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千零一夜麼?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中國又譯《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的書名,出自這部故事集的引子。《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很早就在阿拉伯地區的民間口頭流傳,約在公元八九世紀之交出現了早期的手抄本,到了12世紀,埃及人首先使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書名,但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才基本定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經產生,便廣為流傳,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就傳到了歐洲。《一千零一夜》對後世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還記得一千零一夜麼?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有243個故事。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在中國卻有一個獨特的稱呼:《天方夜譚》。"天方"是中國古代對阿拉伯的稱呼,僅憑這名字,就足以把人帶到神秘的異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負盛名,擁有最多讀者和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時,它以民間文學的樸素身份卻能躋身於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蹟。這本書其實並不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它是中近東地區廣大市井藝人和文人學士在幾百年的時間裡收集、提煉和加工而成的,是這個地區廣大阿拉伯人民、波斯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很早就在阿拉伯地區的民間口頭流傳,約在公元八九世紀之交出現了早期的手抄本,到12世紀,埃及人首先使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書名,但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才基本定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經產生,便廣為流傳。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就傳到了歐洲。書中的故事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波斯和印度;2、以巴格達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時期流行的故事;3、埃及麥馬立克王朝(1250-1517年)統治時期流傳的故事。

還記得一千零一夜麼?

書的封面

相傳古時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島上,有一個薩桑王國,國王名叫山努亞。有一天,山努亞和他的弟弟薩曼來到一片緊鄰大海的草原,當他們正在一棵樹下休息時,突然海中間冒起一個黑色的水柱,一個女郎來到了他們身邊,並告訴他們天下所有的婦女都是不可信賴、不可信任的。

國王山努亞和弟弟薩曼回到薩桑王國後,發現王后行為不端,他們便殺死王后。從此,山努亞深深地厭惡婦女便又殺死宮女,他存心報復,又開始每天娶一個女子來過一夜,次日便殺掉再娶,完全變成了一個暴君。這樣年復一年,持續了三個年頭,整整殺掉了一千多個女子。

宰相的大女兒山魯佐德,對父親說她要嫁給國王,她要試圖拯救千千萬萬的女子。山魯佐德進宮後每天晚上都給國王講一個故事,但是她卻每天晚上講,而且只講開頭和中間,不講結尾。國王為了聽故事的結尾,就把殺山魯佐德的日期延遲了一天又一天。就這樣,山魯佐德每天講一個故事,她的故事無窮無盡,一個比一個精彩,一直講到第一千零一夜,終於感動了國王。山努亞說:"憑安拉的名義起誓,我決心不殺你了,你的故事讓我感動。我將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永遠保存。"於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這本書。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人民藝術才能和創造性的結晶,有如下4個特點。

第一、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一千零一夜》的作者展開了想象和幻想的翅膀自由馳騁:無所不能的神燈與魔戒指;一夜間建立起來的宮殿;往來於宮中的飛毯;會飛行的烏木馬;海島一般大的魚;能隱身的頭巾;可以驅使神魔的手杖;能看到任何遙遠目標的千里眼,等等。這些神奇的事物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表達了人們征服自然、改造社會、戰勝邪惡勢力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同時,《一千零一夜》中的許多故事,還把美好願望的幻想性與現實的真實性奇妙地融合起來,使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相映生輝、齊放異彩,造成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第二、情節曲折離奇,結構靈活簡便。故事時而在天上,時而在人間;時而藉助於神仙妖魔的力量,時而完全遵照現實的邏輯。一個"比山還大"的妖怪,能出入小小的膽形銅瓶之中;一擦神燈,它就能在一夜之間造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如此這般,變化莫測。《一千零一夜》的結構巧妙、簡便靈活,它開創了"框形結構"的藝術結構形式。作品通過山魯佐德給國王講故事的形式,把大小260多個故事鑲嵌在這個大故事的框架之內,大故事套小故事,大小故事交織,成為一個龐大的故事體系,讓人感到長而不冗,雜而不亂,層次分明,絲絲入扣,猶如一串長珠,令人賞心悅目。

第三、鮮明的對比。故事中眾多人物善惡美醜特別分明醒目,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漁翁的故事》中的忠厚機敏的漁夫與狠毒狡猾的魔鬼,《死神的故事》中體現人民意志的死神與殘暴的國王,《辛伯達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富商辛伯達與貧窮腳伕辛伯達,《阿里巴巴和四十個大盜》中機智的馬爾基娜與愚蠢的強盜,等等,都是通過對比來突出其性格特徵的。對比中飽含著作者愛憎的思想感情。

第四、語言豐富優美、流暢自然、生動活潑,詩文並茂,很好地體現了民間文學的本色。《一千零一夜》廣泛地運用了象徵、比喻、幽默、諷刺等修辭手段;有些故事還插入了警句、格言、諺語、短詩等,從而構成了語言豐富多彩的特色,大大地加強了藝術感染力。

《一千零一夜》對後世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世紀初,法國人加朗第一次把它譯成法文出版,以後在歐洲出現了各種文字的轉譯本和新譯本,一時掀起了"東方熱"。法國著名啟蒙學者伏爾泰說: "我讀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之後,算是嚐到故事體文藝的滋味了"。著名作家司湯達希望上帝使他忘記《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情節,以便再讀一遍,重溫書中的樂趣。高爾基把它譽之為民間口頭創作中"最壯麗的一座紀念碑"。20世紀初,《一千零一夜》傳入中國。

作品的文學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把現實成份和幻想成份有機地結合起來,集中體現了民間文學的藝術特徵,開闢了阿拉伯大眾文學的道路,在阿拉伯小說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千零一夜》因其奇異的想象、極具異域風情的內容以及浪漫的風格,從而享有"世界最大奇書"的美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