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使人长寿”?

我不像坏小孩

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基本保障;另一种观点认为,千年神龟靠静养,磨损不停的机器一定会首先坏掉。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激活生命。“活动”一词把“活”和“动”组合在一起,即活者动也,动者活也,意思是说活着的人就必须动,动能活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揭露肥胖和各种疾病的关系,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肿瘤的危险因素。在同样的条件下,不用做研究大家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健康的人要比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疾病这样的患者获得长久。而胖不胖除了受到“吃不吃”这个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动不动”的影响。所以减肥最科学的也只有两种方法,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运动医学博士唐纳德·科斯梅尔的一项研究表明,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的人均寿命比其所在国的人均寿命要长3年。该研究还发现,从事耐久性项目的运动员 (例如长跑),30年后健在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3%。俄罗斯的奥运获奖运动员30年后的生存概率比其他俄罗斯人高出18%,是所有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当然,我们强调的是合理而又科学的运动,结合运动必须根据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参考文献:

[1]卓然.运动与长寿究竟是什么关系[J].食品与健康,2013(10):25.

[2]姜海峰.饮食、运动、心态与长寿[J].现代养生,2013(07):30-32.


医学慕课

在动物界啊,决定个体寿命长短的首要因素是“投胎”成什么物种,然后才是个体自身的修身养性或者幸运值

简单说,对于哺乳类动物而言,体型越大的动物寿命越长,体型越小的动物寿命就越短。而人类在哺乳类动物中的寿命算得上是相当高的了,只要自己不作死。至于是运动还是静止,是抽烟还是不抽烟,是喝酒还是不喝酒,没法跨物种进行比较,一个抽烟喝酒的人,也比不抽烟不喝酒的蜜蜂活得久。

图示,标红的是哺乳类动物。

  • 最长寿的家鼠4岁
  • 最长寿的狗29岁
  • 最长寿的猫38岁
  • 最长寿的北极熊42岁
  • 最长寿的马62岁
  • 最长寿的亚洲象86岁
  • 最长寿的人122岁(一位法国妇女)


动物身体越大寿命越长,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要长出那么大的身体也是很消耗时间的事情,不是吗?


而人类的寿命其实反倒是个怪异的现象,因为许多体型比人类大的动物,没有人长寿。原因大概是人类有一个明显的幼态持续现象,人类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成年,人类的青春期和其它动物相比开始得太晚,至于为人父母就更晚了。


当然,现代人生活的条件也远远超过野生动物,我们所享有的安全的环境和食物以及救治系统,都是保障我们长寿的基本条件。而野生动物可就没有人类这么好运了。


不过,在脊椎动物中格陵兰鲨鱼,是目前是已知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对28个标本进行了放射性碳测定,结果显示其中最老的已经活了大约392±120年(最少272年,最长512年)。作者还进一步得出结论,该物种在约150岁时才能达到性成熟。这大概是在北极那么冷的地方,还要长到那么大,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生长和发育都被极大的减速了。


最后,如果想长寿,就吃八分饱吧,限制饮食摄入,对果蝇、老鼠、猴子延长寿命都有效果。


三思逍遥

我要是已经120岁了,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就更有启发性了。自古以来,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千方百计追求长寿之术,未见真传。



从现代社会看,人类的平均寿命上升较快。目前,全世界人均年龄66岁,发达国家人均76岁,日本平均年龄为世界最高,人均84岁。中国人均年龄已近75岁,上京上海已超过80岁。我国人均年龄增长较快,这与物质生活改善,医疗保障提高,全民健身开展紧密相关。

从职业及概率分析,一生辛勤劳作的人多长寿,寺院庙宇高僧道士多长寿,书画家音乐家多长寿,偏远山区长寿者高于城市。但也有胡吃海喝,不重视锻炼的长寿之人。有人说运动员不长寿,仅举一例运动长寿,印度百岁老人福杰辛格89岁坚持马拉松运动,100岁创百岁老人马拉松世界纪录。

再看看动物,非洲草原大象最长可活200岁,而动物园大象最多80岁。



综上情况,运动可以长寿,生命在于运动已成为科学。高僧道士除了静坐,一般都练武健身。书画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具体到每个人,就要根据各人情况而定了。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宇宙,各人千差万别。因此,要长寿,要做到“适合适当”,即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适当的运动量。

关于适合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跑步健美拳击太极广场舞……。要选择1-2种你最喜欢,并且适合自己身体特点的运动方式,并长期坚持。如果象黑瞎子一样,不会有效果。

关于适当的运动量。同样运动方式,要根据自己身体状况,确定运动量,并循序渐进,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长期过量运动都是有害于身体的。

适当的适合的运动就是最好的,相信会让你长寿,至于什么是适合的适当的,需要你自己去摸索而定。


智叔答理

宏观说,寿命和健康取决于基因和行为习惯。

基因就是张学良那种,成龙的父亲那种,挥霍无度,吃喝无度,但照样能活。

习惯就是通过饮食,运动等渠道。通过生活习惯的改进让身体机能改进。

所以从大数据上说,还是运动保证健康更好一些。


新观点评说天下

适度劳动长寿,剧烈运动和重度劳动减寿。看过老家一个80岁的老人,天天种菜,他儿子说,老人体检器官功能就像年轻人。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没有长寿的,静止能长寿可以用极值法证明:乌龟动的最少,动作就像慢镜头,是最长寿的动物。也许可以证明静止能长寿。


西格玛的化学


深山老林34

这个话题看乌龟就知道了。生命是在于运动是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我原来对生命在于运动产生很大的误解,以为打篮球+踢足球等对身体很好,打了二十年篮球,但最后还是被病魔入侵。直到病了,与很多老人交流,才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的含义。

生命在于运动,并不是在于剧烈运动,就是说运动必须适量。

最好的运动,应该是像太极之类的缓慢运动。大家不见职业运动员,哪个都是身体带伤的。缓慢的运动如同乌龟,活得长。

在我遇到的70岁以上的老人中,精神状态很好的,莫过于缓慢运动,多数是练内气,要不是练气功,要不就是练深呼吸。內气练足了,真气才足,才能消灭病菌,真正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宾哥数学

在人生当中,到底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使人长寿”?

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是很难说服人们的,而是应该从现实社会千千万万的事例中才能更有说服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来谈谈看法:


一、来看看两个长寿老人的事例

先来看看第一个事例:在网友们应该知道,我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活了98岁,堪称“老寿星”。而他生前的养生之道就是“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据说,季羡林大师生前几乎不参加什么运动,而是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家中等场所静坐的多。

再来看看第二个事例:在日本九州有一位老寿星,他叫奥山虎,从小就坚持锻炼身体,坚持跑走跑,每天至少大强度跑10公里以上,在100岁的时候还参加了规模巨大的长崎马拉松比赛,并取得了60岁以上老人组的第18名。这位奥山虎老人活了106岁。

以上两位老人,一位是静止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活了98岁;一位是运动的日本老人奥山虎,活了106岁。

从这两个个案可以看出:生命在于运动,静止使人长寿,都是有其道理的。

二、再来看看全世界寿星比例最多的国家--挪威和我国寿星最多的新疆是个什么情况

挪威是全世界人的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平均年龄活到83岁。在挪威,400万人口中百岁以上的寿星就超过了1000多人。挪威人之所以长寿,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酷爱冰上运动;崇尚自然,一年四季都喜欢利用周末到野外生活;食物比较简单,普遍爱吃粗粮面包、吃生蔬菜、吃苹果;人人有一个好心态--今日有钱今日乐。

我国的新疆是国际自然医学会确认的世界五大长寿地区之一,百岁长寿老人数居全国之冠。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坚持劳动和锻炼,促进了健康长寿;足够的营养,适量的饮食;美好的自然环境;普遍能歌善舞,具有乐观的心态。

从以上两个“长寿之国”和“长寿之区”的事实可以看出,适量的劳动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保持长寿的秘诀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

综上所述,要使自己长寿,我们应该坚持体育运动,保持乐观心态,饮食以粗粮清淡为主。


润友

【生命科学理论】载:生命的基因需要精神,物质的滋养。如果你是个淡泊的人,而这种淡泊是与生俱来的,你一定可以长寿。物质是心情的保障,除去贪心,平静做人,比任何运动都有益于生命。

一个生命,从出生到结束,经历过什么不重要,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是等待死,一个姓彭的古人,天天睡觉可以不死,经过科学测验,睡眠比运动更促进生命,每天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能量付出,是长寿的必须条件,你可以不运动,但不能不睡觉。吃好喝好睡好,心静神安,何愁不寿?

不是每天跑到满身大汗,气喘吁吁就能增加生命,有人说出汗可以增强免疫力,这是不正确的,其实和谐的性生活是长寿必不可少的,一次性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3公里竞走。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只要慢慢减少烟量酒量,不会对生命带来影响。据【世界科技未来杂志】载:所有体内含尼古丁的烟民,对食物中的添加剂有很好的中和作用。

生命的长寿,需要人们自己的呵护,不是基因就能使你长寿,运动就能使你长寿。静静的生活状态,才是生命长寿的条件。滋养生命的是心情和不死的精神,你可以每天睡足了点起床,你可以站在远处悠闲自得地看别人运动,因为此刻你就是在运动,一点不影响你的健康。


白这个颜色

运动伡人长寿,我不太涊同。我觉人可以做适当运动,不-定超过本能。我的家属中,老一辈份的老人,我奶奶,姑妈。都不运动,成天在家中转。当然家里条件好,记得我小时候有佣人。我的認为人要心态好,遇事不急不燥。所以她俩全活到九十八岁。再有奶奶的外甥女,老了也是静悄悄坐在家中,很安静。她是百岁老人一百另一岁,所以说,不一定非要怎么运动锻炼。也会长寿,各种生活方式,自已喜欢就行。还有一奌,人体遗傳基因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