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腾讯或许没有想到,在科技自媒体领域的第一次出手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从消息公布至今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这件事的起因就在于,腾讯兴趣内容基金(TOPIC基金)投资了科技自媒体“差评”。

投资“差评”,腾讯收获大量差评

5月23日,“差评”宣布完成3000万元的A轮融资,由腾讯TOPIC基金领投,云启资本、中寰资本跟投。此轮融资前,“差评”曾在2015年10月完成种子轮融资、2016年1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并在2016年8月完成Pre-A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腾讯在科技自媒体领域进行的第一笔投资,也是TOPIC基金的第一次出手,但却为腾讯带来了大量“差评”,不少媒体人甚至措辞严厉地抨击“腾讯这下真没了梦想”。

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这三点说明,牛妹归纳一下:1、洗稿很难判定,我们也在想办法;2、不是公司级投资,不能判定为腾讯立场,别上升;3、如果出现违规情况,哪怕是TOPIC基金投资的也一样会处理。

这个说明,尤其是第三点表态,可能给了不少质疑的业内人士一丝安慰。

接下来,Pony马化腾的一则回复继续广为流传:

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至此,腾讯的“三连击”式回复也完成,最后提出的“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我们将协商退股”明确表明了态度。

只是说到底,作为TOPIC基金在投资上的第一次亮相、腾讯在科技自媒体范畴的第一笔布局,尽调不可能不严格,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表述为“是业务部门一个XX基金主导的,占很小比例的股份,并非公司级投资,请大家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断定为腾讯立场”,这显然是很不负责任的。

众所周知,过去数年间腾讯一直致力于扩张自己的投资版图,甚至有业内人士告诉牛妹“腾讯已经成为中国事实上最大的PE机构”。作为这样一家成熟的机构,怎么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TOPIC基金背后,腾讯的投资帝国

首先我们来看看腾讯兴趣内容基金。

这只基金发布于2017年年底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创想·投资分论坛上,彼时公布的计划是首期基金2年内扶持百家内容创业企业,通过生态扶持,覆盖50个内容赛道的创业项目,包括短视频、图文、音频三大内容形式。腾讯开放平台部兼内容平台部总经理侯晓楠在论坛上介绍,TOPIC基金将和“双百计划”一起,成为推动腾讯开放平台扶持优质创业者的双引擎,但与双百计划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质创业者不同,首期腾讯兴趣内容基金将重点关注处于初期的内容领域创业项目,包括优质内容CP、MCN和内容服务商。

牛妹做了一个粗略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腾讯的投资高达125起,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27.55%。在这其中,投资的赛道如下:

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一向是腾讯重点布局的领域,仅在2017年就有34次投资、占总投资数的27%,细分领域涵盖动漫、短视频、媒体/自媒体、以及知识付费等方向。

从上述投资项目来看,虽然其中一些的发展也出现了曲折(这里不再展开),但像“差评”这样刚公布融资信息就引发市场强烈反弹的却前所未有。

有投资人告诉牛妹,腾讯此前就已开始向内容创业方向延伸,而不再甘心只是做一个“管道”或者“平台”。在这一系列布局背后,其实是作为内容平台方愈来愈深的内在矛盾和挥之不去的焦虑感,“差评”的出现彻底引爆了它。

腾讯到底能不能投资“差评”?

这或许无法直接说明什么,但又暗搓搓地反映了很多。

不过“差评”及其创始人“差评君”显然不这么认为。

关于这位“差评君”,不多的公开资料显示他是一名“业内知名的重度社交恐惧”。不过他创立的公司风格却是张扬的,号称“用一种科技直男的审美,批判的眼光,互联网产品的逻辑,打造出如今这个10w+和爆款频出的差评”。

与高调同步而来的还有很多争议。业内关于“差评”抄袭、洗稿的指责似乎从未停止,多家科技网站、自媒体几年前就曾发文称受到“差评”的抄袭,甚至将相似之处都一一列出,但这些指责也无疾而终。直到这次融资消息的发布,最终引发“雪崩”。

一家公司的品牌理念和品牌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公关负责人所说的“公司级投资”里,也反映在业务矩阵的每一个环节中。毕竟除了专业投资者,有多少人能准确区分腾讯投资和腾讯TOPIC基金投资呢?

这不,已经有业内人士吐槽了:“腾讯价值观排名第一的就是正直,不能没有原则地去追逐利益和热点。已经被说没有了‘梦想',不能再丢掉了腾讯人最珍视的价值观。”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

腾讯能不能投资“差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