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通讯兵,舍弃村干部,却甘当农村红白喜事的厨子!


孙秀良,唐山迁安市大五里乡花果山人,今年53岁,当过兵,做过村干部,现在自己在农村干起了红白喜事厨子,而且生意红火,滦县及周边十里八乡的都找他炒菜。

说起他的厨艺完全是自学,原来没有自己干的时候,村里红白喜事都找他。他说炒菜有学问必须爱钻研才能见水平,现有本地菜谱200个,可供宴席选择搭配。

比如老孙做的红烧肉,其做法香而不腻;而且不硬不烂。有的厨师故意烧肉比较硬,免得屉锅蒸时过烂。他则不然,出锅即可吃,但蒸后依然绵软挺立。所以附近的人都认可他的厨艺。

老孙的浇汁鱼也是一绝,外焦内嫩。他先用淀粉涂抹在鱼身上,再用蛋液涂抹,下锅用马勺浇油,之后再下锅,而且这只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二次炸制,再勾汁装盘。他的类似手艺很多。

2014年,老孙花费2万多元购置了50桌全套家伙式儿,包括桌椅、锅灶、碗盘杯勺、还有刀具台面等。算是正式自己干了,他之前一直被雇用当厨师。

图中的大铁灶就是老孙采购的。不管是红烧肉,还是小酥肉,还是蒸碗排骨,都用大铁灶,只是有的烧劈柴,有的直接用天然气灶。一般规模的红白事,4个大灶够用。

老孙忙不开的时候,就从村里雇两个人,帮他打下手,要求有两个:一个是做事利索,二是不怕脏累。老孙说,平均每个月都要出去一二十天,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四拨请他炒菜。所以忙不过来的时候,需要找人。

在农村办事讲究比较多。拿前两天邻村一家嫁闺女,他提前一天搭好锅灶、炖肉、配菜,正式回门则按正餐开席。在唐山,女儿回门晚上要吃饺子。但是炒菜一样不能少。

其实,老孙接过许多宴席,但风俗不一。拿唐山滦县来说,男方结婚正席最少20个菜,但只有一顿,迁安16-20菜不等,但是红棚开始共5顿饭。只是有一个共同菜,就是劋敳缉(chao zhua ji),是用刚生一点芽黄豆粒炒,意思是预祝生儿育女。

厨子们,一般要等客人们都吃完他们才吃饭。而且起早贪黑,特别是冬天,在户外大棚一样得迎风做饭。老孙说一年冬天特别冷,菜刀一放案板就冻在一起了……而且还会遇上各种天气,但答应东家的事,必须完成。他说,当兵转业后也干过别的,还当了15年村干部,现在干厨师最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