是手把手地交。“要想穩住經銷商,當務之急是抓好銷售、抓好渠道、抓好執行,確保經銷商盈利,然後再談渠道擴張等後續問題。”

產品上最重要的是供應鏈,楊嵩總結三個要義:第一,要保證品質;第二,要注重成本;第三,要考慮產品的交貨期和穩定性。銷售和供應鏈,在楊嵩看來是戰術問題。戰略問題也同樣有兩件事情:1、現有產品組合的改善;2、迭代開發下一代產品,並做好頂層設計。這些都需要花錢。

寶沃每年運營要消耗5個億以上,在北汽福田節流,北汽無暇顧及之下,引入新的投資非常迫切。怎樣才能讓投資人看到希望?產品競爭力是最簡單直接的。

楊嵩不愧是學數學的,擅長用數據把自己優勢說清楚。在他的提煉下,一些產品新概念落在了寶沃產品上——比如說導航系統,3維亞米級導航系統可以同時接受GPS+北斗+伽利略三模衛星信號,加之星基增強算法,將水平(主輔路)和垂直(多層立交)的導航精度同時由10米縮小為不到1米,未來自動駕駛定位精度還將縮小至0.1米。

比如說T-BOX內置電池,是符合歐洲ECALL極速救援的標準:即便車輛因事故斷電,也可以在1.6秒內經由T-BOX發出求救信號。還有寶沃重金投入研發,設立了硅谷、斯圖加特、北京三個研發中心,目前已組建1600人研發團隊。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也許是親身感悟,也許是準備充分,楊嵩拋出的信息句句切中資本的G點:

將帥有別——在談論將和帥的作用時,他認為一位良將再優秀,能做的也非常有限。只有成為真正的統帥,才能決定一個企業的發展成敗。將勝在精通業務,而帥不光要精通業務,還要洞察人性。

英雄文化——誰能夠為寶沃創造最大的利潤、增量,就是寶沃的英雄。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其實頂頭的那個人很重要,真的可以改變企業的情況。如果只是一個營銷公司的總經理,那可能還是會有決定不了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做企業一把手,還是做不好,那我願賭服輸。

工程師品牌——我們決不會走性價比的路線。如果一個車的性價比很高,還有這麼大的尺寸,這麼好的裝備,那必定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幾乎不會有性價比高的車,也沒有價廉物美的車,一分錢一分貨。

成本的問題,和工程師品牌沒有關係,任何一個企業都必須在合理的前提下節約它的成本,包括創業也一樣。

人類競爭——人與人比拼綜合素質,就在四個方面:1、比CPU、智商,看誰的運算速度快;2、比內存,相當於知識儲備;3、比操作系統,方法論的較量;4、比情商,是最為基本的與人打交道的方式、素質。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北汽混改下一步:雷軍會入局嗎?

剝離寶沃正在進行,北汽集團混改同步拉開序幕。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已推出3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範項目,涵蓋了中央企業和部分地方國企,實現了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7大重要領域全覆蓋,並延伸到國有經濟較為集中的重要行業。

站在國資委的角度,企業混改的出發點是:國有資產的保值升值。站在市場角度,混改是優勝劣汰下一些企業的改革自救。這兩點恰恰是目前北汽正面臨的挑戰。

今年3月22日,北京汽車發佈2017年年報,全年總營收為1341.59億元,同比增長15.46%;毛利354.99億元,同比增加35.33%;利潤109.98億元,同比減少4.66%;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22.53億元,同比減少64.62%;每股盈利0.30元,擬派年度股息每股0.1元。

從賬面數據看,北汽的2017年還過得去,但是分析其收入構成可知,87%由合資公司北京奔馳貢獻——北京奔馳相關的收入由853.12億元增至1167.73億元,同比增長36.9%,佔總營收的87%。北汽自主和北京現代出現斷崖式下滑。

北汽奔馳業績兇猛,但是並非高枕無憂。北京奔馳準備正式推動新能源車型的生產準備,啟動電動車整車及動力電池工廠的建設,但是奔馳還和比亞迪成立了合資公司騰勢,2018年春,吉利又成為奔馳的第一大股東,並瞄準了其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北汽如何主動求變?引入有戰略協同的投資者是最佳的路徑選擇。

去年7月份,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調研北汽集團時,就對北汽混改進行了明確批示,“汽車行業的演進在加速,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隨時可能對傳統企業帶來顛覆性影響,國有企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必須加大。要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上下功夫。只要是有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都要積極推進。要加強北汽董事會建設,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北汽新能源改制上市進程。”

此次調研後沒多久,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參觀北京五彩城小米之家,並與雷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在車聯網以及車載配件領域展開合作。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目前北汽負債率不低,即將赴港上市的小米,其實是北汽合適的一個戰略協同者。一方面,小米符合汽車行業加快信息技術演進的大背景,另一方面,進入上市審批期的小米,一旦上市手握大把現金,需要尋找新的投資領域,給資本市場講更大的故事。

小米已經於5月3日遞交上市申請,目前正待港交所審批。根據計劃,小米正以630億至680億美元估值招股詢價,並已基本確定會引入數家重量級國際投資機構為基礎投資者,預計兩週內開始路演及啟動招股程序,如按此時間推算,即小米六月中已可上市。假設上市後的雷軍入股北汽,按照投資的慣例,此類跨界投資的佔股比例一般不會超過10%。

北汽混改前夜:吉利入股,雷軍會跟牌嗎?

5月24日,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車報收於22.70港元,總市值2037.54億港元。北京汽車報收7.81港元,總市值626億港元,不到吉利汽車市值的三分之一,相當於小米上市後市值六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