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行業亂象的解決之道:自我審查、鯰魚效應和清退機制

網約車企業盲目逐利、有法不依、數據造假,政府部門監管缺位、執法不嚴、罰則過輕,是造成網約車亂象叢生的重要原因。針對網約車行業的種種問題,有哪些解決之道?網約車市場又該如何規範發展呢?

网约车行业乱象的解决之道:自我审查、鲶鱼效应和清退机制

市場倒逼企業自我審查

網約車行業在我國已經發展了8年多,2010年5月,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在此之後,滴滴出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平臺也紛紛加入網約車大軍。這8年的時間裡,網約車這種出行方式的確給乘客帶來了便利,甚至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的出行習慣。

面對頻發的亂象,各大網約車平臺正在不斷加強自我監督和審查力度:

易道用車政府事務總監王琳表示,易道用車將加強對車主和車輛兩方面的審核,對車主要驗證本人資質、身份信息、人臉識別、網約車資質等信息,並且實時與公安部的信息平臺同步,驗證車主有無犯罪記錄;對於車輛方面,要審核人車是否相符、車齡車況車型是否符合規定等。此外易到用車還通過線上線下兩套驗證考核系統把關,車主必須通過考核才能加盟平臺或者升級車型。

從傳統出租車進軍網約車行業的首汽約車,截止今年4月,在全國範圍內自有車輛已超過6萬輛,用戶超過2000萬人,在38個城市獲得了線下經營資質。首汽集團副總經理、首汽約車聯席CEO梁海晨表示,網約車的本質是為市民個性化出行需求服務,提供有別於傳統出租車的門到門預約服務,只有平臺、司機、車輛三證齊全,才能提供合規的優質服務。

网约车行业乱象的解决之道:自我审查、鲶鱼效应和清退机制

網約車司機、車輛持證上崗

新平臺能否發揮“鯰魚效應”?

在網約車行業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龐大的市場需求,也吸引了新平臺加入,形成多元化的市場競爭格局。

网约车行业乱象的解决之道:自我审查、鲶鱼效应和清退机制

美團“跨界”加入網約車大軍

今年3月,美團打車登錄上海,首日訂單量就突破了15萬。帶著在寧波、杭州、成都等城市的運營經驗,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專車進入北京市場,2017年9月7號取得了北京市交通委頒發的運營許可證,在京運營的300名司機和300輛新能源車,全都擁有合法資質。曹操專車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宗輝表示,平臺在職的司機,每個月要進行兩次關於安全駕駛、交通違章、事故預防、急救常識等內容的培訓,車輛都配備了GPS定位系統和一鍵報警。

网约车行业乱象的解决之道:自我审查、鲶鱼效应和清退机制

曹操專車的司機和車輛

老牌汽車企業為什麼要踏入陌生的網約車領域?曹操專車公關經理陳成表示,曹操專車的性質是公車公營,實際上是一種B2C模式,企業統一提供車輛,統一招聘專職司機,來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吉利汽車是希望通過曹操專車來探索出行解決方案,同時也能夠藉此獲得更多關於用車和駕車行為的第一手數據,從而能夠更好推進汽車的研發工作。

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認為,政府應該繼續鼓勵合法經營的網約車平臺發展,它們可以為整個行業提供良性的競爭環境。對乘客來說,自然也會用腳投票,選擇使用安全性相對較高的平臺。

未來,網約車的服務品質、安全性程度將成為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目前企業單純倚仗雄厚資本撐腰的市場現狀將被改變。

繼續違法將被“紅牌罰下”

近期,交通運輸部連發5篇評論員文章,表明“網約車行業不是法外之地”等觀點。5月11號,交通運輸部公佈,將建立網約車行業《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沒有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等6類行為,將被納入失信黑名單,實施聯合懲戒。

网约车行业乱象的解决之道:自我审查、鲶鱼效应和清退机制

交通運輸部將網約車納入出租車服務信譽考核體系

國家發改委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東認為,網約車行業亂象的治理手段應該具有足夠的威懾力,要建立完善的信譽評價體系,當企業產生違法行為時,可以採取限制平臺APP下載或是關閉註冊等手段,相比目前普遍採用的道路交通執法,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少,效果卻會更明顯。但很顯然,採取雷霆萬鈞的懲罰手段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因此首先應該加快推進法規條例的出臺。

5月21號,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明確表示,要加快清退不合格的車輛和人員,同時加快推進網約車平臺的誠信體系建設,對嚴重失信的企業,將採取黑名單制度,處罰後仍不改正的企業,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實施聯合的信用懲戒,對於屢次處罰不改、情節嚴重的企業,將啟動對相關經營許可的撤銷。

雖然政府部門提出建立清退機制,但目前還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學院院長陳豔豔認為,政府應該儘快確定退出機制的標準,例如安全事故的嚴重程度、發生數量和頻次等;同時退出機制還應該有具體的形式標準,例如禁止入市的年限等,才能把網約車平臺的違法經營遏制在萌芽中。

《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2016年11月1號正式實施,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份、206個城市,根據暫行辦法出臺了地方實施細則,60個城市已經公開徵求意見,70多家網約車平臺在部分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截至今年2月,全國各地共發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

中國政法大學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從國家層面來說,對各地網約車政策、細則的落實情況應該展開實地調研,搞清楚究竟是網約車平臺故意規避違反相關規定,還是主管部門沒有依法行政,才能找出制約政策落地的實際原因。同時,介於網約車的經營行為有區域性的特點,對網約車平臺的管理應當納入地方法規。

作為交通出行新業態,全社會對於網約車發展應持包容審慎的態度,但這不等於放任不管。只有通過對進入門檻、運作流程、數據共享的不斷規範,網約車行業才能形成龐大而高質量的出行供需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