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贛南客家先民在一千多年的墾殖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間文藝。她既是對中古時期中原漢族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同時融入了畲族與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內容和形式,形成了今天的贛南客家民間文藝,是客家人心底的呼聲,生命的歌唱,也是客家兒女的知音和伴侶。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贛南客家先民在一千多年的墾殖生產生活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間文藝。她既是對中古時期中原漢族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同時融入了畲族與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內容和形式,形成了今天的贛南客家民間文藝,是客家人心底的呼聲,生命的歌唱,也是客家兒女的知音和伴侶。

1.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從中原南遷的客家祖先定居贛南後在勞動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民間藝術瑰寶,結合遷徙途經地的音樂素材,經與贛南本土的原生音樂長期融合的產物。贛南客家山歌旋律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動聽,故為當地群眾所喜聞樂見。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客家山歌

  其內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訴說勞動人民在舊社會受壓迫剝削的情景的“長工歌”,傳授各種知識的“鎖歌”“什哩多”,表達男女之間純潔愛情的“好花一朵滿園香”“一對鴿子飛過河”等。無論是在山上砍柴還是在田間勞動,為消除疲勞,對歌打趣;或訴幽怨;或是用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山歌總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客家兒女的言外之情。

2.梨園戲曲

  贛南客家戲曲以贛南採茶戲、寧都採茶戲和東河戲最為盛名。贛南採茶戲又名“三腳班”“三腳戲”,是客家文化孕育出來的民間藝術。它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廣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傳到贛南客家地區的各種民歌、民間舞蹈、民間燈綵、民間戲曲的藝術營養,成為既有客家習俗,又有地域風情的戲曲劇種。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贛南客家戲曲

  寧都採茶戲在宋元雜劇中體現為“採茶歌”曲牌,當時“採茶歌”已相當普遍,直至明末清初已發展成一旦二醜的“對子戲”,後又在此基礎上加進一個旦角變為二旦一醜的“三小戲”,即“三角班”(能演“三小戲”的班社)。清嘉慶年間,“三角班”不斷吸收各姊妹劇種和本地民歌小調的優勢來完善自身,規模不斷壯大,“三角班”遂發展成“半班”的規模。其傳統劇目里正本戲、連臺本戲較多,如《磨盤產子》《蘭橋會》《陰陽扇》《壽誕記》《張三當爺》等。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3.鄉音曲藝

  贛南客家曲藝以寧都道情最為典型。寧都縣的“道情”,原名“鼓文”,又名“漁鼓筒”,是流行於寧都縣及周邊縣市(廣昌、石城、瑞金、于都、興國)具有客家特色的說唱藝術。作為中國270多個曲種之一,具有語言形象生動,曲調優美動聽,內容情節感人的特點,深受民間喜愛。據老藝人傳,明末清初,算命先生(盲人)根據所知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運用算命時所唱的頌誦腔曲調,同時吸收乞丐沿街叫化所唱的“過街溜”腔調,心擬詞曲話本,演繹歷史,說唱故事。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寧都道情

  寧都道情傳統曲目有300多個,多為長篇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現在保留下來的有《鑾刀記》《壽誕記》《煙刀記》《鬧壽堂》《鯉魚歌》《萬花樓》等20多個曲目,但詞曲大部分已經失傳。在這些曲目中,《鑾刀記》《煙刀記》為寧都道情所特有,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和積極意義。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4.燈綵藝術

  贛南客家燈綵歌舞既有獨特的舞蹈與燈飾藝術風格,又有悠久的歷史淵源。燈綵歌舞活動期多為新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終止,或在姓氏迎簿進祠和各種朝神、廟會期間,按鄉規民俗,燈隊均以同一宗族姓氏組成,伴隨龍舞、獅舞,走村串鄉,日夜舞燈,舉行燈綵活動,他們借用燈綵這種藝術形式得以消災、求子、祈福、娛樂等。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燈綵舞

  贛南客家燈綵歌舞的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具有虛實相映、以實領虛的特徵,主要有祈禱型燈綵、讚頌型燈綵等。通常依據花、鳥、蟲、獸的外形制作道具,並運用這種道具來模擬它們的動作、習性和形態,其表演形式豐富多彩,舞蹈動作粗獷優美,陣形的流動變化萬千。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5.嗩吶藝術

  嗩吶,是一種為廣大農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吹管樂器,在贛南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一般百姓家裡舉辦婚喪壽慶、蓋新房、慶豐收、上大學等,都要請嗩吶樂手來熱鬧一番。村坊上舉行迎神賽會,或其它大型活動,也必定有嗩吶以壯氣氛。然而,在贛南各地,最有特色的要數于都嗩吶。當地嗩吶手就有這麼四句順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裡邊有。婚喪嫁娶沒有我,冇聲冇息蠻難過。”

吹嗩吶

  于都嗩吶吸取了贛南採茶戲“燈腔”“茶腔”音樂的內涵與特色,曲牌繁多。分為喜調和悲調兩種:喜調輕快、歡樂,悲調深沉、低吟。吹奏講究“鼓板分明,粗細結合,高昂悠揚,音樂協調。”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樂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愛的一種傳統樂器。

江西贛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