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大学生为买手机网贷4000,一年竟滚成50万

校园贷:大学生为买手机网贷4000,一年竟滚成50万

“臭名昭著”的校园贷虽然已经趋于沉寂,但早前“校园贷”乱象的后续影响至今还在持续。

据调查,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从行业角度说,大学生的确属于比较优质的贷款对象。

校园贷的市场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考入大学,有些家庭无力负担孩子在城市消费、学习甚至是创业上的资金需求,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会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甚至是民间高利贷。

武汉某大学大三学生因欠下“校园贷”4000元,一年时间滚到50余万元,家人倾尽所能凑还了20万,还欠下30万左右。去年下半年,他经同学介绍购一部手机,该手机店要求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和亲朋好友电话及住址,便可贷款买到手机。当时他便在手机店贷4000元钱,并打下欠条约定,利息是一天0.2元至0.5元不等。 事后由于没能及时还上,再次向其它网络平台贷款,不到一个月,从最开始的4000元很快就翻到几万元。他不断拆东墙补西墙,几个月没有还上,很快就翻到几十万元。家人得知后,四处筹款,凑足15万元,还了几家上门的债主。之后又变卖了部分家产,又为其还了5万元高额贷款。

校园贷:大学生为买手机网贷4000,一年竟滚成50万

西安一所高校大二女生为了买一部苹果6Splus手机,从“校园贷”借了12500元,8个月过后,这笔钱“滚”成了23万元。家里情况不好,第一部手机坏掉后,她看同学们用的都是苹果手机,于是也想换一部。但由于父亲每个月给的生活费只有固定的900元,面对五六千元的手机,她无法向父亲开口。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有人在学校的群里说可以贷小额贷款,分期还钱。对方说,分期还钱每个月只要几百元,自己省省再打点工肯定能还上,她便动了心。

当时借了6500元,到手4000元,2500元都给了中介。4000元不够买苹果手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她又向另外一家公司借了6000元,同样是只拿到手4000元。为了还第一笔借款,开始借第二笔,还不上再继续贷第三笔、第四笔……短短8个月,她就向30多个校园贷机构借过钱。然而,钱越借越多,再也还不清了。

她前后贷款总额有11万多元,但实际拿到手的只有7万多元,然而,把所有借款的本息加起来,她一共要还23万多元。父母都是农民,全家就靠几亩地过活,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家人前前后后东拼西凑给她还了17万,可是按照借款的约定,还有5万余元还不上。她得知有“人死债销”的说法,于是就曾想以死来躲过还款。

校园贷:大学生为买手机网贷4000,一年竟滚成50万

一名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跳江自杀。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为何最终却走上了人生的绝路?原来他生前在十余家校园贷平台共计贷款20多万,而按照这些校园贷平台的计息方式,现在需要他偿还的钱,估计早已成为一个天文数字。可以说,正是这种巨大的偿还贷款的压力,以及各个校园贷平台的催债行为,最终把他逼上了绝路。据说通过校园贷平台借贷的20多万元钱,基本上被用在了和同学聚餐以及偿还前期贷款方面。

20岁的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原来生前曾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已累计达13万余元,其中一笔借款数额为1100元,一周后需还1600元,周利息高达500元。

校园贷:大学生为买手机网贷4000,一年竟滚成50万

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该女生借款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在"今借到"平台就累计借入57万多,累计笔数257笔,当前欠款5万余元。

福建大四学生余某飞,自创青鸟创联的金融服务公司,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网贷平台上贷款。涉及19名学生,总金额70余万元。

河南某高校的一名在校大学生,用自己身份以及冒用同学的身份,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当无力偿还时跳楼自杀。

大学生之所以会跳楼自杀,一方面是他自控能力不强,恶性超前消费,挖东墙补西墙,甚至冒用同学的身份证借贷。"校园贷"固有其风险,但它不能,也不该是高利贷。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甚至借钱炒股来贷款,这种贷款不但给自己增加压力,产生违约的话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偿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