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一军情
商鞅变法后,秦国一方面富国强兵,国势日盛,另一方面为扩张疆土也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破坏与践踏通行数百年的礼、义、诚、信等列国交往法则。

秦相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诈欺楚怀王熊槐,空手套白狼破解齐楚联盟;秦昭襄王嬴稷囚禁来访的楚怀王熊槐,要挟割地,最后竟将他逼死,激起列国公愤,合兵伐秦,在战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攻破函谷关,眼看就要杀入关中腹地,令秦国招致灭顶之灾,最后却因联军主帅齐湣王心猿意马,并无灭秦之念,是以功败垂成。

秦昭襄王:赢稷

楚怀王被囚身死事件,摧毁了楚国这样一个立国八百年、地域辽阔大国的自尊,激起了楚人举国公愤。百年前申包胥乞秦师助楚复国的恩惠从此再也休提,以楚怀王熊槐的性命为血祭,秦楚两国结下不死不休的血仇。

楚怀王:熊槐

秦灭六国战争,两次重大失利,一次是桓齮十万大军攻赵,被李牧全歼;一次是李信蒙恬二十万大军攻楚,惨败于项燕。其后秦国更举国空甲士,举六十万大军灭楚;论亡国之惨烈,论抵抗之坚决,以楚为最。

秦始皇虽努力将华夏各国混同为一,车同轨,书同文,然而到他去世时离统一尚不到二十年时间,根本不足以磨灭关东六国的民族意识。天下大多数人都还根本没有做好成为统一国家国民的心理准备,因此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关东六国纷纷复起。

对绝大多数楚人而言,大秦帝国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而只是灭亡了自己国家的侵略者。要复国、要报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的信念写进了楚人的血液和骨髓。
所以率先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是楚人;其后作为反秦主力军的项梁项羽是楚人;并不和其他各国一样满足于恢复疆土,而是一心要打进秦关灭此朝食的还是楚人。

楚人还特意选择了熊槐的一个孙子熊心为楚王,仍以“楚怀王”为名,以此激发楚地民气,哪怕在项梁刚死楚军惨败的危急情势下,楚王熊心仍然豪情万丈许诺“先入关中者王”,派刘邦率偏师直取秦国本土,并将剩余五万精兵强将尽数派往援救赵国,直面秦军南下的长城军团主力,与之决一死战。

落魄到放羊的楚国王孙:熊心

最终,是楚将项羽如天神降世,在巨鹿斩杀二十万秦军将士,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既血国仇,又报杀害两位至亲(祖父项燕、叔父项梁)的家恨,再加上项羽本身暴烈的性格作风,是以导致了他对三秦百姓的滥杀。

西楚霸王:项羽

秦楚两国数百年世仇,不死不休,关西虎狼之秦更是关东列国所有人持续几百年的噩梦。要彻底断绝秦国如六国一般的死灰复燃可能,就非得尽灭秦国王室宗族,摧毁其贵族世家,重创其国族意识,历史选择了项羽来充当这个执剑人,屠灭三秦、火焚阿房,终令秦国永久消失于历史舞台。

狐狸晨曦

其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这种说法最早是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里面。是当时反抗秦朝暴政的至理名言,意思就是:楚国即便只剩下三个氏族,也会团结一致把你大秦国灭掉,而句子当中的三户也就是楚国的屈、景、昭三大氏族。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首先,在当时的六国当中楚国算是活的最为憋屈的一个。因为楚国的帝王曾经被狡猾的秦国人使用诡计诱骗到秦,然后丝毫不顾及楚怀王帝王的颜面就给私自扣留。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就不是什么君子所为了,更何况你大秦国当时如此强大,俗话说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呢,你扣留楚国一国之君。不仅让自己国人为之耻笑,也让楚国与秦不共戴天,因此有了这种说法,来泄楚国之愤。

其次,因为吴起就到楚国实行了变法之后,楚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再加上楚国疆域辽阔,土地肥沃,这在战事频繁的战国时期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并且楚国有着较为发达的军工武器研制技术,所以在军队实力上也是略占优势。当时的楚剑更是做工精良,楚军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犀甲,弩也是楚国最先发明使用的军用装备。所以有了强大的战争后勤保障,就有了亡秦必楚的说法,这也是楚国人无比自信的体现。


第一军情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这句话是一个叫楚南公的人说的,楚南公是谁,楚国的一个隐士。

这位就跟黄石公一样虚无缥缈。

都是世外高人。

反正云深不知处,说是他说的,他也不能蹦出来否认。

中国历史上到处都有谣言和谶语,董卓临死前有小孩唱“千里草何青青……”

秦始皇临时前有人扔石头“祖龙今年死”

汉朝不行了有人唱:“代汉者当涂高”

……

真的有那么灵验吗?

有!

你如果成功了,就有那么灵验。

连成功者也被催眠,老子能成功那是上天的天意。

但是如果你失败了,那对不起,历史就会扒下你的内裤。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

他们在大泽乡玩的把戏,学狐狸叫,给鱼肚子里塞信这些事就都记得明明白白,一点都不封建迷信。

但刘邦这个家伙当了皇帝,对自己的过去一美化。

在路上砍条蛇都是成了白帝之子。

如果陈胜真的成功了,对过去修饰一下,谁知道大泽乡当晚是有人学的狐狸叫。那还不是陈胜皇帝顺应天意。

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也相当于一句谶语。

当时秦灭六国,估计每个国家都有一句“要报仇,要杀了秦始皇”这样的话。

但很可惜他们都是LOSER。

失败者历史不会记录下来。

楚国成功了,这句话也就流传下来了。

当时项羽在进军途中对这句话肯定大为宣传,鼓舞士气,如果当时流行刷标语,估计墙上都写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写着“砸烂秦皇的狗头”“秦国还我山河”“秦二世是个叛徒”

这叫舆论战。

其中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最为简单明了,就跟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一样。

但这句话谁说的呢,自然不能是一般人说的,要按在一个神仙一样的人身上,于是就成功南石公说的。

到了宋朝陆游还说呢:“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说起来甚为豪迈,让人胆气一振,不由同仇敌忾。


锦翼

很多人又是摘录历史文字又是分析楚国三户的,我就不多说了,就说说不一样的想法吧。

1,其实说不定历史上其他国家也说了很多话,只不过只有楚国项式一族成功了,所以流传了下来。

2,古代汉语的三一般都是概指,并不一定是明确的三个族群或三户三家,更多的是说,哪怕楚国只剩下一个人,我们也会和你秦国刚到底。

3、其实秦因法而强,也因法而灭,法律苛刻超出了百姓承受的极限,就会有人起义,哪怕是当今社会都会有小股不满者,何况法律严苛通讯不便的秦代,所以类似韩国代表张良沙丘之谋的刺杀秦始皇类反叛或起义事件在各地各国应该都有,只不过流传下来且成了气候的是陈吴大泽乡起义罢了,而他们恰巧是楚国出身。灭秦的关键人物又是楚国的项羽,所以对应了那句亡秦刺楚,也就更把这句话宣上了天。

4,以阴谋论的角度看,起事总归有要有个口号啥的,岳飞用靖康之耻和精忠报国激发岳家军,抗日也用宁死不作亡国奴的口号,还有什么还我河山、报仇雪恨、反清复明……那时候楚人要反叛或起义自然也要一个激发贵族和平民上下的心,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显然很好的宣传了战斗至最后一人的决心和信心,也很好的激发了抗争的血性。


hen22

这是不世之仇的表现!楚国在屈原时代重新强盛,和秦国匹敌,得益于吴起变法和楚怀王的励精图治。然而就在楚国大有复兴希望的关键时刻,秦国以张仪为主导的连横策略打乱了楚国的内政外交,用卑劣的手段欺骗楚怀王与齐国断交,导致怀王怒而兴师伐秦惨遭失败,损兵八万。继而张仪再耍阴谋与楚国修好,骗怀王亲身赴武关会盟秦王,生生扣留了怀王,并且押回咸阳。怀王勇武不屈,拒绝卖国割地,惨遭谋害!百姓哭怀王如丧父母。后来白起又率领秦军攻克楚国首都,并且屠城挖楚国陵墓,楚国精锐丧失殆尽,逃亡陈国一带才得以苟延残喘。深受百姓爱戴的屈原此时悲愤投江自尽,更唤起了楚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此后几十年楚国百姓一直没有中断对秦国的抗争,但是屡遭失败,可以说是非常悲壮的!但他们发誓,哪怕楚国只剩下三家百姓,也早晚会灭掉秦国。最终楚国人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前赴后继终于推翻秦王朝,攻入咸阳,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


乐不思蜀lu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由楚南公所说,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汉间中的时代名言。其中“三户”不是指三个人,而是指屈、景、昭三氏族。翻译过来,可以强烈感受到字句背后的熊熊决心、深深仇恨。



但我认为它不仅仅只是一句精辟的预见谶言,不只是只这三个氏族,也不仅仅是楚国人心中的仇恨和决心,它是秦汉间历史的高度凝炼概括,更是这段历史的最简洁的公式,好比F=ma。

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醒沉浸在秦始皇淫威中的众多人,这句话出自大泽乡,出自陈胜吴广,陈胜是楚国人,他们想张大或扩张楚国,所以建立“张楚”政权。



同年,刘邦项羽加入反秦队伍,在乱哄哄中登上历史舞台,刘邦项羽是楚国人。没多久陈胜吴广纷纷被杀。

众多起义军中,项梁拳头大,立熊心为反秦联盟的名义盟主,号称楚怀王,指挥着反秦运动。

在整个灭秦动作中,刘邦项羽最出彩,一个先入关中,约法三章赢人心;一个破釜沉舟灭主力,降章邯,赢得分蛋糕的权力。



所以我认为楚虽三户不应该只是一句谶言,也不应该只是说屈、景、昭三氏族,应该加入时代的背景,让它成为秦汉间历史的浓缩、概括。

此外,楚国在秦后历史的转折时期中扮演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另外,陈胜、刘邦、项羽这三个楚人,也是这句话的彻底实践者。


非常茴香豆

这些都是后来的文人,强加于那时侯的一种说法,由于历史上是楚人亡了秦,现在看起来好像很对,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阳光普照158671398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以楚南公话说的:楚国即使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

这样的话像是激励楚国人不忘国耻,号令楚国贵族庶民一起起来推翻暴秦的激励令,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激励下,以项氏为代表的楚国遗族项羽即起人中立楚人之业,以咒语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生吞活剥的把秦帝国给灭了,历史性的应验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这句谶语。


杨柳青青春之声

因为楚最恨秦!!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同时楚国也最不能接受统一后的秦国律法,秦律与楚俗有着很大的冲突,当时对秦国律法有三个态度,韩魏的勉强接受、齐赵燕有怨言,抵触、楚国则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所以之后起义反抗秦国的陈胜,项羽,刘邦皆是楚人!!


每天一份杂粮饼

一句鼓舞士气的话你也当真啊?当真算你输。想想看,项羽大哥坐在主席台上正在发表演讲。各位敬爱的领导,各位亲爱的来宾。今天我们就要出发,我们要去推翻腐朽残暴的秦王朝。虽然它的实力比我们强大十倍百倍,但我们一定要战胜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哪怕是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们也绝不后退。我们要坚定信心,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时候底下一哥们儿小声嘀咕道,啥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啊,为啥不喊赵薇去演戏(韩赵魏楚燕齐)啊。项羽一时语塞,算了,收队。此事容后再议。 第二天犯嘀咕的哥们儿不见了,不见了,竟然就不见了😭消失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来就不曾在这个世界出现过。(特别鸣谢楚南公体恤后人不说楚虽百户,另亡秦者秦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