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赣南客家先民在一千多年的垦殖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间文艺。她既是对中古时期中原汉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融入了畲族与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今天的赣南客家民间文艺,是客家人心底的呼声,生命的歌唱,也是客家儿女的知音和伴侣。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赣南客家先民在一千多年的垦殖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民间文艺。她既是对中古时期中原汉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融入了畲族与其他民族文化元素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了今天的赣南客家民间文艺,是客家人心底的呼声,生命的歌唱,也是客家儿女的知音和伴侣。

1.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从中原南迁的客家祖先定居赣南后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瑰宝,结合迁徙途经地的音乐素材,经与赣南本土的原生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赣南客家山歌旋律高亢激越而又清新动听,故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客家山歌

  其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诉说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压迫剥削的情景的“长工歌”,传授各种知识的“锁歌”“什哩多”,表达男女之间纯洁爱情的“好花一朵满园香”“一对鸽子飞过河”等。无论是在山上砍柴还是在田间劳动,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是用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山歌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客家儿女的言外之情。

2.梨园戏曲

  赣南客家戏曲以赣南采茶戏、宁都采茶戏和东河戏最为盛名。赣南采茶戏又名“三脚班”“三脚戏”,是客家文化孕育出来的民间艺术。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本地及外地流传到赣南客家地区的各种民歌、民间舞蹈、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的艺术营养,成为既有客家习俗,又有地域风情的戏曲剧种。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赣南客家戏曲

  宁都采茶戏在宋元杂剧中体现为“采茶歌”曲牌,当时“采茶歌”已相当普遍,直至明末清初已发展成一旦二丑的“对子戏”,后又在此基础上加进一个旦角变为二旦一丑的“三小戏”,即“三角班”(能演“三小戏”的班社)。清嘉庆年间,“三角班”不断吸收各姊妹剧种和本地民歌小调的优势来完善自身,规模不断壮大,“三角班”遂发展成“半班”的规模。其传统剧目里正本戏、连台本戏较多,如《磨盘产子》《兰桥会》《阴阳扇》《寿诞记》《张三当爷》等。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3.乡音曲艺

  赣南客家曲艺以宁都道情最为典型。宁都县的“道情”,原名“鼓文”,又名“渔鼓筒”,是流行于宁都县及周边县市(广昌、石城、瑞金、于都、兴国)具有客家特色的说唱艺术。作为中国270多个曲种之一,具有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内容情节感人的特点,深受民间喜爱。据老艺人传,明末清初,算命先生(盲人)根据所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运用算命时所唱的颂诵腔曲调,同时吸收乞丐沿街叫化所唱的“过街溜”腔调,心拟词曲话本,演绎历史,说唱故事。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宁都道情

  宁都道情传统曲目有300多个,多为长篇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现在保留下来的有《銮刀记》《寿诞记》《烟刀记》《闹寿堂》《鲤鱼歌》《万花楼》等20多个曲目,但词曲大部分已经失传。在这些曲目中,《銮刀记》《烟刀记》为宁都道情所特有,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和积极意义。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4.灯彩艺术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既有独特的舞蹈与灯饰艺术风格,又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灯彩歌舞活动期多为新春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终止,或在姓氏迎簿进祠和各种朝神、庙会期间,按乡规民俗,灯队均以同一宗族姓氏组成,伴随龙舞、狮舞,走村串乡,日夜舞灯,举行灯彩活动,他们借用灯彩这种艺术形式得以消灾、求子、祈福、娱乐等。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灯彩舞

  赣南客家灯彩歌舞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具有虚实相映、以实领虚的特征,主要有祈祷型灯彩、赞颂型灯彩等。通常依据花、鸟、虫、兽的外形制作道具,并运用这种道具来模拟它们的动作、习性和形态,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舞蹈动作粗犷优美,阵形的流动变化万千。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5.唢呐艺术

  唢呐,是一种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吹管乐器,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一般百姓家里举办婚丧寿庆、盖新房、庆丰收、上大学等,都要请唢呐乐手来热闹一番。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壮气氛。然而,在赣南各地,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

吹唢呐

  于都唢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曲牌繁多。分为喜调和悲调两种:喜调轻快、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吹奏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

江西赣南最具魅力的客家民俗文化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