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客家圍屋是頗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被建築學家譽為民俗建築史上的奇蹟。江西龍南縣以圍屋數量多、規模大、風格全、保存完好等特點,贏得了“客家圍屋之鄉”的聲譽,尤以關西圍、燕翼圍和烏石圍三大圍屋名揚世界。

關西圍:東方古羅馬城堡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關西新圍,是迄今海內外發現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圍屋,堪稱客家方圍中的經典。新圍建於清代嘉慶至道光年間,迄今有180多年曆史,被譽為“東方古羅馬城堡”。它體量巨大,高牆深院,四角都有炮角樓,遠看上去像是座微型的正方形城池。圍內整體結構像一個巨大的“回”字,圍屋的核心建築在中間的“口”字部位,套建一幢五列14個天井共124間主房的豪華大宅,是客家民居中“九棟十八廳”的典範,整幢圍屋以廊、牆、甬道連通或屏隔,少奢華裝飾,樸素實用,是一座集住宅、祠堂、城堡、書院、花園於一體的宏偉建築。

燕翼圍:固若金湯的古堡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燕翼圍是楊村賴福於清順治年間所建,取山海經中“妥先榮昌,燕翼貽謀”中“燕翼”二字為圍名,是深謀遠慮、榮昌子孫之意。這座圍屋工程浩繁,耗時27年曆經三代才建成,距今已有320多年曆史。燕翼圍以高大堅固而著稱,圍高14.3米,牆厚1.45米,是眾多普遍為兩層建築結構的客家圍屋中唯一的四層高樓建築,也是贛南現存500多座客家圍屋中最高的圍屋。燕翼圍佈局科學、結構嚴謹,打起仗來是碉堡,放下土炮是居家的多功能建築,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為爭奪生存空間不屈不撓的鬥爭意識,是客家人智慧和力量的結晶。

烏石圍:獨具特色的半圓圍

贛州龍南:客家圍屋之鄉

建於明代萬曆年間迄今已390多年的烏石圍,因大門前臥有一塊大烏石而得名,是贛南客家圍屋中建築年代最早的圍屋。它最大的特色在於圍屋以前方後圓而形成半圓形,在眾多風格迥異的客家圍屋中獨一無二。圍屋內院正中是祖廳,一幢偌大的天井式堂宅,周邊的房屋則成圓形圍著祖廳。圍屋外有一個寬敞的場院,對稱挖出一個與圍屋面積相仿的半圓形水池,合風水陰陽兩極之意。烏石圍建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圍屋內有許多雕琢精美的裝飾物和色澤鮮豔的廊圖壁畫,顯示出客家人高超精湛的雕刻工藝,洋溢著濃郁的客家文化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