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四个方面看,桓玄注定败给刘裕

桓玄是个悲剧人物,上天曾经无限眷顾他;但是由于他自身性格、战略、以及能力方面的因素,最终败给了一个曾经瞧不起眼的小角色刘裕。

第一、大战略出了问题,太急于称帝。

在这一问题上,桓玄与他老爹桓温是两个极端。但是桓玄确实当时不具备称帝的条件。要稳定的实现篡位,需满足最基本的条件:第一需要篡位者对中央权力机构和地方政权具有强大的统治力;第二篡位者需要足以服众的功绩。

古往今来除了远古的禅让,大概分两种,第一、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积累,最终瓜熟蒂落实现篡位,如曹操父子,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第二种就是靠一代人拼搏,实现禅让,如王莽、刘裕、杨坚、赵匡胤,当然也包括桓玄。

从这四个方面看,桓玄注定败给刘裕

第一种方式,一般都是比较稳健,随风潜入呀、润物细无声的篡位,一般不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突发状况(比如叛变)都被一代代的分化吸收。因为老百姓和各级官员早已习惯了篡位者的执政风格,篡位不会给各利益阶层带来剧烈的变化,因此会平稳过渡。

第二种,往往如疾风暴雨,往往会波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利益。如果遇上特别强势的主子、具有较强组织和忽悠能力,能知人善任,而且有服众的功绩,可能被大家所接受;如果篡位者没有突出的能力,没有突出的才干,往往会身败名裂。而很可惜,桓玄属于第二种人里的后一类。

首先,虽然桓玄利用刘牢之和元显的矛盾,攻占了建康,但是他始终未能安抚江淮利益集团和三吴利益集团;不但未能平息和安抚,他还采取了一些高压措施,激怒了这部分人的怒火。

从这四个方面看,桓玄注定败给刘裕

对江淮利益集团,他杀害了许多北府军投诚将领;在三吴地区实施禁粜令,禁止三吴地区的人与荆湘地区进行粮食的买卖活动,经过孙恩之乱后的三吴地区本身就粮食缺乏,由于禁粜令的实施,导致三吴地区大批富人,穿着华丽的丝绸,带着各种金玉首饰活活饿死。

其次,同时他讨伐元显的作战,太过于轻松,几乎是不战而胜,他的军事实力没有得到验证,也难以使诸如北府军之流心服口服;从而使桓玄对广陵、京口的军事控制力薄弱,导致刘裕能侥幸叛变成功。

如果桓玄能够稍有耐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方面将自己的恩惠普及广大群众,夯实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逐渐打击和分化北府军势力,将军事势力深入渗透到江淮利益集团内部;最后掌握整个东晋中央和地方权势后,关注北方各族势力的破绽,顺势北伐,取得功绩后,再采取禅让。

第二个失误,错失时机。

即使桓玄迫不及待地称帝,他的胜算也完全胜过刘裕。桓玄听完刘迈关于刘裕起义的告密后,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傻傻地等着刘裕来进攻。

战争打的就是人心、士气。战争之初,荆湘势力肯定是支持桓玄的,三吴势力中立,江淮势力观望稍偏刘裕。在这种情形下,呆守南京,无疑在给外界示弱,将自己对刘裕的恐惧写在了脸上。

从这四个方面看,桓玄注定败给刘裕

既然你都那么恐惧,那些中间派还有什么理由跟你去卖命呢?一旦刘裕靠双手在覆舟山击败桓谦,江淮势力与三吴势力瞬间易帜。

若能主动派荆湘精锐主动攻击京口,靠绝对实力压垮义军,中间派和观望者毕竟参与到痛打落水狗刘裕的行列中。

第三、即使丢弃建康城,桓玄同学仍然深深掌控者荆湘势力,此时荆湘利益集团基本没有收到什么打击,军事势力特别是水军优势是强于起义军的。这一点从其逃亡过程中,始终有人供应粮食,并将军队上缴桓玄可看出;而且,桓玄回到江陵后,仅仅三个月就组织了数万精锐。可想而知,此时西部人心还是向着桓玄的,他们任然是利益共同体。

此时,若能亲自率军东下,本着天子守国门的气概,与荆湘共存亡,击破连续疲惫作战,而且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义军,胜面依然很大。即使打不过,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起码也能够与刘裕平分东晋。

第二、第三个失误表面是军事策略失误,实质是性格决定命运。桓玄当年三次起兵讨伐元显时,革命斗志非常旺盛,与敌人势不两立。篡位以后,开始畏首畏尾,表现出明显的小农思想,小富即安。在战争中始终抱有侥幸心理,在两军僵持阶段自行奔溃。说白了缺乏赌徒气质。

第四个,一直没有干掉司马德宗。对于这样一个虽然智商不高,但依然是一个皇族的旗帜性人物,不干掉他,就会有很多好乱分子打着他的旗号浑水摸鱼。如果篡位者对整个帝国有十足控制力时,可以养着前朝皇帝;但对于一个本身就很孱弱的篡位者,干掉前任,可能对子更加安全。这点桓玄显得过于妇人。

再一个,完全不能知人善任,纳谏如流。不能纳谏,前面已述及;最突出的不能知人善任,是未能很好的使用桓氏家族最后一员旷世猛将-桓振!

从这四个方面看,桓玄注定败给刘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